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虽然叮当现在才两岁不到,但我几乎没怎么为他将来的教育担忧过。
这并不是因为我读了多少育儿书,而是我几乎见证了我两个侄子的成长真的看到了尊重、倾听、身教、信任、父母恩爱……在孩子身上发生的神奇作用。
而其中最简单易行,却又能让教育事半功倍的方法,你们猜猜是什么?
阅读。
这么多年,接触过那么多孩子,真的感觉阅读就如一根神奇的魔杖,哪里不通点哪里。
如果你疑惑,那丹妈就用切身案例,分享几个常常让我们家长头痛,但光靠阅读就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
孩子不明事理?——请去阅读
暑假去哥嫂家,两个侄子正好从外边回来,说是去参加一个什么比赛了,大侄子输了,一脸闷闷不乐。
还没等我们安慰孩子,一旁的小侄子却使出了招。
他一脸懵懂地凑到哥哥面前,很淡定又很认真地对哥哥说到:“哥哥,你不要难过啦,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们输了下次我们再努力,还有机会的。”
我当时就震惊了,一个五岁不到的孩子,在没大人教的情况下,能说出这样的话是怎样的心境?
一直听哥嫂说,两侄子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次也算是见识了。
饭后我问他:“宝贝,刚刚你说的那些话是谁教你的呀?”
小侄子淡淡地回我:“姑姑,不是谁,是你给我买的故事书上说的。”
这话真是把我感动得哗啦啦老泪纵横。
花了那么多心思在他们身上,真是没白费。
两侄子出生后,哥嫂工作忙,只要我在家,孩子都是跟我混。
不管是睡前、还是饭后,不管是走在路上,还是开车去玩,出于职业习惯,我都在给他们讲绘本,或是天马行空地编各种故事给他们听。
做这个公众号推广亲子阅读,我想要团的书只要适合他们的,他们一定是第一个读者,给我最直观的阅读建议。
为了让他们在学校里也能继续保持阅读习惯,我还给侄子的班级捐了个图书角。
由他们负责去带动同学们的阅读积极性,这也无形中让他们更自信、更有责任感。
我还不断给哥嫂洗脑,早期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
还让孩子们跟我及时反馈,爸爸妈妈有没有给他们读书。
俩孩子的阅读习惯,便是在我们这样的耐心呵护下日积月累的形成。
而童书中的真善美也一点点在他们心里发芽。
每个孩子都喜欢新鲜有趣的东西,为啥我们平时对孩子念叨过一万次的大道理,他们回头就忘?
正是因为我们语言上的苍白无力,枯燥重复,有时还伴着威胁、否定的语气。
与其变着法的给孩子讲道理,还不如找本好书直接照着念给孩子。
一本图画书越有趣,我们越深情真诚地为孩子朗读,它的内容就越能深刻地留在孩子的记忆里。
而相比内容杂乱不可控,还会损伤孩子健康的电视与手机,那些经典的童书绘本,无论内容是什么,其中一定都包含着对真善美的呼唤:
《爱心树》的内核是感恩,《胆小鬼威利》的内核是勇敢、《海的女儿》的内核是爱与牺牲,《夸父逐日》的内核是执着,《秘密花园》的内核是自然与成长……
这些真善美,会伴着亲子共读,随着孩子的成长,以最纯真、最温馨、最自然的方式,一点点孕育着令孩子受益一生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
孩子识字难?——请去阅读
两个侄子出生后,从未接触过识字卡片。
一岁前,不管他们能不能听懂,我们都给他们念故事。
反正我总觉得他们是能听懂的,因为每次念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都会痴迷地看着我。
一岁之后,他们开始咿咿呀呀地讲话了,可能是因为平时我们给他们念书都习惯一个个字指着读,一本书反复读个几遍,他们有时竟也能鹦鹉学舌的把故事一字不差的背出来,甚至学着我们,指着字假模假样地读起来。
其实他们根本还不识字,只是机械地模仿大人的动作。
慢慢地,他们已经开始认识那些在童书里高频出现的单字。
“阅读”从我们给他们读,变成了他们自己读。
有时拿到一本新书,还等不急我们给他们念,他们就自己囫囵吞枣地看起来,回头再找我们问问那几个不认识的字是啥。
这两天开学,听我嫂子说,他俩刚拿到新课本,两人一到家就在客厅里一人蹲一头,如饥似渴地把课本当故事书一样兴奋地读起来。
在侄子身上,我看到了孩子那种看到字就想读的冲动与习惯,并不是来源于对“字”的好奇,而是来自于对故事内容的渴望。
文字在他们的眼中从来不是枯燥的白纸黑字,而是一个个有趣生动的画面。
带着这种渴望,带着这种阅读的乐趣,他们认识的字越来越多,“阅读”与“识字”之间便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孩子怕写作文?——还是请去阅读
阅读带来的词汇量增加,必然会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我俩侄子从小就是话痨,大侄子今年上三年级了,他一上小学就被选上了班长。
老师说他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很少有小孩子那种想要表达却又不知如何说,词不达意的困难。
而在日常表达中语言精确的孩子,在写作文时的语感也会更胜一筹。
一个早已在经典阅读与日常表达中,见过说过千万个流畅句子的孩子,他写下的句子必不会是生硬、枯燥的病句。
当然,写作也绝不仅是识字与语感的问题。
每一篇好的文字背后,必是作文者丰富、深刻的思想,正面、宏大的三观。
正如尹建莉所说:“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古今内外各种社会生活、倾听了各家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这是做人的更笨,也是为文的条件”。
许多科学家教育家就也从生理心理的角度,为我们解答了阅读与思考的关系:
“缺乏阅读,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连接性纤维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联系,不善阅读的孩子,思考能力就因此受到很大的局限”。
那些内心空洞,不爱思考的孩子们,即使能够通过背优秀作文,好词好句,拼凑出一篇考场作文,却也永远无法写出真正有灵魂的作品。
咱们中国的古语:“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正是这个道理。
阅读的好处若是继续写下去,恐怕是几天几夜都写不完。
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他阅读,书会陪他,一个人在寂寞的时候懂得去看书,就不会太孤单;
如果你不会教孩子,请教孩子阅读,书会教他,只要拿起书,他就能与各路大师进行一次深度的免费对话;
如果你害怕有一天自己终将离开孩子,不再能为他出谋划策,遮风挡雨,也请教孩子阅读,未来不可知,父母不常伴,但我们仍可以培养孩子阅读,让孩子永远与知识相伴。
不管你的孩子现在多大,只要坚持每天亲子共读半小时,你的孩子就会变成一个热爱书本的终身阅读者,而这也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