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
平井孝志
79个想法
1.2 初级的思维定式
>> 思维定式① 因果倒置不理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反而以现象作为原因去回答。这种因果倒置的思维定式简单且大肆蔓延,是最常见的思维定式。
>> 思维定式② 满足于普通解第二个思维定式是指工作生活中遇到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时,只停留在原先普通的解决方式。这其实与因果倒置的思维定式相关。
1.3 陷入两难窘境的思维定式
>> 思维定式③ 依赖框架依赖框架,这个思维定式是指沿用某个框架进行信息整理并到此为止。使用框架进行信息整理,会隐约觉得自己思考了也理解了,就停止了进一步思考。
>> 例如,商业上经常使用的框架中有一种SWOT模型。S(Strength:优势)与W(Weakness:劣势)、O(Opportunity:机会)与T(Threat:威胁)分别组成两轴,构成一个2×2的矩阵。这是信息整理的有效框架,但仅仅如此的话并无意义。
>> 思维定式④ 范围适应范围适应是指着眼于事物分类以寻找解释的思维定式。这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比如下面的对话。
>> 按范围进行分类,绝不是逻辑性地说明。因为这并没有直接回答“为什么”。
>> 思维定式⑤ 思考止于关键词不深入思考问题,而只是一味追逐好看的关键词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样很容易让自己有已经明白的错觉,从而停止思考。这就是由于关键词导致停止思考的思维定式。
>> 我们应该为客户寻找价值创新,而“蓝海战略”这个词除了冠冕堂皇以外并没有什么实际内容(我这么认为)。我认为蓝海战略的真正意图是通过具体的、缜密的思考找到新的附加价值,而绝不是一句话。
3.2 正循环与负循环
>> 这两种循环的思考方法对建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理解了正循环与负循环,尝试描述专栏d中支持百货商店复苏的模型,就会得出如图表3-3所示的结构。思考模型时,首先要分辨要素间是哪种循环,才能进一步准确理解其背后的动力机制及结果呈现出的现象。
3.3 建模的要点① 放入5个构成要素
>> 顺着这个思路,可以列举出5个应该思考的要素——“输入源”“输出点”“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影响者”。
3.4 建模的要点② 考虑层次
>> 思考层次结构建模的第二个要点是思路要“增加厚度”。也就是说,要考虑层次结构。持有分层的意识,可以加深对本质的理解。
3.5 建模的要点③ 注重因果,无视相关
>> 因果与相关的区别建模时需要注意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区别。所谓因果关系是指在两个事物之间真实存在的互为因果的关系。而相关关系是指两个事物有关系,但并不互为因果。因果关系常常被错认为相关关系,其实两者的意思相差甚远。如果怀疑某种关系不是因果关系,就要试着寻找其背后是否隐藏着第三因子。
3.6 检验模型
>> 改变主语后思考如何验证所建的模型接近本质呢?最佳方法是改变视角再次思考。
>> 最终得到的模型是否有趣最后的检查步骤是确认自己所建的模型是否有趣。应该说越接近本质的模型,内容就越有趣。因为看到了原来完全看不见的本质,所以人们往往会觉得新鲜又惊讶,这是与有趣紧密相连的。单纯地把问题当作原因,绝不会得出有趣的模型。
第4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② 解读动力机制
>> 静态图中绝不存在动力机制。思考动力机制必须引入时间轴,沿着时间轴观察并思考发展方向。
4.3 动力机制的探究要点① 分开研究存量和流量
>> 存量与流量是两种状态存量与流量的不同决定了动力机制的不同。关于存量与流量,最易于理解的例子是浴池里的蓄水。通过管道从水龙头流出的水是流量,在浴池里蓄积的水是存量(图表4-4)
4.4 动力机制的探究要点② 对事物进行非线性解读
>> 不成比例的非线性这里将进一步阐述动力机制中,除了存量与流量之外的其他几个关键点。接下来要说的是“非线性”。非线性听起来很复杂,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在说明非线性之前,先讲解一下“线性”思维。线性是指“努力学习”→“考试成绩提高”,“向北”→“变冷”这样
4.5 动力机制的探究要点③ 探究作用与反作用
>> 产生动力机制的作用与反作用第三点是考虑作用与反作用。作用是指最初的行为,反作用与之相对,是指周围的反馈。以前文提到的广告战为例,A公司的广告宣传费的增长是作用,与之相对的B公司的广告宣传费的增长就是反作用。
