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最喜欢的花就是这个吗?”小女孩用胖乎乎的小手指着冰箱上蓝色塑料瓶里的向日葵,那冰箱那么高,向日葵好像躲进了阴影里,但是站远一点儿,还是被小女孩发现了。
“啊,是啊,可是这不是真的向日葵呢,是假花,向日葵比它高多了。”母亲伸手把花瓶拿了下来放在餐桌上,花朵抖落下的灰尘在明晃晃的灯光下显得很神秘。小女孩走了过来,爬上椅子,想要看得更清楚一点,这是母亲喜欢的花。
“可是,它不香,也不漂亮,妈妈,你喜欢的是它的名字吗?”女孩转过头来看着妈妈,那个一直笑靥如花的母亲。
“虽然它没有香气,可是葵花籽你吃过吧,那可是它的果实。我喜欢它的名字,还有追随阳光的坚持。”母亲扶稳椅子,伸出一只手拍拍我的头说。
我撇着嘴:“可是,夜晚呢,到了夜里,向日葵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苦恼了我好久,向日葵没有了阳光,该怎么办?
母亲笑得更开心了,点点头:“傻孩子,太阳总会再升起的呀。黑夜里的向日葵要学会积极等待,才能够迎接更精彩的明天呢……”
(一)如果有更好的生活
和所有父母一样,为了更好的生活,带着我和妹妹背井离乡,来到一座陌生的大城市打拼。母亲说,向日葵是追求阳光的,人也一样,向往积极的生活,所以如果有更好的生活,那就值得我们去为之奋斗。
如果有更好的生活,儿时的我不懂。不懂为什么要离开带着我们的外婆,不懂为什么要和一起长大的玩伴告别,不懂为什么这座城市用着奇怪的语言,任性地用八岁的脾气去消磨母亲的笑容。但是小孩子的忧愁,就像那3、4级的地震,震感不明显,来得快去得也快。好奇心比什么都大的年龄段,新鲜的事物总能让孩子忘记忧愁。可是,我想母亲是记得的,记得我们的忧愁。
那时候的我们有很多的不懂,也有很多的后来才知道。
母亲是一名教师,在家乡时,是在县城里最好的高中教书,工作很忙。又因为舅舅家离我们的小学很近,所以工作日的我们,便寄居在舅舅家,外婆来来到舅舅家带我和妹妹,帮我们扎头发,送我们上学。
新的城市里总是充满了生活的各种挑战。我记得偶有日子放学回到家,母亲窝在木沙发上,很辛苦的模样。但是更多的记忆,被母亲站在阳台上,激动地向我们挥手的身影照得明亮起来。越来越美味的饭菜,把母亲在家乡未曾做过饭菜的事实隐瞒的很好,至少,我和妹妹是后来才知道的。
如果有更好的生活,就值得去追寻尝试,这是母亲生活的哲学。为了更好的生活,她在新的城市里,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学会了新的技能。后来才知道,新环境新人事的适应,从普通高中转到职业高中授课感受的落差,一直争取把事情做好的进取精神,一时间好像都成了前行的负担。那个时候的母亲很苦恼,像是黑夜里的向日葵,找不到阳光的方向,可是积极等待的心态陪伴她度过了那段时光,深深地扎根,努力地成长。
(二)如果有可能去实现
刚来到,父亲买了辆摩托车接送我们上学,直到现在我们还怀念那些个上坡下坡“骑马”的时光。有次下暴雨,父亲骑着摩托带着我们碰上了地面翘起来的地砖差点摔跤,可硬是踩稳了地面保持了车的平衡没让我们摔下来。可是他的小腿划了个大大的口子,母亲心疼了好久。
在那不久后,母亲竟然来接我们回家。那天,父亲工作忙一时没赶得及,我们已经放学了好一阵子。周末在校园里骑着车溜了几个弯的母亲就这样骑着摩托在车来车往的大马路上走了十几公里的路。我和妹妹都惊讶,怎么会是母亲骑着摩托车来接我们,又是在什么时候,母亲学会了开摩托。
后来,母亲去考驾照。虽然很宠母亲的父亲在往返家乡的高速路中,基本没让母亲动过方向盘。考了驾照的母亲,也经常只是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地做“专车司机”,她也同样满足。可是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母亲照样开着车子,带着我们去附近的乡镇玩,“我都开了那么久车了,反正有女儿帮忙看导航,怕什么……”母亲在电话里和父亲说。
