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帝王中,我们常常提到秦始皇。秦始皇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对中国而言,秦始皇具有跨时代的影响意义。因此,在评价封建帝王中,秦始皇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标杆人物。
历史上能与秦始皇相提并论的皇帝并不多,我们常说的汉武帝可算一个。对于华夏而言,汉是一个特殊存在,汉朝在汉武帝手里达到了鼎盛,汉武帝的雄才伟略、文治武功是空前的,加之汉又是秦的延续和发展,所以我们常常合成两位皇帝为“秦皇汉武”。
其实,除了汉武帝,也有一位皇帝可与秦始皇比肩而论。他就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隋高祖文皇帝杨坚。在人们的印象里,杨坚是一个后来之主,无论是文治武功,还是后世影响,都不能与秦始皇相提并论。这种印象多少是有失公允的。
秦始皇和隋文帝都是开创者和统一者的角色。前者结束了自春秋以来近四百年的战乱,后者则终结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乱局。尽管都是统一,但又有所不同。六国之乱始终集聚中原一域,后来秦国的统一注重了形式上的,内容上却力有未逮。从秦末农民战争中我们可窥一斑。隋朝的统一,范围更广,难度也更大。南北朝时期,王朝林立,社会复杂,民族交融,文化多元,如此背景之下建立其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素来注重英雄的首创精神。在这一点,秦始皇是值得肯定的。加之,隋朝统一时,人民已有统一的概念,其难度相对较小。综合各种因素来看,就统一而言,秦始皇与隋文帝是不分伯仲的。
秦始皇和隋文帝都是实实在在的改革家。秦始皇称帝后实施了诸多重大改革,首先他废除了周王朝确立的封建体系,实行更为灵活、权力相对集中的郡县制;其次,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多为后世沿用,不过随着相权与皇权冲突的不断加剧,这一制度最终在汉武帝手里进行改革,但并未触及根本。后来,隋文帝着手对这一制度进行彻底改革,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分相权,权力尽归中央。相对于三公九卿制度,在封建历史上,三生六部制的影响却更大,也更为广泛。
在对外关系上,秦始皇对外也是推行强硬政策。在南方,秦始皇进行了广泛的征服,获得了成功,所吞并的地区最终都划入了中国版图;在西北,沉重打击了“匈奴”,并为了防止匈奴对边境的骚扰修建了长城。隋文帝主要北击突厥。当时的突厥是北方唯一的强大国家,国土面积被隋朝还要大。杨坚即位后,改变了进贡的传统,采用远交近攻、离间抽离的方法,一举分化突厥为东西两部,其中东突厥部启民可汗称臣内附,上隋文帝尊号“圣人莫缘可汗”,隋文帝为突厥名义上的君主,成为两个国家的“皇帝”。自此,游牧帝国的嚣张气焰得以收敛,东亚局势得以稳固。
隋文帝与秦始皇比之种种,还有很多,至于谁更胜一筹,那倒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两者都是封建帝王中的大腕,他们的功绩是无法抹杀的,地位也是无法撼动的。
本文由“史趣”发布,2017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