>>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日本企业强大的组织能力的确足以应对一定程度的环境变化,并且在环境变化的作用下,企业能够产生改善和忍耐的反作用。而针对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或新政策的这种作用,日本企业则是秉持不服输的态度反复钻研、直到取得不亚于对方的成绩来作为反作用。但是当环境变化极为剧烈时,企业就可能难以妥善应对,因不能克服窘境进而面临破产。更严峻的是,各家企业在彼此的作用与反作用之下会采取同样的策略,最终在大家携手并进的过程中全部破产。这就是在家电业和半导体业发生的事情。由此产生的动力机制导致了日本企业从长期的繁荣发展陷入骤然恶化的窘境。相反,美国企业对待改革的态度十分开明,更偏向于寻求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即在竞争公司推出新产品的作用下,产生开发不同产品的反作用。
>> 任性的人可以长期存在于组织内的原因在作用与反作用之下,企业内部容易滋生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每个组织内部都有我行我素的人。周围人都希望这样的人早些离开,但偏偏总是事与愿违。这是因为组织里的人大多是“本分的优等生”。当任性的人擅自做出让人困扰的举动(作用),本分的优等生不会针锋相对,而是彬彬有礼地妥善处理(反作用)。所以任性的人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进而更加旁若无人、我行我素。
>> 这种事情如果出现在整个组织中,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态度。当然组织里不会所有人都这么随意行事,否则组织本身便不复存在了。最终,本分的优等生与我行我素的人恰好达到一个彼此平衡的比例。如此一来,组织内部必然有一部分我行我素的人滞留其中。这里的模式是组织内我行我素的人的比例增增减减、缓慢趋向平衡点的“波动与衰减的模式”。
4.6 动力机制的探究要点④ 从各要素的视角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 只从一个视角思考会造成动力机制的错误解读动力机制的解读不应局限于一次性的作用与反作用的思考,必须像将棋(日本象棋)和围棋一样,每一步都要预先解读其后多步。
>> 因此想知道会发生什么,就必须注重不同关系者的意见及反馈,预测其后几步的动态,这样才能看到之后的模式。
4.7 动力机制的解读方法① 探究拐点
>> 事物的变化必然有分界点前面论述了动力机制的探究要点,本节将转换视点,关注可以从动力机制中解读出什么内容,即在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同时理清思考的脉络,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首先的要点是寻找“拐点”。提起拐点,总让人感觉难以捉摸,其实就是探寻“分界点”的变化。
>> 所谓拐点,就是这个例子中以某处为界,事物发生变化,重点逐渐转移的时间点(图表4-8)。
>> 要想真正地解决问题,思考“拐点会以何种形式出现”,及“拐点将在何时出现”是必不可少的
4.8 动力机制的解读方法② 研究相变
>> 相变使动力机制不再连续关键点总像海市蜃楼般难以捉摸,事物的“相”会忽然发生变化。此时,沿着时间轴展现的动力机制已然是不连续的状态。
>> 相变发生前后的事物截然不同,解决方案也需要相应地做出调整,因此要探究动力机制,必须了解所谓的相变何时发生。
>> 发生相变的两个契机事物的“相”发生改变的契机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像花粉过敏症一样,过敏物质在体内大量累积至超过阈值,导致“相变”。模型中存量溢出的时点即所谓的相变契机。另一种契机则是影响模型的要素(特别是影响者及竞争关系)发生剧变的时点。商业上指顾客需求发生较大变化或者技术大幅度革新,以及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大为转变的时点
>> 相”一旦改变,动力机制必定发生剧烈变动。继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很可能发生相应变化。所以,对于存量性的要素、影响较大的外界因素,一定要给予尽量多的关注。
4.9 动力机制的解读方法③ 锁定本源动力
