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阅读法》这本书一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是训练你的大脑。学习大脑的运转原理,学习如何锻炼自己的大脑,在阅读时怎样保持专注力,怎样提高记忆力。
第二章是碎片化阅读。教我们如何快速地把各种各样的碎片化信息整合起来
接下来是快速阅读。教我们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以及如何在一本书里快速精准地找到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
接着是教授卡片记录法来记录读书的内容,这一章节教授的是如何做阅读卡片和读书笔记和积累一个个的素材案例,让我们能更好地整理和记住一本书的内容。
第五章是主题阅读。“从一个领域的入门到深入学习,你会掌握全套的学习方法。”“搭建框架,寻找素材,最终建立适合你自己的主题阅读”,这一章是学习如何同时阅读好几本书,如何快速地把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
第六章是深度阅读。“从一个好像没什么知识点的内容里,挖掘出最深层次的东西”,教我们如何把一本书里的重要信息挖得很深、很透彻。
最后一章是我们最关心,也是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阅读变现。“阅读可以变成一件赚钱的事。”
接下来分享这本书第一章内容:阅读前的准备:
这一章讲了阅读的重要性,并具体给出了七个阅读的建议:
首先是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能够使我们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思想的维度,经过不断的探索,拓宽人生的可能性。
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会阅读的人才能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及应变能力
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内心,为了使自己所拥有的技能能更好地应付于生活工作,不至于当问题来临时被打得措手不及,体无完肤;又或者是为了打造个人品牌,赚取金钱,又或者通过阅读让自己能更有影响力、号召力……
但不管哪一种,阅读都是我们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伴侣。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阅读,阅读前又需要做些什么来让我们觉得阅读不是一件无聊、浪费时间又或者是没办法坚持,读了等于没读的事呢?
本书的第一章,作者给出了七个建议,他也回答了以上问题。
阅读的本质就是大脑的应用。我们要学习大脑的运转原理,学习如何锻炼自己的大脑,学习在阅读是怎样保持专注力,怎样提高记忆力。
一,学习提升心智:
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清水博在一本书里谈到:人的成长可以分为两部分:就像一个咸鸭蛋,蛋清是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一些技能和方法,很容易改变,也很容易混为一谈;而蛋黄就像我们的内心,坚固异常,很难改变。
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是心灵及做人做事和其他各方面的提高,“所以在个人成长方面,特别是在阅读方面,不仅要关注技能和方法,更要注重心智模式的学习和提升。”也就是,“蛋清”和“蛋黄”都要提升。
那么,怎样才能提升心智模式呢?
本书列举了四种途径:人、网、事、书
人,也就是人脉,利用好你的人脉,你可以跟身边的“大神”及熟悉的朋友学;
网:就是网络,也就是我们平时可以接触到的一些碎片化知识,比如知乎、公众号推送的一些文章、新闻媒体及某些app等;
事:就是事情,我们要边做事边学习,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书:也就是阅读,“在可以利用的时间里,按照你自己能理解的程度去学习。”最后记得分享或教给别人,因为只有输出,才能更好的输入。
当我们在阅读前,需要了解大脑的一些偏好:
1,大脑喜欢简介的,而厌恶复杂的东西。
例如一篇密密麻麻的文字,你可能想都不想看,但如果适当插入一些插图,效果就会好上很多。
“如果我们在做笔记时,能用清晰、简洁的示意图来记录某本书的核心内容,我们的大脑就会很喜欢这种手绘的笔记,因为一下就能看到重点。”
2,结构性强
大脑的第二个特点是喜欢结构性强的东西,结构性越强的东西他就越喜欢,也会更容易记住,比如你在读某本书时,做一个结构图:本书一共分为几章,每个章节分为几个小点,每个小点下又有多少步骤,这样一划分,整本书的结构就一目了然。大脑就很喜欢,类似于思维导图。
3,图像化
这是大脑的第三个偏好。
“图像是人类天然的、基因里自带的东西,在文字还没有出现前,我们祖先就已经先接触了图片”所以很多时候,用图文的方式呈现一些东西会比单用文字好上很多。
4,奖励自己
奖励不仅是只奖励给别人,也可以奖励自己,当我们完成一些很艰难的任务时,可以适当给予自己一些奖励,比如,拿下了某个客户,可以奖励自己一直想要的笔记本电脑(当然,这得要在自己口袋允许的前提下),当然,奖励不仅是外在的,也有一些内在的,比如你在阅读时,每天分享读书心得,别人的点赞就是对你内在的鼓励,你可以在收到别人的点赞时鼓舞自己更加努力。
