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勾住”用户,从而占领广大消费者的心智,一直是商家优先考虑的问题,如果你的产品无法“勾住”用户,那你的产品很可能抢占不了市场,迟早被市场淘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一书提供了方案,它给出一个极其简明的上瘾模型(the Hook Model):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这种模型运用好,处理得当,将使商家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市场成为可能。
一、上瘾模型的四个阶段
(一)触发
触发分为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两种,外部触发主要又有以下四种,即:
付费型触发(做广告或是通过搜索引擎做推广都属于这一类,新企业、新产品想让用户获悉时通常会采用这一招);
回馈型触发(不需要花钱,而是在公关和媒体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但引发用户关注时间短暂);
人际型触发(熟人圈内部的相互推荐,在社交网络发达的今天,通过与熟人间的分享,这种触发方式实用性强、传播广);
自主型触发(在用户注册了账户、安装了应用之后生效的触发,有些需要用户花钱,有些不需要用户花钱,但都指向用户接受这一方式并愿意继续保持关注)。而内部触发往往跟人的思想,情感等相联。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是一种威力强大的内部触发。
(二)行动
根据福格博士建立的行为模型:B=MAT (B,behavior指行为;M,motion指动机;A, ability,指能力;T,trigger指触发。一种行为的产生离不开产生此行为的动机(也就是你抱着什么目的),能力(实现行为的前提条件,没有能力,再有动机也产生不了行为)以及触发(导致你最终产生行动的那瞬间“灵感”),书中讲到行为的3种动机,也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追求希望,逃避恐惧;追求认同,逃避排斥。
比如说,我要买辆车,原因是上班地点离家远,不买车上班不方便,这是动机要足;你有足够的资金买到车或者你有首付款,之后有能力偿还银行按揭,这是能力足的表现;如果有足够的动机与能力,但如果你做公车上班也不会迟到,也许也不会触发你买车,如果你上班做公车时老塞车,而且距离变远了,导致经常迟到。而如自己有车,就可按照自己规定的路线行驶,不仅节约时间,而且上班上班不迟到,这就意味着,最终的触发也具备了,有这三个条件,行动产生,最终你买下了心仪的车。
(三)多变的酬赏
人们为何使用某产品,并对其保持关注,主要还是因为该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并且简单易操作,同时培养起用户强烈使用欲。这种满足感就是“酬赏”。如果产品的“酬赏”呈现单一性特征,“单一的酬赏”会使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神秘感和吸引力,他(她)与产品之间的下次触发就将停止。为了使用户对产品持续不断地投入关注,必须实行“多变的酬赏”,以不同的方式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宜家是全球最大的家具零售商,销售价格合理的各式待组装家具。当用户买回宜家产品并组装完成后,就会有自我满足感、成就感,这就是自我酬赏。有时商家通过某系统对与他人分享自己产品的用户进行监控,并且在获知分享或互动成功后,给用户适当的奖励,这就是社交酬赏。所以说:
在设定酬赏时,就是要站在用户立场上,以让用户主动加载下一个触发为原则。就是要调动而且持续调动用户对产品的关注,点燃用户持续触发的强烈欲,这样的企业才会有希望生存。
(四)投入
产品要想让用户产生心理联想并自动采取行动,首先必须让他们对产品投入。投入的多少与用户对长期酬赏的期待有关。当用户的长期酬赏得到满足后,就会对产品长期的投入,无论时间还是精力。用户对产品长期的投入,一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很好,能提高生活质量,也符合当前实际。如多功能豆浆机,它把磨豆浆与煮豆浆结合一起,而无需用户把打好的豆浆重新加工,节约了早晨的宝贵时间(磨豆浆一般是早晨的事),用户就会口口相传;二是产品设计上的易操作性。一款产品如果用户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易操作,即便不认字的大爷大妈用起来也方便,那就大大提高了产品销售,用户地投入就会更多。
以上两点只是用户众多投入中的其中两种,形式很多。但无论如何,用户一旦对产品投入时间和精力,就会让用户形成偏好,因为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尽力和自己过去的行为保持一致,避免认知失调。而用户投入的行为又会使产品有机会启动新一轮的触发,从而增加了用户反复进入上瘾循环的可能性。
二、上瘾四个阶段在产品中的具体体现
为更好地理解上瘾模型的四个阶段,根据我使用《今日头条》这款产品作一说明。2015年,出于对新闻的关注,我无意中发现了《今日头条》。