>> 处于深层的本源动力是什么从层次的角度分析,如果动力机制的“相”发生了剧变,很可能是位于深处的层次引起了这种变化。这里所说的层次就是第3章中论述的层次。一般来说,越是深处的层次,对事物的影响越是潜移默化,最终成为引发根本性相变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可以被称为本源动力。
>> 所以说,使事物的“相”发生剧变的本源动力可以理解为存量性的要素。这种存量性的驱动力运转得非常缓慢,所以难以捕捉其变化。对这种本源动力一定要多加重视,才有可能防止预期之外的“相变”发生。即使真正发生了,也有更大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 用函数求解世界在极为缓慢又极为真实地运转,为了捕捉这些动态,合理使用函数很有帮助。合理使用函数是将本源动力作为输入,结果作为输出,把大部分现象以y=f(x1、x2……)的函数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函数恰恰可以表现位于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本质。对商界来说可能不太熟悉函数,但是在理科世界中,函数的思维方式是很普遍的。
>> 综上,我们可以推定组织形态与两个本源动力相关——通过改良渐入佳境的治标疗法,以及使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的根本性优化。后者在组织结构改变时必然会产生混乱。而一旦混乱产生,必然会造成组织情况恶化,所以中期时的效果是最佳的。
>> 对本源动力追根究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函数,也是解读动力机制的不错的训练。
4.10 动力机制的验证① 探索因果尽头
>> 通过漫长而深入的思考,找到本质性对策的线索解读动力机制需要一定程度的自由想象力。因为通过分解、分割来理解事物的“分析”途径多少会与真实有些偏差,这就需要注重逻辑性的“连续”,一步一步向深处发散思维。
4.11 动力机制的验证② 可以编成故事吗
>> 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看见的模型及动力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讲,要验证对动力机制未来运转的解读是否正确,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这个动力机制是否可以编成故事。所谓编故事,即讲明什么事物因何原因变成怎样的结果,是存在连续性的逻辑的证明。一方面,模型可以通过画在纸上的二维图形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动力机制受作用与反作用的持续影响,沿着时间轴流动。因此可以将动力机制看作一维的文章的流动,也就是说,本就应该以故事的形式展现。
>> 当叙述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时,就更有可能看到原本难以看清的模型,找到动力机制的线索。所以,深度思考问题可以发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东西,这绝不是辛苦的事,而是有趣又有成就感的。
第5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③ 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
>> 只想着改变现象必然会失败针对如何理解隐藏于现象背后的模型及动力机制——即本质的存在方式,前文介绍了多种方法及观点。读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当然,这不意味着自己可以简单明了地领悟全部内容,深度思考问题了。因为从根本上讲,捕捉“本质”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只是对深度思考法中所谓的本质有了些许理解。
>> 想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就必须回归模型去思考。只要模型不变,无论现象怎样改变,结果都是相同的。盲目地从现象入手,有时甚至会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一般情况下,模型隐藏于现象背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很多人都会尝试采取一些措施,然而模型却岿然不动,依然自行运转。
>> 想要真正地解决问题,必然要改变模型。
5.2 寻找可以改变模型的支点