二,作者给出的七个建议:
1,时刻关注你的大脑:
在阅读时不要让你的大脑感到害怕阅读或紧张,而是要让大脑觉得做这件事好玩、有意思,要适当给予大脑暗示,必要时还要给予奖励。
2,控制好你的精力:
也就是所谓的时间管理,时间管理也就是精力管理。我们每个每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都是24个小时,在这有限的24个小时内,如何有效地学习就看你自己的安排。
你是上午精力好些,还是下午,亦或晚上?“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让你觉得最舒适的阅读状态—在精力充沛的条件下去阅读,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既然阅读了,也花费时间了,那么就让我们有所收获,不要老是让自己觉得阅读浪费时间,又毫无意义。
3,带着问题和目的去阅读(先看书页、目录,序、前沿后业,最后才是正文)这样你就能很快地从一本书中找到你需要的内容。
4,提升你的专注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并努力做到极致。
这里也给出了提升专注力的方法:冥想和跑步。
5,锻炼你的记忆力
在看完一本书时 如果你不去输出,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我们很快就会忘记书里的内容,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做分享或做一些你喜欢的输出方式。
但其实我们每天要经历很多事,记不住也正常,所以好书要读三遍以上,对你非常有价值的书更要反复阅读。
这里也提到了记忆,记忆过程先是感觉记忆,也叫瞬时记忆,记忆时间很短,只能在我们的头脑中停留0.25—4秒,过了这一时间,就会遗忘。
短时记忆,记忆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很容易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将记忆存为长时记忆,唯一的办法就只能一遍遍地进行重复。可以“通过分享、写笔记、写卡片、再读一遍等方法反复处理信息”;也可以提炼重点,加入一些个人的见解,重新构建一遍内容,“通过这些过程,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对这些内容已经处理了三遍,而这三遍处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重复。”这时不说记全,起码已经记住了六七八。
这里涉及一句明言:“一位教师真正学会一个知识的时候,是他在教学生的时候。”而“分享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之一”。
什么叫分享?
分享就是把你学到的、看到的内容教给那些没学过没看过的人,让他们明白。
“当我们在去教别人的时候,需要准备很多的知识点,把原来的知识再反复巩固几遍,为了防止遗忘和遗漏,有些知识点还会反复确认几次。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反复地去提炼知识点,理清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一个知识点的记忆,相当于已经复习了七八遍,这七八遍,已经足够让我们把一个知识点印在脑海里了。”
6,面对你的压力:
“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焦虑,是因为我们当下的技能无法满足我们所面对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永远多于我们想学的东西。总而言之,就是我们面对的问题太多,而学得太少,我们能力还不够,但挑战已经在敲门,这时我们自然就会感到有压力。”
所以,我们要通过学习一些知识来应付我们当前的压力,而阅读就是应付压力最好的方法。
我们在阅读时,需要让自己进入心流的状态。所谓心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定义为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的感觉。你沉浸在其中,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即便是面对一些有难度有压力的事,你也能应付得来。
我们的阅读目标,都是要进入心流模式。
这里也有一个“降维阅读”,也就是你觉得阅读某本书很难时,可以试着看一些入门级的书,要是还觉得难,那就再寻找更容易的书来读。
7,养成阅读习惯:
每天阅读1—2个小时(时间随你定)。
如果没有阅读习惯的朋友,可以像作者说的一样,以21天为周期,第一天阅读5分钟,第二天10分钟……
为什么是21天?因为一个人的习惯养成,往往需要21天,这21天,要每天都不间断,缺了一天都得重新再来。
最后,看完一章或一节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想说的或者书里一些重要的观点、句子分享出来,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学习、阅读、分享的过程。”
写到最后,用作者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我们只有开始去尝试,才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