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作者回忆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电影电视研究所,学习拍电影那一段时光的书。把题目翻译得直白一些可以叫做《UCLA求学记》、《电影研究所回忆录》,但都没有叫做《LA流浪记》有趣。
“流浪”是一个在实际生活中使用频率很低的词,只有当我们对生活和工作感到疲倦厌烦的时候,或许会蹦出一句“我想去流浪”,这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所传达的意思是一致的。但绝大多数人也都只是想想罢了,“流浪”虽然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能舍弃当下还算安稳的生活,去过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日子,这太冒险了。我们有过去别处流浪的想法之后,还是能准时地出现在上下班的人潮中,出现在那个我们熟悉的办公位。
我们不想去流浪,我们不敢去流浪,我们不会去流浪,但我们都曾有过一段可以称作“流浪”的时光,那就是大学。
大学期间,我们成功摆脱了高考升学的压力,渡过了这个耗费十二年时间来准备的劫,且也暂时不用应对求职的压力。我们来到陌生或熟悉的城市,在一个喜欢或并不满意的学校,和一群与自己很不一样的同学,度过四年甚至更久的时光。
多年前,我们选择了要去流浪的那个学校和城市,选择了流浪时要学的专业。每个人选择专业的原因都不尽相同,有的是因为兴趣,有的是因为就业趋势,而有的则是因为选择了服从调剂而被选择。当初选择“旅游管理”,是因为给文科生的选择真的太少了,看着仅有的不超过10个能选择的专业(社会工作、工业设计、德育、日语、法学等),觉得旅游管理听上去比较有趣,而作为了自己的第一志愿。如果回到六年前,我大抵会把旅游管理列在最后一名吧。你还会坚定地选择现在这个专业吗?如果还会,那你真的是一个非常会做选择的人,当然也可能你拥有和煮熟的鸭子一样的特点。
倘若真的要给六年前的自己选择一个专业,应该会是“汉语言文学”,可能会有劝阻的声音说“这个专业以后怎么找工作?”我承认的确有社会需求比较大的专业,能够尽早确定自己以后要从事的工作也不是坏事,但是若没有明晰的目标,何不给自己的兴趣一个机会?这个兴趣不是基于专业名称,而是要在充分了解专业名字背后的那些课程、那些需要学习的知识、那些毕业时会面临的困难后,依然不变的那个兴趣所在。
蔡康永选择了去学习拍电影,这是他的兴趣所在,但他在拿到电影硕士学位的27年后,才拍出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吃吃”的爱》。前段时间,看到一种比喻说“当导演是和搬家一样让人痛苦的事”,没有人愿意三番五次经历搬家带来的折磨,但却有坚持不懈拍出好电影的导演,因为这不仅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愿意克服重重难关坚持的兴趣所在。
所以,如果你即将踏上流浪的旅程,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去流浪吧!
——献给刚经历高考的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