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Why books donʼt work (Andy Matuschak)
书很容易让人觉得理所当然。不是什么具体的书,我是说:书的形式。纸张或像素——这都无关紧要。一页一页的一行一行的字。至少对于非小说类的书来说,一个隐含的基础假设是:人们通过阅读句子来吸收知识。最后这个想法无形中定义了这个媒介,以至于很难不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个遗憾,因为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这是相当错误的。
想象一些严肃的非小说类书籍。《自私的基因》、《思考,快与慢》、《枪炮、病菌与钢铁》等等。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曾经读过这样一本书,在你与别人谈这本书时,却发现你只吸收了书中几句话的内容?老实说:这种事经常发生在我身上。往往一开始聊的时候都很顺利。我会觉得我可以介绍基本的内容;但是,当有人问一个基本的探索性问题时,我就无法应对了。有时候是记忆问题:我根本想不起相关细节。但是通常,随着我的理解,我会意识到我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其中的思想,虽然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肯定会认为自己理解了。事实上,我会意识到,直到那一刻,我才注意到自己吸收了多少内容。
我知道我并不孤单。当我和其他人分享这一观察结果时,似乎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怀疑这是大多数读者的默认体验。这种情况只会让人感到尴尬,因为很难看出这种情况有多普遍。
现在,我提到的这些书都需要时间阅读。每本书大约需要6-9个小时阅读。美国成年大学毕业生平均每天阅读24分钟,所以一个典型的读者可能会花上一个月的时间来阅读其中的一本书。数百万人已经阅读了其中每一本书,所以那要花费数千万小时。用这么多时间换来的,是吸收了多少知识?有多少人吸收了作者想要传达的大部分知识?或者仅仅是他们想要得到什么?
我不是说那些时间都浪费了。许多读者喜欢读那些书。那真是太好了!当然,大多数读者吸收了一些东西,无论多么难以言传的东西:观点、思维方式、规范、灵感等等。事实上,对于许多书(尤其是大多数小说)来说,这些影响是关键。
这篇文章不是关于那种书的。它是关于像我上面提到的那些以传达详细知识为目的的解释性的非虚构的书。当我们注意到我们从所读的东西中吸收的很少时,为什么会感到如此震惊?
这一切都暗示了一个奇怪的结论:作为媒介,书籍在传递知识方面出奇的糟糕,而且大多数读者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个结论很奇怪,部分原因是因为书籍是令人震惊的强大的知识携带品!在纪录片《卡尔·萨根的宇宙》的第11集《给未来的信》中,卡尔·萨根赞美道:
书本是奇妙的东西。是由树木制造的平扁物体,有可以翻看的活动印刷页,上面满是有趣的黑色文字。可是你一看它,你就进入另一个人的思想,也许是某个已死去数千年的人。跨越一千年的时间,作者在你的大脑里清楚地、无声地直接向你说话。写作也许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让时空相隔甚远的人联系在一起。打破时代的界限,书本打破了时间的桎梏。书本是人类能够施用魔法的证据。
的确:书是神奇的!人类在大众传播时代的进步,让人清楚地看到,有些读者确实能从书中吸收到深刻的知识,至少在某些时候是这样。为什么书有时似乎对某些人有效呢?为什么媒介失效时会失效?
