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业报告2009》公布中小型单位空置率创下3.8%新低,于是有人认为上车盘出现断层,要求政府重建居屋,甚至一炮过把居屋及夹屋货尾推出市场救火;而大型单位空置率则创出近年新高的10.5%,即有人说是十室一空,豪宅市场仲唔死得?
笔者一向说屋多过户廿多万,该报告则说空置量是47,350单位,然则谁是谁非?请看该报告的「词汇释义」:
落成量指获发占用许可证的樓宇數量。
入住量指在报告年度内入住的单位數目净增长额。计算方法是将年内落成量与年初的空置量相加,然后减去该年的拆卸量和年终空置量。
空置量指在年终进行普查时,实际上未使用的单位數目。有一点必须留意,就是当中部分单位仍未获发满意纸或转让同意书,因而未能使用。此外,正在进行装修的单位亦界定为空置。
另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入住量和空置量跟发展商已售出(即一手市场买卖)或仍然持有的单位(即未售出单位)數量并无关系。
数据定义的含糊性
其玄机在于,所谓入住量是推算出来的,而空置量并不包括已建成但未出占用许可证(occupation permit,俗称入住许可证)的楼宇,甚至连装修中的单位亦视为空置。笔者以常理推断,该报告并非每年均调查全港二百多万个现存单位的实际占用情况,而只是调查某一年取得入住许可证楼盘的情况,再将过去多年累积的所谓空置量前数迭后数计出所谓入住量,当中长年累月的误差究竟若何,相信要待2011年人口普查才有较接近现实的答案。而笔者使用全港总户数与全港住宅单位比较得出屋多过户26万,究竟住宅楼宇是否真正短缺,就留待读者们衡量。
即如政府官方的调查数据也有如此这般的水份,市场上一般评论者又凭甚么数据及数据来分析问题,还是只借助一己的主观印象来落墨呢?很多人挂在咀边的「连元朗都卖六千喇!点买楼呀?」。元朗有个新盘部份单位成交价达六千元,是否代表所有元朗楼都要卖六千呢?天水围也属于元朗区,嘉湖山庄美湖居在1997年,也只能卖五千。
强调个别数据之误
2011年10月发展局公报第三季《私人住宅一手市场供应统计数字》(http://www.thb.gov.hk/tc/psp/publications/housing/private/pshpm/stat201109.pdf),好几间传媒对于未来3-4年潜在供应由56,000大增至63,000大书特书,数字创出十个季度新高,是金融海啸以来最多;已批出土地仍未动工的单位(即熟地)由第二季的5,000伙暴升至1.3万伙;「均显示住宅未来供应大增在即」云云。
不过细心看由2008年至今每季的数据,潜在供应在52,000至65,000个之间徘徊,刚公布的63,000个并不是特别高,例如2010年中的两个季度都有61,000个;13,000个熟地在2008年上半年及2010年第二季都曾出现;而供应单位50,000个更是毫不起眼的水平。
强调第三季3-4年潜在供应创出海啸后新高,或熟地增加1.6倍,只是运用数据碎片及印象的反面教材。
住宅分区也会被印象误导
将某一新盘价钱,推论到全区固然是单凭印象,就算某楼盘属于那一个区,往往亦是单凭印象。何谓地区,究竟要细分到那个层次?香港九龙新界是一层,十八区又是另一层,这还有政府统计署的官方分界图可依,再细分下去界线便开始含糊。如果跟随统计署使用选区分界,将与约定俗成的区域不同,而且选区划界往往为迁就人口变迁而划得支离破碎。笔者就听过有报导说「葡萄园受惠于九龙南线通车」,对,大家都是元朗,不过元朗范围十分之大,并不是人人都受惠。
笔者写作《智识拣楼》时,划分区域往往以地势、交通及小区特征作界线,例如半山壹号何以划作「何文田」,因为该区是九龙中部高地,或有人问:那么旁边的乐民新邨又当作何文田还是土瓜湾呢?谁人把何文田定为豪宅区?爱民邨、山谷道邨、俊民苑也在该区,又何豪之有呢?【本文由“脱苦海”发布,2017年8月1日】【本文由“脱苦海”发布,2017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