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了解学生吗?
案例1:
根据13÷4=3……1填空
130÷40=( )……( )
260÷80=( )……( )
很明显,这是在考查学生对商不变规律的应用,而且重点是放在了对余数的考查。通过作业反馈来看,第一题余数的错误率明显高于第二题,这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本以为两题的错误率会持平,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但是再仔细分析一下题目的话,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的原因了。
第一题的被除数和除数与原题比较,有很明显的十倍关系,学生马上就能想到用商不变的规律填空,因此,商不变顺带着余数也就不变填上去了。而第二题中的数据与原题数据的关系不太明显,学生在做的时候,很有可能是通过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求出商和余数,因此,错误率并不是特别高。
可见,学生对于“商不变规律的应用”中余数的理解,难点还是在于:将原来的算式与变化后的算式直接对等了,即认为那是一个算式,而没有将其看作是一个算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如果能让学生建立起这样的理解,也许对难点的突然会有一些帮助:划掉0的简便写法是让计算看起来更简单了,但算式还是原来的算式,因此,余数还是要用原来的算式来检验是否正确。
可这样的说法总感觉有些牵强,难以消除学生心中的困惑。于是,今天我让学生自己来讲他们对余数的理解,学生呈现了以下几种想法:以250÷40为例
25个十÷4个十,等于6余1个十,因此余数是10。
如果余数是1的话,用4×60+1=241,与题目的被除数不同;
4×60=240,250➖240=10。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智慧,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同龄人进行这样的交流,其效果比老师讲的效果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案例2:速度路程和时间一课,按照我们的想法,出示3个人的赛跑成绩,让学生比较谁跑得快?按教材的安排,学生需要经历一轮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路程都不同比速度这样的过程,从而引出速度概念以及速度的公式。
可是,今天的两节课,学生都没有说到这里,而是一下子就想到了比较每分钟跑多少米?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还要把他们拉回到原点吗?第一节课我的处理不太好,直接问:若只比这两人(时间相同)可以怎么比较?想借此将学生拉回到自己的教案中,然而到了第二节,我就改变了策略,顺着学生的思维顺流而下,引导学生思考:有必要把三个人每分钟走的距离都算出来吗?从而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规律。
两次处理,虽然都是把学生拉回到教案设计中,让学生经历三种比较方法的过程,但第二次的处理明显比第一次要好的多,这样的处理,不仅遵循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辨中寻找到更为便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