>> 最好以解读出的模型及动力机制为基础,找到合适的支点来改变模型。这就是杠杆原理的应用。就好像打楔子,对模型稍加改动,就能对模型全体施加影响,最终令效果逐渐提升。从这种意义上讲,支点是以最小努力获取最大效果的关键。
>> 寻找支点的要领寻找支点不存在普遍规律,但有几个要领。支点往往与本源动力相关,或者是作为模型中存量性的要素。比如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例子中,需要把握的关键就是大气中累积的CO2(存量)的含量。关于如何设置支点,追加对本源动力施以影响的循环、去除存量性要素的“栓”(比如拔出浴池的出水栓使水不再溢出)等方法都颇具效果
>> 大幅度改变模型是十分困难的。竭尽脑力与时间去寻找支点,以最小的努力获取最大的成果,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5.3 寻找对策的要点① 正确理解前提条件
>> 否定前提条件后出现的招牌方式在此介绍5个寻找支点的有效措施。第一个要点是正确理解前提条件。
>> 魔力词语“追根究底”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世界里经常出现以下关键语句:“所以那又如何呢?(So what?)”“为什么这样?(Why so?)”“真的吗?(True?)”。在有逻辑地分析事物方面,这些是非常有力的关键语句。在质疑前提的观点之上,我想再追加一个关键词——“追根究底”。这个词也相当有力量。
>> 深度思考的重要出发点是要着眼于模型,正确理解当前的课题及问题。针对当前困扰自己的问题,一定要大胆质疑这是不是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现行措施,要质疑其目的究竟是什么。针对眼前出现的问题,要质疑其究竟是由何种模型及动力机制引发的。
>> 在反复思考眼前面临的问题之前,最好在思索模型及动力机制的同时,不断问自己“追根究底……”。这样很可能收获意料之外的、令人信服且卓有成效的对策。
5.4 寻找对策的要点② 原因不一定接近结果
>> 克里斯滕森教授的启示第二个要点是,保持不囿于眼前表象的姿态。系统动力学中有“原因不一定在时间或者空间上与结果接近”的思考方法。这在探寻支点时需要时刻铭记于心。
>> 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景,以新的事物替代旧有的事物都是相当有风险的。一不小心就会遭到惧怕新事物的原有组织的抵触,使新的萌芽被扼杀,从而让改革难以顺利进行。这种情况下,脱离公司的大部队,以小团队的形式专注于技术革新也许更接近正确的解决方案
>> 思考时要时刻保持警惕,记住问题与其解答在时间或者空间上并非一定彼此相邻。
5.5 寻找对策的要点③ 将思考范围扩展到受影响的方方面面
>> 不局限于小范围内思考第三个要点是扩展现在的“思考范围”,不断地问自己是否考虑到了所有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换言之,在思考问题时,必须努力把思考范围扩展到一切有可能对问题造成影响的边边角角。“思考涉及的范围”=“影响存在的范围”,这两者范围一致是最理想的。
>> 思考范围的扩展不仅意味着能想到的对策增多,还大大增加了发现解决方案的机会。
5.6 寻找对策的要点④ 提升视角
>> 尝试偶尔放下眼前的问题第四个要点是暂时放下眼前的问题,提升视角。必须解决的问题与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有时难免有所混淆。
5.7 寻找对策的要点⑤ 想一想“该如何思考”
>> 做好解决问题的准备最后的要点与上述几点很不一样,与发现支点没有直接关联,但却是很有用的观点。这就是“想想可以怎样思考一种事物”,即首先思考的应该是思考顺序和判断标准。
>> 确认思考顺序并简化思考方式,只思考真正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样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6章 深度思考的步骤④ 行动,从实践中获取反馈
>> 6.1 从实践中得到的反馈可以提高思考精确度反复进行步骤①至步骤③通过深度思考寻找治本疗法并不是轻巧快速就能得到的,而是需要缜密的思考以及对模型与动力机制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数次反复步骤①至步骤③,对思考进行锤炼,因此对理性的忍耐力有很高的要求。
>> 要输出,首先要输入,也就是要思考。这是提升思维能力的基本循环。
>> 全面准备,付诸实践最后要进行的步骤④,就是付诸实践。原本将步骤①到步骤③全部清晰正确地执行并得到结果就足够了,但这只是理想状态。进行实际验证,从实践获得反馈并加以学习利用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说“没有经历何谈思考”,也有人断言人类唯一的成长机会就是从失败或成功的经历中学习。可以说反馈就是如此重要。