在这些简短的笔记中,我们将探索为什么书经常不起作用,以及为什么它们会成功。让我们把它搞清楚:我意识到这里的讽刺,用书面媒介来批判书面媒介!但是如果我在这里描述的想法被证明是成功的,那么未来关于这个主题的笔记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我们如何改进书籍这一媒介,还可以看到我们如何编织不熟悉的新形式——不是从纸张上,也不是从像素上,而是从对人类认知的见解上。
为什么上课没有效果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讨论书籍,但是你有过同样的上课经历吗?上一次课,很容易觉得自己懂了,却发现在当晚的习题集中,自己理解的很少。记忆是部分原因:你可能感觉自己曾经知道某些细节,但你已经忘记了。然而,我们不能把这一切都归咎于记忆。当你从课上提取某些线索时,你可能会发现你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尽管你在上课时肯定认为你理解了。
书籍不起作用的原因和上课不起作用的原因是一样的:这两种媒介都没有任何明确的理论来说明人们到底是如何学习东西的,结果,这两种媒介都意外地(而且大部分是无形地)围绕着一个明显错误的理论演化出来。
为了说明我的意思,我将尝试借鉴你自己的学习经验。你可能已经发现某些策略可以帮助你吸收新的想法:解决有趣的问题,写章节摘要,做创造性的项目,等等。无论你喜欢什么策略,它们都不是魔法。它们起作用是有原因的(当它们起作用时):它们是在利用一些关于你的认知的潜在真相——关于你思考和学习的方式。在很多情况下,真相不仅仅是关于你的认知,而是关于一般人类的认知。
如果我们收集了足够多的这些潜在的“真相”,一些共同的主题可能会出现,这就暗示了一个关于学习如何发生的更加一致的理论。我们将这些理论称为认知模型。有些学习策略提出了相同的模型;另一些则提出了相互冲突的模型。这些模型中,有些是可以用经验来检验的;有些则不是;还有一些已经知道是错误的。通过关注这些模型,我们可以寻求更普遍的含义。我们可以问:如果我们认真对待一个特定的认知模型,它会(或不会)帮助我们理解什么?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很难传达知识。大多数听课者没有吸收预期的知识;大多数读者没有吸收想要的知识。在这里,失败是默认的。因此,如果你希望帮助别人理解事情,你最好借鉴一些关于人们如何学习的好想法。如果这不是真的就好了。如果一个人可以简单地向某人清楚地解释一个想法,然后相信他们已经理解了它,那就太好了。不幸的是,正如你可能在课堂上和自己的生活中看到的那样,复杂的想法很少被如此自动地理解。
讲课作为一种媒介,其基础是并没有经过认真考虑的认知模式。然而,如果我们是外星人,从远处观察典型的讲课,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它们似乎共享的隐含模式:“讲师说了一些描述想法的话语;同学们听到这些话语,也许会在笔记本上记下;然后同学们就明白了这个想法。”在学习科学中,我们称这种模式为“传递主义”(transmissionism)。这是一种观念,知识可以直接从老师传递给学生,就像把文本从一页转录到另一页一样。如果只是这样就好了! 这个观点已经被彻底否定了,以至于“传递主义”(transmissionism)只是被贬义地用来指代朴素的历史教学实践。
当然,好的讲师通常不会相信,简单地告诉听众一个观点就能使他们理解这个观点。只是讲课,作为一种形式,被塑造得好像那是真的,所以讲师们大多表现得好像那是真的。
如果追问下去,许多讲师会提出一个更合理的认知模型:理解实际上是在讲课之后,当参与者解决问题,写论文等等。讲课为后面的活动提供了原始信息。很好:这是一个真实的模型,而且部分内容得到了认知科学的支持。但是如果我们从这个模型开始,我们会选择现场九十分钟的演讲来传递问题集的原始信息吗?
