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是印度著名的哲人,20世纪范围内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导师,一生致力于帮助人们获得心理的自由和快乐。哲学一向让人望而生畏,初读《活出自在》,有时真的是一头雾水,浑浑噩噩,加上中印文化的差异,有时一句话读好几遍还是不知所以然。耐心读下来,也能明白一二。
说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受吧,我的理解,核心就是两个关键词,爱与专注。拥有了发自内心的爱,专注于每个当下,便能活出自在。
那么,何为爱?
爱是无法培养的,爱不是心灵能买到的东西。如果你说:“我要练习一下同情心”,那么同情心就为心灵所有,因而就不会有爱。当我们理解了这关系的整个过程,爱就会暗暗地,不知不觉地、彻底地到来。然后心灵变得安静。它没有用那些智力的东西来填充内心,因而爱就会出现。
作者在第一章自我和生命中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自我即牢狱。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当你感觉和世界并没有什么关系时,是一种深切的孤独在作祟。如果我们一直困于自我中心的牢狱之中,困于我们自己的烦恼,忧虑之中,也是一种死亡的形式。如果说,我们能够跳脱自我的牢狱,摆脱生活中束缚我们的因素,我们才能够获得生活中的自在,获得心理的愉悦。不要一味的沉浸在某一种情绪与某一件事情中,move on吧。
如何才能拥有一颗睿智的心灵呢?睿智是买不来的,它不是一件商品,能以某种价格买过来。在书里也找不到睿智;它也无法积累、记忆、储存。睿智会在抛弃自我的时候来临。拥有一个敞开的心灵比学习更重要。而且我们并不是通过给心灵塞满信息,而是通过观察到我们自身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小心的观察我们自身,观察对我们的影响,通过聆听别人,通过观察穷人和富人,观察有权势的人和卑微的人,才能拥有一个敞开的心灵。睿智不是从恐惧和压迫中诞生,而是从观察和理解人类关系的琐事中诞生。智慧比理智重要的多,因为它是理性与爱的结合;但是只有存在自我认识,存在对自身的完整活动的深刻理解之时,智慧才会存在。
克里希那穆提在这本书中提醒我们:引发痛苦的,往往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反应。 当混沌蒙蔽了我们的心灵,唯有返归自我,方可消除痛苦,远离喧嚣,获得心灵上的自在。之前看过一些人归隐终南山的新闻,他们在山间过着最纯粹最质朴的日子,劈柴做饭,饮一捧山泉,与山间虫鸟相伴,摆脱世间的纷纷扰扰。可以说,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一种真正回归内心的生活。
回看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能够如书中所说的活出自在吗?读书的时候,我们执着于成绩分数;工作的时候,我们追求绩效成就……灯红酒绿的世界,我们的无穷的欲望,三千的烦恼丝,内心的失意与苦闷,哪一个不是阻碍我们活出自在的牢笼。
怎样才能走出自我的牢狱呢?
作者说,日复一日的抛下一切。即专注于每一个当下。在这种全神贯注当中,心无旁骛,不去想成就和改变,完全把心灵从自我意识的过程当中解脱出来。那么就不会存在那个正在积累的体验者,只有那时,心灵才可以真正说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积累才是痛苦的原因。我们没有日复一日地抛下所有的东西,我们没有抛下那些数不清的传统、家庭、我们自身的经验以及伤害他人的欲望。人们必须时时刻刻地抛下这一切,抛下积累起来的大量记忆。只有那时心灵才能从自我,也就是那个积累者中解脱出来。
真正的自在或许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可以放慢生活的脚步,抚平心灵的伤痕,整理烦乱的思绪,平和下来,获得自在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