>> 思考出模型及动力机制后,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其精确度,并在获得反馈后对其加以提升,这就是实现深度思考的方法。
6.2 改变模型来解决问题
>> 深度思考法的复习前面介绍了深度思考法的顺序,即从步骤①到步骤④,用以解决问题。现在再来复习一下,依次是步骤① 建立模型步骤② 解读动力机制步骤③ 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步骤④ 行动,从实践中获取反馈也就是解读模型及动力机制、寻找并设置支点和改变模型。隐于现象背后的结构改变,就必然会产生新的
6.3 案例分析① A先生的新产品推广
>> 6.3 案例分析① A先生的新产品推广案例概况及背景小A最近被安排到新的工作岗位,负责新产品的推广。小A的公司是多种原材料的生产商。小A负责推广的新产品性能卓越,而且公认很适合作为化妆品的材料。所以公司对此有很高期待,希望可以将其打造为主打产品。最初小A认为模型是“向化妆品生产商介绍新产品的性能”→“化妆品生产商了解到新产品的好处”→“销售量大大增长”。然而事实上该产品销量惨淡。实际的模型是“化妆品生产商对新产品持怀疑态度”→“新产品卖不出去”→“难以向其他公司进行口碑宣传”。
>> 步骤① 建立模型无论怎样努力说明新产品的性能优越,作为目标客户的化妆品生产商也难以信服,所以不会购买。小A此时经过认真思考,找到了新产品卖不出去的真正原因,并提出了一个假设。小A的公司规模中等,并不是什么知名大型企业。以前也从未与化妆品生产商有过往来,当然很难取得化妆品生产商的信任。小A仔细思考后发现,由于化妆品直接与肌肤接触,对品质有极高的要求,所以无论怎么卖力介绍原材料的优越性能,化妆品生产商都会犹豫。新产品推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让对方信任自己的公司以及新产品。
>> 步骤② 解读动力机制对公司及新产品的信任更像是存量而非流量。信任是基于长年累月的实际业绩产生的。但从现在起花费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扎扎实实地积累业绩为时已晚,所以最好探索出一个动力机制,能够快速建立起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得到化妆品生产商的订单,使其对产品的好评能够大范围传播。这样的动力机制是“订购”→“业绩”→“好评”→“销量增加”。这是良性的正循环,是逐渐增长的模式。步骤③ 寻找改变模型的对策为了快速建立客户的信任,小A开始寻找支点。没有实际业绩,信任从何而来,好评如何提高?小A经过反复思量,决定向相关学会投稿发表文章。如果具有权威的第三方能够认可新产品的卓越性能,并强调其安全无害,那么公司规模不够大、没有化妆品相关的实际业绩等劣势都不再是问题。如果遇到化妆品界的知名大企业,还可以为其提供一段时间的免费试用。因为无论挣不挣钱,被知名大企业使用过的这一实际成绩都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形成“好评”→“销量增加”的循环的杠杆。
>> 步骤④ 行动,从实践中获取反馈很快,研发部门通过权威学会发表了介绍新产品性能的文章。看过文章之后,一家知名大型化妆品生产商前来接洽,愿意试用免费的新产品。与预想的一样,这些措施确实奏效了,新产品的销售额开始大幅度增长。然而这时小A发现自己的想法并不充分。因为竞争企业很快推出了同样的产品,虽然性能方面略有不足,但这家企业是一家知名大型企业,有生产同样产品的基础研究能力,更容易取得化妆品生产商的信任。这时小A意识到必须采取新对策了。从性能方面讲,新产品已经足够优秀,所以应该从其他方面补足。基于原材料以外的层次,小A想到了一个方案——不仅以原本形式提供原材料,还可以将其加工成粉末状、颗粒状等,从而使其对化妆品生产商来说具有更广阔的用途。这是创意的较量,是素来以创意见长的小A的公司的骄傲。最后小A负责的新产品销售额再度开始顺利增长。小A将从实践中获取的反馈充分运用于下一步策略的制定,这就是他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7章 掌握深度思考的训练方法
>> 只要有少许时间和思考意愿,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所谓深度思考,是指思考事物的模型及动力机制。这种思考方式就是在面对纷繁的表象与外界信息时,心志坚定,不为其所惑,用自己的头脑抽象化地思考事物,不依赖于外界信息。反过来看,要锻炼这种思维能力,不能通过收集信息或吸取知识来实现,更重要的是增加思考的切入点以及有用的类比。
