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10大可用性原则从用户目的和认知心理出发,旨在让界面可用、易用、高效和令人愉悦。除了在工作中注意运用原则,评价一个产品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个高大上的原则哦。结合自己的理解,下面简单列举了一些例子。
反馈
用户与系统交互的过程是一来一往的场景,用户的操作都应该有反馈。系统应该告诉用户状态是什么、完成了什么、即将要干什么;另外反馈时间也是一个要点,及时反馈还是长期反馈(缓存)?
说人话
与人交流互动应该使用用户熟悉的语言和逻辑,遵循用户文化惯例,而不是使用系统术语。今天在各种文化共存下,甚至有一些产品会使用自身用户群的特定语言。
操作自由
用户会经常不小心误操作,应当支持取消、重做。这里可以看做是操作“闭环”问题:给用户“入口”的时候也给用户“出口”,用户有一定的操作自由。现在很多应用启动时都会有闪屏广告,给出跳过操作也是给用户一个操作选择。
一致性和标准
交互过程中,提示和弹窗位置、样式的变化,会增加用户认知成本,打断任务进程。保持应用内的一致性,有效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并且可以提升产品品牌形象。
预防错误
提供流畅的体验,预防错误就不得不思考除了出错时及时的反馈,还要考虑减少容易犯错的设定或者在用户犯错之前提供确定选项。在工作中最常见到的就是与用户“一来一往”的相对应防错提示,例如删除时的二次确认、不可点击的按钮置灰,但是用户的网络环境常常被忽略考虑,没有提示环境的变化,一不小心流量就爆掉。
可识别而不是记忆
常用的功能通过元素可视化,简化界面,减轻用户记忆负担,提高操作效率。
给熟手用户更方便的操作途径
众所周知,比较常用的快捷键就是Ctrl+C/V,写到这里,想起工作中我们常常只会担心“小白”用户而忽略去思考一些熟手用户的需求。
美观和极简
剔除不需要的信息。每个多余的信息都会减少有效信息的传达。极简并非简洁,提高用户体验,有些隐藏的必要信息也需要考虑提供。
帮助用户自行处理问题
错误提示信息应该使用清晰的语言(非编程语言),准确指出问题,并且有建设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帮助
虽然没有帮助文档的产品才是真的好,但是“帮助”还是有必要存在。帮助文档应该要容易搜索,聚焦用户任务,简洁列出具体可行的步骤。
设计原则在日常中
第一次接触“设计原则”是从诺曼的《设计心理学》中了解到,虽然没有很系统地梳理出来,但是让我惊觉身边有各种有趣的或者错误的设计。商场哪里有洗手间?抬头看看指示标志就OK了。地铁从哪边门下?听广播或者看哪边的灯闪烁。公司办公楼有些楼梯间的门不需要打卡直接拉就可以进入,有些需要打卡后才能开门,很多时候没发现两者区别就直接拉门;洗衣机各种洗衣方式需要记忆操作,每次都需要翻查说明书……很多平时不以为意的小事其实可以做得更好。
(这次拖延得有点久,看见大家都写得非常不错,稍稍焦虑了一下,觉得今天再不交,发烧就不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