听众的注意力在几分钟后就分散了,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把解决问题的环节与讲课穿插在一起呢?现场上课不能暂停或倒带,所以它们传达原始信息的损耗不是很大吗?人们阅读的速度比讲师说话的速度快得多,所以文本不是更有效率吗?诸如此类——很明显,传统的授课形式并没有受到这种模式的特别影响。
讲课即热身的模式是一种事后的合理化,但它的确是在暗示着一个关于认知的深层理论:要理解某件事情,你必须积极地参与其中。这一理念如果被认真对待,将彻底改变课堂。我们会优先考虑互动讨论和项目等活动。我不是在胡乱猜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一直是美国K-12政策和实践的核心进化力量之一。
总之:讲座不起作用,因为媒介缺乏一个有效的认知模型。它(隐含地)建立在一个关于人们如何学习的错误观念上——“传递主义”(transmissionism)。当讲课确实有效时,一般是作为更广泛的学习情境(如项目、问题集)的一部分,具有更好的认知模式。但是讲课并没有发挥作用。如果我们真的想采用更好的模式,我们会放弃讲课,事实上,美国K-12教育就是这样。
在我们的直觉通过讲课得到了初步的认识后,我们会发现,书本作为一种媒介,反映了人们在学习方式上同样存在着缺陷的想法。
为什么书不起作用
像讲课一样,书籍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认知模型作为其基础,但媒介确实有一个隐含的模型。就像讲课一样,这种模式就是传递主义(transmissionism)。书的形式表明人们通过阅读句子来吸收知识。作者在书中用文字描述一个想法,读者阅读这些文字,然后读者理解这个想法。当读者读到最后一页时,就完成了这本书。当然,大多数作者并不相信人们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东西的,但由于媒介使这种假设无形中成为现实,所以很难质疑。
像讲师一样,很多作者在被追问的时候,也会提出一个更合理的认知模式。读者不能只看文字。他们必须认真考虑这些问题。也许做些笔记。与他人讨论。写一篇文章作为回应。像讲课一样,一本书是对后来发生的思考的热身。太好了:那是个更好的模型!让我们看看结果如何。
我在前面承认,当然,有些人确实从书中吸收知识。的确,这些人是真正在思考他们所读的东西。这个过程往往是无形的。这些读者的内心独白有听起来像是:“这个想法让我想起了……,”“这一点和……冲突,”“我真的不明白怎么……”等等。如果他们做一些笔记,他们就不是简单地抄录作者的话:他们在总结、综合、分析。
不幸的是,这些策略并不容易实现。读者必须学习具体的反思策略。“我应该提什么问题?我该怎么总结我在读的东西?”读者必须运行自己的反馈循环。“我理解了吗?我应该重新阅读它吗?读另一篇文章?”读者必须了解自己的认知。“理解某件事的感觉是什么?我的盲点在哪里?”
这些技能属于学习科学称为“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范畴。实验证据表明,学习这些类型的技能很有挑战性,而且许多成年人缺乏这些技能。更糟糕的是,即使读者知道如何做所有这些事情,这个过程也相当费力。读者既要兼顾书的内容,又要兼顾所有这些元问题。当内容不熟悉时,人们尤其难以同时处理多项任务。
如果我们认为成功的阅读需要参与这些复杂的元认知,那么这在媒介上是如何体现的?它有什么用?
当然,伟大的作者真诚地希望读者仔细思考他们的文字。这些作者对读者不断变化的观念形成了复杂的描述。他们预测读者可能会有困惑,然后塑造他们的文章来承认和减轻这些问题。他们使用这些模型不断选择深度和细节。他们建议某些段落可能需要什么背景知识,以及去哪里获取。
通过承担一些读者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这些作者的努力确实可以减轻元认知负担。但元认知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读者自身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书是静态的。文章可以框定或激发读者的思想,但文章不能表现或回应那些在每个读者脑海中展开的思想。读者必须计划和引导他们自己的反馈循环。
如果讲师认为讲课是通过问题集和论文形成的理解做热身,那么至少讲课者设计了这些活动,并对学生的工作提供反馈。相比之下,如果作者认为只有当读者真正思考他们的文字时,理解才会到来,那么他们很大程度上是让读者设计自己的“问题集”,并产生自己的反馈。所有这些费力的“对思考的思考”与真正思考书中的观点产生竞争。
如果模型是人们通过仔细思考来理解书面思想,那么如果书籍是围绕帮助人们做到这一点而建立的,那么书籍会是什么样子呢?
教科书呢?
等等——教科书不是这样做的吗?我们能不能在《自私的基因》上贴上一些练习和讨论题?这听起来并不愉快,但它会起作用吗?