有一定的把握就再加点勇气,在风雨来临的日子里依旧可以以平常的心去做各种实现可能的尝试。就像一年前她和姐妹们去土耳其的旅游,父亲是千百个不赞同,旅游部门刚刚发出通告,那段时间的土耳其政局动荡,建议不要前往。可是母亲觉得,这条旅游线路既能够然照常开设,每个月又一直有跟团去的人,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于是,和她的姐妹们又开始了探险之旅,甚至乘上梦想了好久的热气球。
母亲人到中年,好像又多了一分尝试的勇气。这份勇气一直都有,从最初工作起步时决定把我们生下来,到为了更好的生活来到异地打拼,其实这些负面的情绪或者不可能的预设,在她看来,更多的只是和黑夜一样捣乱的风雨罢了,风雨过后,还是一样等候阳光的到来,一样面朝阳光,还能够积极地生长。
如果可能就去实现。说来也是,母亲也曾经是个希望走出那个小乡镇,去到更远的地方的小女孩。或许职中工作的闲适让她显得有点不思进取,安逸于当前的生活。可是生活大大小小需要作出抉择的事情那么多,她终究是实现了她的梦想的,这些年她去了那么多地方,这份尝试的 勇气,只是换了地方,照样在不惧风雨的阻拦,玩命享受生命的力量。
(三)如果向日葵不朝阳
母亲是敏感的,读小说看电视剧都会被人物情节感动的她,也是宠我们的。初中时候我们成了寄宿生,在一所并不怎么好的公办学校。父亲后来用很轻松的口吻和我们说,母亲那段日子很不适应,也曾悄悄流过眼泪,担心我们会受欺负,感慨女儿怎么一下子就长大了。
初三那年,我们学业紧张,虽然还在上个学期。十一月份南国的天气,才刚刚有点凉爽。周四晚上下了自习课,我和妹妹照常跑回宿舍,用宿舍楼下的公用电话,打了家里的电话,没有人接。国庆假的时候,我们回过家乡,外公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我们走的时候,他拄着拐杖,浑浊的眼泪噙满了他的眼睛,哽咽地和我们说:“要好好学习。”我只望了一眼便不敢抬头看,想起第一次返乡再回城的路上止不住的泪水,母亲抱着我们,笑笑地说:“傻孩子,下个假期我们又回来的”。
再拨通母亲的手机,听到话筒那边母亲有点干涩的声音,没说多久传来父亲的声音。“家里面有点事,我们回了趟家乡,不用担心。周末姑爹会去接你们,爸爸妈妈过几天就回去……”
我想我知道那是什么事,没有多问。挂上电话,回到宿舍刷牙洗脸,好在这一天快要结束。爬上床,静静地等待被黑夜包裹,想到我再也不能骄傲地说,从没经历过生死离别。虽然外公在我们有记忆的时光里,就不苟言笑,一直是严肃的模样,疾病的纠缠更让他脾气暴躁。可是父亲终究是女儿的阳光,母亲的阳光不在了,母亲可还好……
一个星期以后,父母回来了,日子如常。生活仍旧要回归平静,活着人总要带着希望前行。母亲没有正式地和我们说过这件事,或是觉得那时候的我们还小,“死亡”这个词还太重。只说外公想我们,我们一直是外公最疼爱的小孙女,也说我们不要伤心,国庆时回去了,已经和外公做了道别。
母亲也在长大,和所有大人一样,偷偷藏起自己的脆弱,至少不让孩子看到。再大一点的我们,上高中,读大学,最开始的日子母亲还是会不适应,会像孩子一样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家,能不能多待几天。漫漫岁月,你陪我长大,而我们,却只能陪你变老。
什么时候知道向日葵并不是一辈子都朝阳的,我也不记得了。科学事实的理性有时候残忍的可怕,可是生活,还是需要感性的。
那天我像小时候一样,钻进母亲的被窝里说睡不着觉。夜色很浓,壁橱天花板上的灯光因为接触不良还在泛着电流闪烁。我想起儿时初识向日葵时候的场景,问母亲:“妈妈,如果向日葵不朝阳,你还喜欢它吗?网上说,向日葵不是一辈子都朝阳的呢。”
我看不清母亲的脸庞,但是感受得到她浅浅的呼吸和香香的味道。“喜欢啊,至少,它努力追求过,它的一生终究是阳光的……”
黑夜里的向日葵,还是小太阳的模样,不发光也不发热,可是好温暖,陪我坠入深深的梦乡。母亲的爱像是这黑夜里的向日葵,伴我成长,永远积极地给我力量……
5月14日是今年的母亲节呢~
祝愿天下的母亲,生命中永远有阳光温暖。愿你我都能成为母亲的小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