从标题来看,《今日头条》肯定是讲重大新闻事件的(这个是我平时的爱好与关注点),这是它对我的外部触发。打开这款app后,发现其中的军事、创业、阅读、历史、名人头条号、知名杂志、健身等都是我关注点,变成了内部触发。
紧接着,我根据自己的爱好,收藏好的文章,抄写好的文字于笔记本本上,并利用可控的时间进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可能是这款产品使用了大数据分析系统,它能对你关注的产品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将你关注的产品发送到《今日头条》,内容涉及电子产品、书籍等等,总能让你在意外之外收到“酬赏”,且持续不断地变化正吸引你的眼球,形成“多变性”的特点。
最后,在各种“诱惑”面前,我逐渐被“拉下水”,变着法投入,如收载喜欢的文章;对书籍截图并保存,以方便购买;摘抄名言名句;对熟悉的内容进行分析、点评并引入到文章写作中;下步为其投稿,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从此发生。
三、令人上瘾产品是否涉及道德范畴
上瘾的产品是否存在道德问题呢?作者在书中讲到,共有四种产品创建者类型:
健康习惯推广者
兜售者
娱乐用户者
经销商
其中,作者希望产品创建者是健康习惯推广者,从而提高他人的生活质量,并鼓励大家在工作者向这一目标看齐。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是对产品创建者本人富有意义,同时也使他人的生活富有意义。从这点来看,上瘾产品肯定存在不道德产品,商家只顾自己赚钱而不管是否对用户带来生活的意义与质量。如毒品、有害身心的游戏,像这类商品对用户毫无好处。
相反,对于含有道德因素在内的产品,作者还是鼓励产品创建者要生产有道德的产品,并称这样的商业行为是有道义与良知的。
所以,让用户上瘾的产品,一定要有道德的因素在内,如果创建者能问心无愧地宣称其产品能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那么唯一要做的就是继续生产出这种产品。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新产品越来越多,让用户产生上瘾的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如何让自己接近有利于提高用户生活质量的产品而远离那些对人们无益却极易使人产生上瘾的产品,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让产品创建者生产这种“只利已不利人”产品需要付出的代价;同时也使用户判断上瘾产品究竟与道德是否相符。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
“看完本书之后,也许你会开始一项新的业务,也许你会肩负一项自己所承诺的使命加入一家公司,或者,你认为自己此时应该辞职,因为你已认识到这份工作偏离了你自己道德罗盘上所指引的方向。”
四、产品的设计如何使用户成为“回头客”
让用户对产品“回头”,是产品经理、设计师、市场销售人员、广告创意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因为这有利于形成下一次“触发”。该书在前面就说过专为这四类人提供指南,也就是说,商家应站在用户的立场上,不断给产品提供新意,源源不断地吸引用户的心,这是产品设计者应首先思考的问题,这也是让用户形成习惯性依赖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养成了用户习惯性依赖,用户才会不断地对产品抱以关注并持续购买。商品要吸引用户有关注,操作行为的简单化,易操作性,产品的推广与用户采用才能成为可能。
对于产品设计者而言,应该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从外部触发看,你凭什么让用户主动使用你的产品?
从内部触发看,用户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你设计的产品能满足用户什么方面的需求?
从行动来看,用户期待酬赏时,可采取的最简单的操作行为是什么?如何才能更产品的操作更轻松容易?
从多变的酬赏看,产品设计者应知道用户是地所得酬赏还是想要更多酬赏(显然是后者,而且要体现多变性)?
从投入来看,商品设计者要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看看用户对产品做了哪些“点滴投入”,而且在这些投入中有哪些有利于加载下一个触发,以便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这些问题对于产品设计者而言至关重要,这也是促使用户成为“回头客”的重要原因。
《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一书,说是专为产品经理、设计师、市场销售人员、广告创意者的一本指南书。我觉得未必,从商业角度来看,对这些人的直接帮助更大,这是事实,但是,
“尽信书不如无书”,跳出商业角度,从自我的人生设计、上瘾一定是好的吗等角度也给我们很多启示,走进书并从书中走出,让“上瘾”不再左右我们的生活,活出更有意义人生,应该也是此书给他人的启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