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很幸运,有一个全世界最好的妈妈,至少,在我心里她是。
我的外婆很幸运,有一个全世界最好的女儿,至少,在我眼里她是。
如果说亲情最直接的体现是爱和责任,我的妈妈很完美的诠释了这样的亲情。她出生在东北齐齐哈尔一个兄弟众多的家庭,我的外婆比外公小8岁,外婆的青春都给了她的8个儿女,而外婆的后半生都给了我的妈妈和小姨。我没有见过外公,对外婆的印象几乎只有小时候对哥哥(小姨的儿子)的偏心和她步履蹒跚时每周妈妈会听着她的唠叨坚持给她洗澡,而大多数关于外公和外婆的故事,来自于妈妈的回忆。
我的外公是个酒鬼,一个颜值很高的酒鬼,在那个慌乱年代的末期,操着一口流利的日语在外风花雪月,在家脾气暴躁,而妈妈对外公最感恩的一件事,就是在那个没有抗生素的年代,外公向日本女人要来了一盒抗生素救了外婆的命,我无法想象,在那样的年代这是一件多危险的事情。我的外婆是个普通的女人,普通而伟大,她为外公生了6个儿子,因为一直想要个女儿,终于,作为第七个孩子,我妈出生了,而后有了我小姨,外婆生妈妈的那年,她40岁。在妈妈的记忆里,外婆永远是齐耳的短发,扣头的毛线帽,娇小的女人为了养活8个孩子,为6个儿子娶上媳妇可以在零下二三十度的江边卖上一天的水果,一卖就是好多年。外婆很爱她的孩子们,其中妈妈更是她的心头肉。妈妈聪颖,懂事,算不上乖巧,但那份善良和坚韧像极了外婆,妈妈说“小时候你外婆最疼我,你的那些舅舅们,没有一个敢在她面前说我的不是,就是说了,也是他们挨骂。”值得庆幸的是,妈妈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去年妈妈回齐市,遇到了曾经的邻家婆婆,老婆婆拉着她的手说“当年我们南岗子,就出息了你一个。”且不说过后的妈妈是否“出息”,但就当年的她,漂亮善良,体贴外婆,学习又好,在那个靠真才实学的年代考进了大连理工大学,那是小城市里的一只凤凰,人见人爱。
“可是到了你爷爷家,别人可不拿我当眼珠子看待。”我父亲家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妈妈和爸爸是从大学走进了婚姻,也许是从小外婆家的宠爱造就了妈妈的单纯,她放弃了学校安排的工作,独自一人嫁到了青岛,在面对父亲的家徒四壁,她说“我当时想,两个大学生,怎么都能养活了一个孩子吧。”妈妈是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她善良单纯,却也心气儿极高。所以后来,在得知父亲的婚外情后毅然决然的抱着我离了婚,连床被褥都没带走,独自一人带着不足5岁的我漂泊在这个没有亲人的城市中。尽管这样,妈妈还是拼尽了全力教养我,并且将外婆和小姨一家接到了青岛定居,妈妈说“因为你外婆太爱我了,所以,我一定要对你外婆好,让她的晚年过的好。”在我童年中最不懂事的日子里,妈妈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辈子我唯一割舍不下的只有你和你外婆,群群你要永远记得,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妈妈都是爱你的。”那几年妈妈每个月挣不到1500元工资,需要租房,交给爷爷我的生活费,维持她自己的生活,更要照顾着年迈的外婆。每个周末必定会带着我去小姨家看望早已过了古稀之年的外婆,吃着外婆煮不完整的饺子听着外婆千篇一律的唠叨,然后在老太太的絮絮叨叨中给她从头洗到脚,衣服被褥从里换到外,折腾完了这一套,拿出一瓶三块五角钱的兰陵大曲白酒和两盒四块钱的哈德门香烟,告诉老太太这是下个周的,酒别喝多了,饭后一根烟就行了。每当这个时候,外婆都会一边宝贝着的收好酒和烟,一边说着“以后买兰陵二曲就行,大曲还贵一块。”那时的我只有十三四岁,经常懵懵懂懂的看着这样的妈妈和外婆发呆,明明两个人都在数落对方,却又一脸幸福。而每次从外婆家出来,妈妈都会一脸希冀的说“你以后也会像这样给我洗澡换衣服吧?”我总是会很坚定的点头,再点头。
在我病后时常会想,对于突如其来的这场疾病,妈妈和爸爸截然相反的态度,大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原始家庭的影响吧,每每思及此,我都无比感谢我的外婆,因为外婆对孩子的爱,让我的妈妈如此爱我,因为妈妈对外婆的爱,让我也向妈妈爱外婆一样爱我的妈妈,因为我爱我的妈妈,所以我也爱妈妈所爱着的外婆,尽管外婆更疼爱我的表哥,毕竟在我6岁前并没有和外婆一起生活过,表哥则是外婆一手带大的,但这并不影响我爱外婆。我认为,这是一个无比美好的循环。
骨髓微移植期,写的会比较慢,大概一周一章。感谢所有关心鼓励我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