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内心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相互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内心语。
片段《记住回家的路》读后感:
书橱虽小,却涵括思想的星空,周国平先生的书一直是这星空之中的皓皓明月。他以笔为旗,通过自身生活的经历将生活中的哲学融汇于笔芯,给读者升起智慧的旗帜和心灵的彻悟,而我有幸,偶尔能在入梦前翻阅他超人的思想,与他的灵魂对话。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昨日的繁华让我们依依不舍,明日的精彩让我们心神驰往,疲惫奔波于喧闹之中的我们是否有那么一秒钟的意识去思考“自我”?一个人在外面腻了、倦了,才想起来娘亲的馒头有多香,才会发觉自己好久没回家看看——那个自己生长的地方。而这里的“家的路”并不是现实意义上具有单位长度的距离,而是周国平先生强调的“回到自我心灵的过程”。
于浩荡红尘之中不迷失自我方向,必是一个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美丽、智慧的人。寻求内心的宁静的必要前提是要有一个心灵——它是第二个你,有着现实外在的你没有的所有高贵品质。当你想犯错时它会阻止你;当你想懒惰时它会警醒你;当你想放弃时它会激励你;当你困倦时它就变成一株丁香花熏走你的倦意——它就是你的神。
老子曰:“不失其所者久”。
当一个人能与他最圣洁的灵魂和高尚的自我始终保持着唇齿相依的关系时,那么他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人,他无惧平庸、无惧喧闹,心有 猛虎而细嗅蔷薇,古人谓之: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行文至此,我想到了那位哲学超人尼采的名句: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如是而矣已。
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归家的路”,找到那个无畏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