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图,Sir给你们来点新鲜玩意——
今年7月出的新番。
出之前,油管上超过40万人,表示超想看。
可它其实早在40年前,就风靡整个台湾。
玄乎?
就来——
《东离剑游纪》
豆瓣评分9.2(不到400人评价)。
但你要说它小众,油管第一个不同意。
网友直播观众看片反应,黑人小哥看得全程手舞足蹈。
对任何一部高分剧来说,这种狂热不稀奇。
但——
《剑游纪》享受的追捧,归功于咱老祖宗的手艺(终于等到这一天)——
布袋戏。
简单扫盲下(摘自中国纪录片系列《黄金布袋戏》):
布袋戏源于汉代,盛于明清,产生于福建泉州,传入台湾。
早期多在迎神庙会场合演出,是一种将手套入戏偶服装,进行操偶表演的地方戏剧种。
除了头、掌、足,布袋戏偶身是用布料做出的戏服,很像布料袋子,故得名布袋戏。
类似我们小时候玩的布偶。
但跟美国的木偶剧《芝麻街》面向儿童不同。
台湾布袋戏更“成人”,喜欢讲江湖儿女的恩怨情仇。
而且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人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只让布袋戏在庙会上表演。
而是把它搬上荧幕,结合特技,拍出以木偶为主角的古装连续剧。
80年代的《云州大儒侠》,创下了台湾历史上97%的收视率
今天的《东离剑游纪》,继承了老祖宗开创的表演形式。
仍以布袋戏的形式,讲述一段江湖恩怨。
护印师丹衡、丹翡兄妹守护的神器“天刑剑”,被江湖大反派玄鬼宗一门盯上。
一个雨夜,玄鬼宗终极Boss蔑天骸,手刃哥哥丹衡。
妹妹丹翡趁机脱逃。
逃亡路上,丹翡集齐一众正义Boy,走上替兄报仇的道路。
目前这出布袋戏才播到第三集,收下的膝盖,不止一箩筐。
第一次看布袋戏,为何这么屌
如果你爱看武侠片,一定不能错过。
你可能还在想,不过是一只只木偶而已,动起来还能吊个毛!
来,这就打掉你下巴——
看这凌厉的剑气。
砍头、飙血。
这耍剑的招式,Sir怎么觉得比“动作捕捉”的《爵迹》,更像真人呢?
爆炸也堪称地动山摇。
随便来一段特效,你看这只偶体爆炸。
有没有糙版《王牌特工》的爽感?
甚至连射箭产生后坐力,人物脚跟摩擦泥土的细节,都拍出来。
知乎网友@白笑就说:
看完第一话感觉布袋戏的特效运用真是绝了。《爵迹》在特效上的运用和《东离剑游记》相比就像是郭敬明和姚明身高上的差距。
夸到天上去了有没有。
Sir想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想打动观众,除了下死工夫,其他都是扯淡。
《东离剑游纪》是台湾、日本合拍,也是布袋戏进军日本的第一次合力尝试。
剧本、造型设计都由日方操刀。
人偶的制作、演出、拍摄和后期,都由台湾方负责。
说白了,日本人负责想,台湾人负责干。
左起,副导演郑保品,导演王嘉祥
但就连出了名“匠气”的日本人,这次也被台湾人镇住了——
他们很执着于细节
纸伞决斗那场戏,他们说要弄得再有美感一点
(我心想不是OK了吗)
看最后出来的效果——
纸伞转落的水珠,颗颗清晰可见。
不止这场戏。
所有木偶,从雕琢、涂色、描线,到完成造型,最长需要一个月。
看这上下疏密度不一的睫毛。
身上的配饰。
层层叠叠的服装。
其他道具也不怠慢,力求真实。
后面那盘香蕉,Sir想直接拿来吃
拍摄时,砂子也有讲究。
为拍出爆炸时,砂石炸起的层次感,台湾团队采用特制的“霹雳砂”。
精心准备的一切,只为了开拍时,通通毁掉——
爆炸,真的。
摔石灯笼,真的。
耗费成本近亿元(新台币)的戏偶,摔起来也毫不手软。
日方跟着心疼
戏偶师也不容易。
破庙下雨的场景,片场一礼拜都在洒水,大家跟着淋雨,感冒了也抱病上阵。
看,把老祖宗的玩艺由旧做新,还是离不了做细、做精的心。
而为征服日本市场,传统布袋戏也做了改变。
比如传统戏偶,眼睛是细长款。
而《剑游纪》的女主丹翡,首次尝试“圆圆的动漫风大眼睛”。
同样加入更夸张、前卫的服饰。
蕾丝大花头饰、皮质腰带
都为迎合日式审美。
剧本上也有改动——
放弃了台湾布袋戏30多年的世界观和庞大的人物群,简化为日本电影《七武士》式的故事。
即集齐多个义士对抗恶人。
你别说,改什么改。
为了在别人家的主场站住脚,“入乡随俗”可以理解。
而且他们随的这个“俗”,事无巨细,绝非皮毛。
要不,怎么感动那些挑剔龟毛的日本观众!
一开始听说是布袋戏有点小看了,看了觉得现有的动漫完全不是对手啊,质量很优
卧槽?这什么东西这么屌的?!这么漂亮,会吐血、腿还会动,还会高速移动的人偶?!这就是未来吗?不,这是台湾的传统艺术啊。
日本人买单的,是这门独一无二的绝活儿。
民族的,做到这地步,才是世界的。
老祖宗的手艺,千变万变,内核不变。
好的手艺,守的就是一个内核。
内核守住,其他的怎么变,是因时而动、因势而动。
烂的手艺,就缺个内核。
东拿西抄,没灵魂的东西,还是没灵魂。
咦?
Sir怎么又说到某些辣鸡了。
最后,想看的,B站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