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在前来咨询的求助者中,有大量精神痛苦程度很重和/或社会功能几乎丧失的求助者,他们的临床评分按照许又新老师的评分方法在3分以上,甚至达到6分,但是持续时间不足三个月,诊断为可疑神经症或者神经症都不合适,李老师将其称为“类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类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从人的安全感开始讲起。 人的安全感是与生俱来的,胎儿在母亲腹中的时候,安全感是百分之百的,出生后安全感会逐渐降低。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培养安全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不太确切的。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的安全感能够保持多少,跟妈妈的养育方式是分不开的。对于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孩子会有比较好的安全感,而对于一个焦虑气质的妈妈,孩子往往会形成比较低的安全感。顺便说说,孩子的兴趣也是与生俱来的,孩子小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是父母慢慢地打击了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慢慢对他本来感兴趣的事情不再感兴趣了。
孩子心中没有完美,只有独特,一个生下来3斤的孩子绝对不会说看到别的孩子生下来8斤,就会自己觉得自卑。自卑和缺乏安全感都是在养育过程中社会文化加给孩子的。之所以存在那么多的心理问题,都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父母常常是用行动和躯体语言在传达自己的担心,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父母没有安全感的表现。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卑,因为自卑,代偿性地,他会变得苛求完美。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苛求完美而不得,他就会动机受损,就会逃避,逃避的情绪表现就是抑郁。比如孩子不上学了,就是一种逃避。
如果苛求完美,重复的去做什么事情,就会变成强迫。知道不该这样去做,但是忍不住还要去做。比如一瓶矿泉水,如果想喝的话,打开盖子就可以喝,但是打不开怎么办呢?可以钻个眼儿喝,可以砸碎瓶子舔水喝,只要喝到水就达到目的了。这是健康的人所做的,他的目标是很明确的。但是不健康的强迫的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一定要拧开盖子一定要拧开盖子。不断地撞,不断的拧。目标已经不再明确了,自己不知道目标是为了喝水了。
比如一个唠叨的妈妈,就是在进行强迫性的重复,知道自己唠叨没用,但是还是忍不住的去唠叨,实际上是在宣泄情绪,这时候最策略的做法就是先止住唠叨,不管孩子干什么,妈妈先停下来,知止而后能定。然后尝试改变一下方法。
如果苛求完美不得,而走向虚幻,产生幻觉和妄想,就会走向不自知的精神疾病。这就属于心理异常的类别了,需要找精神科医生治疗。
比如一个人总是感觉自己是歌唱家,苛求完美,但是生理条件又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歌唱家,但是他就是觉得自己是歌唱家,觉得大家都是他的歌迷,走向分裂,走向精神疾病。
那么,安全感缺乏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从亲人开始。如果孩子不来咨询,父母来了,谁来谁主动。父母先改变。教育是以关系为基础的,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关系大于并且先于教育。
人的社会化有四种状态。内方外圆是社会化最良好的表现。另外三种分别是内方外方(未社会化)、内圆外方(反社会化)和内圆外圆(过度社会化)。未社会化的人形之于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能成为警察的服务对象;过度社会化的人小心翼翼地生活着,内心有创伤,外部没有保护,常常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而反社会化的人,内心碎裂,极度自卑,但是外表带着厚厚的壳生活,高度苛求完美,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这种人常常会出现心理问题,是心理工作者的服务对象。
所有的症状都来自于强迫性重复。刻舟求剑是时间维度上的,缘木求鱼是空间维度上的,打破时间或者打破空间,就可以打破强迫性重复。要跳出来,不能做井底之蛙。如果跳不出来,就会越明白越糊涂,也就是说,越动脑,越不走心了。讲道理的时候,一定是不懂心理了。也就是说,解决类神经症性问题的关键,就是让求助者从时空中跳出来,就不纠结了。
焦虑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先监控情绪,焦虑是动态的,不是死的,起起伏伏的,监控可以发现焦虑的动态变化。 应对焦虑的方式各种各样,对求助者原来的应对焦虑的方法要协助他总结经验,挖掘求助者自身的资源。
抑郁常常伴随焦虑。焦虑和抑郁实际上性质相同,但是程度不一样。焦虑的心理不健康严重程度比抑郁低一些。 一个人焦虑了,就像不会游泳的人掉到水里,会努力扑棱想爬上来,是有力量的表现。如果爬不上来,一种情况是学会了游泳,一种情况是没有力量了,变成了抑郁。
所以可以看出,对抑郁的治疗,可以先让他变成焦虑,从攻击自己变成攻击外界,激怒他,从而进一步用治疗焦虑的办法使他最终达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