“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符号,是中华民族自然作息、躬耕田畴、苦读寒窗积淀而成的做人品质和审美追求。
从古至今,无数名家伟人都把修习“静气”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境界。儒家、道家、佛家都将“静”作为修炼心性的必备功夫。儒家云:“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道家言:“静能生定,定能生慧。”佛家曰:“灵台清静,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小到修心养身,大到治国理政,都离不开“静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教育八岁的儿子。《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为人们开出了养身御病的良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宋代的苏洵的《心术》中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作为制敌、做事的法宝。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更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作为教导帝王治理天下的最重要的心法。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纸醉金迷,人的欲望被调到了最高频,无限膨胀的欲望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炙烤着人心,让人变得浮躁、焦虑、无所适从。无数的心在挣扎、在呼救,却越陷越深,无法自拔。何以静心?其实,答案就在老祖宗留下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修习淡泊之心。《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致虚极”,就是要做到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守静笃”,就是守住静的状态保持笃定,不受外界负面因素干扰。修习“虚空心”就是要向内自观,收心归静,减少起心动念,减少能量消耗,身心禅定,如电脑待机状,凝神于虚,没有一丝杂念和污染,去掉主观意识和心中执念,养气于静,复本归真,回归人与万物将生未生时渺茫而无象的虚清状态,与天地为一体,与万物为一身。在道家和佛家眼中,世间的名利权色只不过是虚空的幻象,因此,面对世间诱惑,就能做到宠辱不惊,得失泰然,恬淡虚无,镇定自若。平时可通过打坐冥想、太极茶道、琴棋书画、养鸟种花、诵经参禅等方式进行练习。
——修习慈悲之心。在佛家的眼里,世间万物皆以能量的形式存在,万物皆有灵性,能够感应人的善念与恶念。你的心是善的,外界感应到的就是善,回报的是善;你的心是恶的,外界感应到的就是恶,回报的是恶。因此,佛家教导众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命由心造、福自我求,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以爱为指引,心存善念,心怀感恩与祝福,使用正面的言语。你有多少心量,就有多少能量。
——修习专注之心。即佛家的“正念”,意思是回归当下,把做好当下的事当作修行,动念一体,身心合一,专注于眼前的事物,用心去感受,一心一意地去做,不胡思乱想,达到忘我的境界。用现代心理学的说法就是达到“心流”的状态。每天清晨醒来,提醒自己一整天都要保持镇定自若的状态,聚精会神地做事。做事时如举行仪式,调整呼吸,制心一处。
——修习智慧之心。儒家经典《中庸》告诉人们,遇事应当不走极端,不认死理,不唱高调,做到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中庸”呢?那就是做事要“有经有权”,既讲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不能凭空猜想(想当然)、绝对肯定(一根筋)、冥顽不化(死心眼)、自以为是(半吊子),才能实现“中正平和”,即“中庸”,具体而言,就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高不低,不异不同(多样统一)。有了认识天地人、万事万物早期发展态势、时空演变规律的智慧,就能准确把握事物的本始性、规律性,遇事自然举重若轻,泰然处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时代飞速发展,民族文化不可丢弃,常读经典,感悟人生。中华文化不仅可以让中国人活得更幸福,更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