与大多数非小说类书籍不同,教科书通常是围绕明确的认知模型构建的。例如,它们经常在介绍概念的解释和推动学生以具体方式思考这些概念的练习之间交替进行。教科书并不是偶然地选择了这种认知模型。这是重要的第一步。但这还不够:人们仍然难以可靠地从教科书中吸收知识。
让我们先来看看实际中的教科书。令人惊讶的是,学术课程通常是围绕教科书构建的,但是许多人花费额外的时间和金钱来注册这些课程——而不仅仅是独立学习教科书。事实上,我怀疑购买教科书主要是为了课程大纲,而不是为了自学。当然:有些人参加课程是因为他们想要一个证书。但是许多学生真的觉得他们通过学习课程会学到比学习那些课程的教科书更多的东西。假设学生的感觉没有完全错位,那么课程一定是提供了一些额外的东西,这对人们的学习方式很重要。
教科书确实有明确的认知模型:它们通过练习和讨论题等方式支持对其概念的参与。然而,许多元认知的负担仍在读者身上。
读者必须决定何时做哪些练习。读者必须运行自己的反馈循环:他们是否清楚地理解了练习中涉及的概念?如果没有,他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如果学生完全卡住了,他们应该怎么做?有些问题更微妙。例如,教科书上的练习往往既要产生该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又要产生对该主题更广泛的见解。读者是否会注意到他们解决了一个问题,却忽略了这个问题本应揭示的真知灼见?
相比之下,课程处理了这种元认知的大部分负担。他们的教学大纲提供了一个预定的范围和顺序,所以学生需要自己做的计划较少。学生通常会收到关于练习的反馈,既有个人反馈,也有全班讨论的反馈。如果学生有困难,他们可以在办公时间接受更细致的帮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讨论前一周练习的含义。当然,这些课程都不能完美地做到。许多学生仍然没有从课堂上吸收任何东西。但是通过承担一些元认知,课程为教材本身保留了更多学生的注意力。
在这一点上,教育技术的典型故事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学习系统如何在课堂之外提供自动反馈和任务规划。这里已经有了有趣的进展,这些方法确实可以改进教科书,但这些系统通常专注于狭隘的、以任务为导向的观点来看待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学术课程提供的不仅仅是课本的元认知支持;其认知模式也是社会性和情感性的。
例如,课堂讨论支持社会性学习:学生通过努力理解同龄人对相同想法的理解来更深刻地理解主题。课程可以提供与学科专家的个人关系,是获取学科文化的丰富渠道——其中大部分可能是隐性的。对许多学生来说,课程提供了一个有用的问责结构,在支持他们的意志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课程还提供了情感上的显著性,它可以激励和放大学习:现场讲课可能效率不高,但教师明显的魅力可以留下持久的印象。同样的感染力(pathos)也充斥着最好的非虚构作品,但教科书一般都忽视了情感的联系;它们的内容更多的时候会激发人们的冷漠而不是惊奇。由于它们通常缺乏作者的声音,也由于它们对评价的痴迷,计算机化的教学系统所产生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更少考虑到感染力。
在这一节中,我们已经看到,像讲课一样,非小说类书籍之所以不起作用,是因为它们缺乏一个有效的认知模式。相反,像讲课一样,它们(偶然地,无形地)建立在一个关于人们如何学习的错误观念上:传递主义(transmissionism)。当书籍起作用时,一般都是读者运用巧妙的元认知来有效地参与书中的思想。这种元认知对许多读者来说是不可用的,对其余的读者来说则是沉重的负担。书籍并没有发挥它们的作用。教科书做了更多的帮助,但它们仍然把大部分元认知强加给读者,并且它们忽略了许多关于人们如何学习的重要思想。
怎么办?
我在前面说过,书籍作为一种媒介,并不是围绕着人们如何学习的任何明确模型而建立的。尽管有这种“原罪”,但对形式的迭代改进,以及支持读者的新工具,可能会使书籍更加可靠。但也有可能,我们永远不会发现我们所需要的见解,而被这种媒介所隐含的思维模型所束缚。
相反,我提议:我们不一定非要让书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形式来代替。我们可以通过放弃我们对书是什么的预设来解放我们的思维。也许一旦我们完成了所有这些,我们将会得到一些看起来确实很像书的东西。
所以让我们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与其问“我们怎样才能让书真正可靠地工作”,不如问:我们怎样才能设计出既能完成非小说类书籍的工作,又能真正可靠工作的媒介?