>>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少许的时间及思考的意愿,都可以进行深度思考的训练。【提高深度思考能力的6个日常训练方法】从报纸杂志的报道标题开始联想增加“思考的雏形”让思维可视化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碰撞磨炼历史观解决无解的问题
7.2 从报纸杂志的标题开始联想
>> 不看报道,推测其内容首先介绍一个每天早上花5分钟就能完成的简单训练法。在看报纸杂志时,尝试从标题推测其内容结构
>> 如果自己的思想比实际报道更广泛且深入本质,就说明思考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了不依赖于外界信息的思维方式,只要拿出自信就可以了
7.3 增加“思考的雏形”
>> 增加模型的雏形,锻炼类比能力类比能力的发挥是建立在模型之上的。所谓类比,是指运用过去积累的经验及想法,尝试解决眼下面临的问题。好的类比可以将思路延展到正确的地方,大大促进对问题的理解。因此努力增加可以类比的思考雏形是十分有效的办法。头脑中储存的雏形越多,便能从更多的角度思考模型,也就有更高的可能性接近事物的本质。
7.4 让思维可视化
>> “可视化”可以从不完整模型开始第3章“建立模型”中提及了思考的“可视化”,这与深度思考能力的提升有极大关系。即使自己有很强的意愿去认真思考钻研,一旦落在纸面上,不合逻辑、缺漏错误之处往往难以避免。特别是在模型及动力机制中,经常存在难以通过语言表达来理解的东西,这些往往是概念性、图表性的东西。所以模型及动力机制最好落实到纸面上,使之可视化。最初的模型不完整也没关系。通过揣摩不完整的模型,一点点确认自己漏失的地方,再一步步深化模型。这和高尔夫球的教学颇为相似,用摄像机拍下自己的挥杆动作,然后观看录像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 批判性地看待所建模型但这里最重要的是秉持批判性的态度看待自己构建的模型及动力机制。为理清思路而进行的可视化与为批判性地审视思路、深化思考而进行的可视化有云泥之别。仅仅为了理清思路而进行的可视化不会产生任何新的东西,这被称为“确信偏见”。以先入为主的态度筛选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信息及想法,只会进一步辅证先入为主的观点。“追根究底”的态度极为重要。
>> 白板是深度思考的强力武器对于思维的可视化,白板是有效的工具。它可以简单便捷地记录并积累想法,反复进行试验。选一间会议室,静静站在白板前思考,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7.5 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相碰撞
>> 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实现技巧上质的提升拍摄高尔夫挥杆录像以观察并改善动作瑕疵,可以看作是思维的可视化,下一步就需要实际进入高尔夫球场,训练击球技巧。深度思考的能力也需要在商务场景、日常生活中进行大量实践才能真正掌握。也就是说,把自己的观点表述给朋友、恋人、家人、公司同事等
>> 身边的人,听听他们对此的意见。如果是时事性的话题,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关注,也会有自己不同的观点。针对同一个话题,不论是事件构造还是问题解决的方向,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都会发生碰撞。
7.6 磨炼历史观
>> 在本源动力下运动的历史虽然看起来没什么直接关系,我的说法也可能夸大其词,但培养历史观对强化深度思考确实大有裨益。我认为磨炼历史观与深度思考能力的全面强化密切相关。要想培养思考本源动力的思维方式,提高把思考延展到可能受影响的方方面面的能力,需要有一颗经过历史观磨炼的心灵。历史在本源动力的作用下默默运转,产生了各种波澜壮阔的事件,世上再没有比之更震撼人心的事物存在了。
7.7 解决无解的问题
>> 无解的问题才是最好的老师最后的训练是尝试解决无解的问题。越是难解的问题,越是最好的老师。换言之,就是要思考“本质上很难”的问题。这是不能轻松得出答案的问题。是使不同人的想法大相径庭的问题。是仅通过逻辑性、一般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挑战这样的“难题”有助于大大
>> 提高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这样的难题不可能轻松地通过逻辑树或者既有框架找出答案。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