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主父偃来说,公元前134年是他人生的分水岭。在这之前的四十多年,他停留过齐,燕,中山这几个诸侯国,都不受待见。在这一年,主父偃去了汉朝的都城---长安。
到了长安,他先去拜见一位将军,将军看他有才华,就向当时的汉武帝推荐,可是武帝只是听听,并没有召见他。眼看自己的盘缠快用完了,主父偃孤注一掷,向武帝上了一封奏章,武帝早上看过奏章,当天就召见了他。这份奏章主要内容是反对征战,可是武帝却意外地看出了他的才华。
这次召见后,主父偃被封为谒者(初级侍从),之后主父偃又上了几个奏章,都很讨武帝欢心,很快从谒者,升为中郎,中大夫。主父偃成为武帝的宠臣。
推恩令 弱诸侯
主父偃体察出武帝对诸侯国的担心,上书给武帝:让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不要按照以前传给嫡长子,而要传给自己几个儿子,形成几个侯国,直接归中央管理。这就是有名的“推恩令”。政策执行后,诸侯国被自行拆分,再也没有力量和中央对抗。又因为是分封的好事,诸侯王的子孙也没有反抗的念头,所以不会引发诸侯国动乱。
迁豪强 稳地方
为了应对地方豪强,主父偃向皇帝建议,把他们迁到茂陵邑,名义上是迁到京都,实际上是让他们离开故地,失去依仗。这项政策有效地整治了地方治安。还和武帝建议在北境的朔方郡迁移
有了帝王的信任,官位越升越高,可是主父偃并没有为此去刻意礼贤下士,营造好的名声,而是反其道而行之。
疯狂收贿
诸侯王,豪强都畏惧主父偃,担心哪一天他向皇帝上一份关于自己的奏章。为了讨好他,给他送去无数的金银珠宝,而主父偃全部收取,从不拒绝。有人劝他,让他不要过分,他这样回复:“我从小开始游学,四十多年一直郁郁不得志,父母不把我当做他们的孩子,兄弟不把我当做他们的兄弟,穷困的日子我过得太久了。真正的大丈夫,即使活着时候不能在皇帝宴请大臣的大鼎中吃肉,死的时候也要死在用来煮肉的大鼎中。现在我已年老,离家也路途遥远,所以我就这样胡作非为。”
他之所以这样部分原因是因为以前太困苦,突然间富贵,心态上无法正确面对;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看透了自己的富贵,全是因为皇帝利用他去打击诸侯王和地方豪强,等事情了结,就是飞鸟尽良弓藏,没有太好的下场,与其这样,不如就任性所为,不管将来。
打击报复
主父偃以前游学齐,燕诸侯国,齐王和燕王一直不待见他。当时燕王刘定国,他不仅霸占父亲的小妾,还把弟弟的媳妇据为己有,有人向武帝武帝告发燕王,主父偃主动向皇帝请缨,获准受理此案。不仅核实了告发案情,还添加了很多罪行,一并报告给武帝,武帝听后发怒,下令处死燕王。
当时诸侯国,最地产丰饶是齐国,主父偃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齐王,结果被齐王拒绝,再回想当年被齐王冷遇,心中愤恨不已。他向武帝献言:“齐国物产丰饶,民多富有,这样的地方应该交给陛下的爱子掌管,才能免除后患。”武帝本来就多疑,听完开始疑心齐王。于是派主父偃任齐国丞相,监视齐王的一举一动。主父偃到了齐国,开始收集齐王的罪状,齐王联想起燕王的下场,畏惧不已,不等皇帝派人过来问罪,齐王就自杀了。
这本来对主父偃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可是赵王借机向武帝弹劾主父偃,诉说他的各种恶状。这些情况武帝其实是知道的,因此并不想处置主父偃,可是赵王联系其他的诸侯国一齐上书要惩治主父偃,还联合御史大夫公孙弘向武帝进谏:“齐王自杀,没有后代,封国被废除而变郡,归入朝廷,主父偃是这事的罪魁祸首,陛下不杀主父偃,无法向天下人民交代。”武帝听后觉得不能再继续削藩,为了平息诸侯的怨气,下令诛灭主父偃全族。这一年是公元前126年。他的富贵果然像他预想的那样,真的很短暂。
他少年时学习的是类似秦相张仪的纵横之学,直到中年,听说武帝尊儒,才开始学习《周易》《春秋》等百家之言,可是骨子里笃信智谋,蔑视礼仪。得势后揭发同僚,没有底线,惩罚诸侯,毫无节制,为己谋利,不择手段。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可是又因为有智谋,成为宠臣,更助长了他的气焰。可是了解主父偃的武帝,还利用他去处罚自己的臣子和诸侯,没有利用价值后就灭他全族以平怨气,也正是武帝所谓的帝王术才最终塑造了这样一个人物。臣子都是帝王权力摆弄下的工具,而主父偃一早就看明白这一点,所以主动选择去做个真小人。
如果觉得我写的不错,欢迎随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