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章的起源都是来自于一位集美丽与特别的川妹子组织写作活动而来。
一切的商业起点,都是消费者获益。润总常常教导我们要发现任何商业现象的底层逻辑。理解用户无疑不例外。在3月31号的线下大课,润总人的方面来讲述了我们如何去理解用户。有内在因素,外在影响和消费决策三大部分。
在这其中,内在因素的自我概念的分析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因为在这一切自我隐瞒和伪装下,毫无保留的被剖析得一干二净。人的欲望和需求都是来源于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而那些让大众受欢迎的产品大多数都能够帮助用户完成这个飞跃。
如果有一天,你想买特斯拉,那么驱动你买特斯拉的点是什么?是我是一个热爱科技敢于尝鲜的早期采用者吗?还是说我是一个环保主义者,提倡使用新能源?还是说因为城市的车牌限购我别无选择?不不不,这些都不是你真是的原因,不是你内心深处的需求。而你想购买的特斯拉是它能够彰显你的事业有成,你买得起。它的外观的酷炫以及科技感是你炫耀的资本,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爬到鄙视链的顶端。或许你觉得这样的解释有点偏激或者不赞同。且慢,我们再看看我们平时生活的现象。
化妆品,它能够让女性们展示一个美丽的自己,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抖音里的逆天妆容术,就是妆前然后变身再展示妆后的样子。夸张的说,真的判若两人。而化妆品,它正好是为了满足我美的需求,帮女性客户们填补了现实与理想间的鸿沟。
再来看看一些美颜相机的app和美颜手机。试问现在的软件是不是已经自带美颜,拍完照之后就已经帮你完成了你之前拍照后需要修图的工作,这个时候你内心就会认为,没错,我拍完后就是这个样子的,我没有碰过,我本来就很美。更加厉害的是,最近很火的无他相机app,只拍到你自己,应该说只把你拍得最好看。更加厉害的是,已经有些手机可以识别出自身的主人,每当拍照都能够识别手机拥有者,拍完照后能展现最美的自己,这就是只把你拍得美的手机。这难道不也是满足了去填补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吗?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花几百万买一只手表?为什么有些人可以买几十万的限量款包包?为什么有些人月薪只有5000都需要买iphoneX?因为他们需要差异化,他们都想堆积自己的鄙视链。就好比漂亮的人在鄙视不漂亮的,有钱的人会鄙视长得漂亮的,而有才华的人会鄙视有钱的。而才华却是站在鄙视链的最顶端。
最近润总也分享了一个观点,用户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而我们又如何的去了解用户需要的东西是为了什么。反复的去追问,最后的底层需求是什么?原来都是多巴胺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