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A 采购同行女性跳槽去了一家 民企, 此公司总经理 的理念 吸引了 A采购同行 ,其实A采购同行一直在外企工作,应该是好机遇一直顺风顺水,并且在公司及供方那里都是被捧着的,前段时间一起上课聊天问起为什么跳槽到民企? 并且其它人也很不理解,像A同行能在这个行业做到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A采购同行跟其它女性不一样,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时时居安思危,所以经常去学习提升自己, 也是看到了这一行未来的发展及CEO的理念才决定去这家民企工作的。
A采购同行也说起可能刚刚换了个环境,有点不太适应,外企跟民企是有些差别,民企开会只有一两个人发表意见,其它部门人员像摆设,说起最大的差别是采购流程竟然需要由不专业部门参与评审,记得在外企 各部门的流程由部门领导写好,发给采购总监确定,最高管理者签字就可以发行,如果的确有需要修改那也只是自己部门的事,并且只有最高管理者才有权力确定修订; 民企这样做其实说实在话有利有幣:1.其它部门可以学习;2.可以发现错别字!哈哈哈 ;
我感觉人最喜欢去找别人的问题*我也喜欢,哈哈哈! 比方仔细看别人写的东西哪个字错了,哪里版面不好啦等等,我是写小说的,今天自己去重新检查自己的文章发现也有错别字出现;
但是不专业人士参与其它部门评审是否合适合理? 术业有专攻,像我采购最专业是商务谈判,技术了解但是不专业,所以采购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大家可以发现,对外来人才的管理理念改变主要体现在把单纯的“用人”,变成了“融、育、激”,所谓“融”,就是要让外来人才迅速融入企业,消除初入公司的不适感和陌生感;“育”指的是培育人才,给他成长的空间和时间;而“激”,则正是针对高端人才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激起他们的工作热情,激励他们带动企业不断前进,这是“用”和“育”所不具备的效果。
又到毕业季节了,做采购是在民企好还是外企好?做为专业采购聊聊我的一点看法:
1.民营单位的话,跟CEO管理理念还是有很大区别,民营更多的考虑到运营成本、利润空间,会在采购成本上下很大功夫,其次才考虑质量,交期,售后这些;
其实有些民企早期管理隐藏问题,后天改造艰难 观念转变困难,人才出现断档
民企早期管理隐藏了许多问题:如内部机制不健全;或机制老化,按部就班,诸如荣辱“难”共,权益不公。
我国目前的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而缺乏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和“纠偏”机制。
2.外企的话,选择供应商首先注重质量体系,公司规模,产能,交期,技术等硬件条件,再做一个综合性比较;然后是售后服务这块。
民企和外企不同在哪里?
薪酬理念不同
民企:低固定+高浮动,强调出成绩
外企:高固定+低浮动,追求安全感
工作模式不同
民企:干事业,首先要勤奋;加班加点是常事,一个萝卜多个坑
外企:工作与生活要平衡;专业化分工,一个萝卜一个坑
评价模式不同
民企:自己干;忠诚+模糊绩效+全面能力与贡献
外企:授权他人干;清晰的绩效管理体系与流程;
管理手段不同
民企:解决急迫问题+迅速见效
外企:体系建设+最佳实践
想对毕业生说:最好先在外企待几年,外企的培训系统很规范,会让你学到不少东西。
等学到东西了,你的做事风格也差不多定型了,
然后再到民企,这里有你发挥的舞台!!!
祝福所有2017年毕业生大家找到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