恐怕这个研究问题需要几辈子的研究,不是我在这些简短的笔记中可以直接回答的。但我相信这是可能的,现在我就试着分享一下原因。
首先,重要的是要看到媒介是可以设计的,而不仅仅是继承的。更重要的是:有可能设计出体现特定理念的新媒介。发明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利用这种非直觉的洞察力。数学证明是一种媒介,循序渐进的结构体现了关于形式逻辑的强大思想。Snapchat Stories是一种媒介;短暂性体现了关于情感和身份的强大理念。万维网是一种媒介(或者可能是许多媒介);无孔不入的超链接体现了关于知识关联性的强大思想。
也许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强大的想法往往是无形的:当我们在博客上穿插链接时,我们通常不会想到认知。但创造网络的人却在思考认知问题。他们设计了它的构件,使这个媒介的自然阅读和写作方式能够反映出他们心中强大的想法。不管是否有意塑造,每一种媒介的基本材料和制约因素都赋予了它一种 "纹路",使它在某些方向自然弯曲,而在其他方向不弯曲。
这不仅仅是说,可以用认知科学中的某些观点来创造一种媒介。而是可以用这些观念编织出一种媒介,在这种媒介中,读者的思想和行为都不可避免地——甚至是无形地——被这些观念所塑造。数学证明作为一种媒介,并不只是考虑关于逻辑的观念,我们并不把关于逻辑的观念附加在证明上。形式是由关于逻辑的观念构成的。
因此,只要在媒介中参与作者的作品——以明显的方式参与;参与这种媒介相当于书籍的 "读完第一页的所有单词,然后重复下一页,以此类推"——人们就会自动地去做必要的理解?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当使用这种媒介时,默认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与“理解什么是必要的”是一样的?
这是个高要求。即使在理论层面上,也不清楚什么是理解的必要条件。事实上,这种框架太狭隘了:理解一个主题有许多路径。但是认知科学家和教育学家已经绘制了这个空间的一些部分,他们提炼出了一些强大的想法,我们可以将其作为起点。
例如,当人们的工作记忆已经超载时,他们会努力吸收新的材料。更具体地说:如果你刚刚接触了大量的新术语,你可能不会从一个同时使用许多这些术语的句子中吸收太多。因此,也许“理解某事的必要条件”的一部分是,它的大多数先决条件必须不仅仅是熟悉的,而是流畅的,编码在长期记忆中。
为了帮助人们将更多的信息编码到长期记忆中,我们可以借鉴认知科学的另一个强大的想法:间隔重复(spaced repetition)。通过在不断扩大的时间间隔内对你所学的材料进行重新测试,你可以轻松而可靠地将大量信息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当然,记忆只是“理解”的一小部分,但为了说明一个人如何开始将理解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从这两个关于记忆的想法中编织出一个媒介。
我和我的合作者迈克尔-尼尔森(Michael Nielsen)通过《量子国度》(Quantum Country)进行了初步尝试,这是一本关于量子计算的 "书"。但读这本 "书 "和读其他书不一样。说明性的文字与简短的互动复习环节紧密交织在一起,意在利用我们刚才介绍的观点。阅读《量子国度》(Quantum Country)意味着阅读几分钟的文本,然后迅速测试你对刚刚读过的所有内容的记忆力,然后再读几分钟,或者滚动回去重读某些细节,等等。阅读《量子国度》(Quantum Country)还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天、几周和几个月里,以不断扩大的间隔重复这些快速记忆测试。如果你读了第一章,然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参与收件箱中的记忆测试,我们预计当你读第二章时,你的工作记忆将会大大减少。此外,穿插的复习环节减轻了通常强加给读者的元认知负担:它们帮助读者看到自己在哪里吸收了材料,在哪里没有吸收。
《量子国度》(Quantum Country)只是记忆拼图的一部分。我们如何设计媒介,让“读者”自然而然地在所呈现的思想之间形成丰富的联想?我们如何设计媒介,让 "读者 "自然而然地与材料进行创造性的互动?我们如何设计媒介,让 "读者 "自然而然地与相互竞争的解释相抗衡?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堆积在一起,我们剩下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设计媒介,使其中的“阅读”等同于“理解” ?对这样的研究计划进行更详细的处理,超出了这些简短笔记的范围,但我相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改变人类知识的速度,呼应书籍本身很久以前引发的变革。
相关阅读:我们如何开发革命性思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