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经》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从道德角度来看,做好事会给人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安宁。人们在做善事的时候,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种内心的满足和安宁,反过来又会促使人们更好地去做善事,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正如佛家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好事,就会为自己和家人积累善因。这些善因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回报给这个人和他的家人。
从社会角度来看,做好事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一个家庭如果长期做好事,就会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这种认可和尊重,反过来又会为这个家庭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从而让这个家庭更加幸福美满。
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尤为明显。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一个有着良好声誉和口碑的家庭更容易获得机会和资源,从而在社会上取得更好的发展。
乐善好施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
俗话说呀,修百善自能邀百福,结千虑自必至千祥。
只要积德行善,自然是福寿平安。
所以,根本就不必担心虔诚的凶吉。
要说行善,那就不得不说说被誉为中国善祖的范仲淹。
范仲淹呢,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宰相,文学成就非常的突出。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不仅在文学上和政治上成就显著,而且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
他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的培养和荐举人才。
他这一生,积德修善,也为子孙换来了福报和平安。
这历代的名臣良将,子孙能够绵延三代,已经是大为不易,但是范仲淹的子孙遍及华夏大地,家族绵延800年而不倒,这都跟范仲淹一辈子积德行善那是离不开的。
范仲淹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庭,但是自小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他曾经向一位相士问道。
您看我以后能作宰相吗?
象是说,小小年纪,口气可不小。范仲淹又说,您再看看我能否做医生呢?
像是惊讶的说,怎么相差这么大?
范仲淹回答说,唯有良相与良医可以救人。
像是赞叹道,君人心如此,真宰相也。
范仲淹年少的时候,在山东长白山礼泉寺勤苦读书,每日煮粥两升,冷却后切为四块,撒上盐和菜末,早晚各食两块,以此果腹。
后来呢,先生游学于河南应天府书院,五年时间都不曾解衣就诊,起居饮食非常的节俭。
最后啊,他于宋真宗大中降服八年,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逐步的实现他为国为民的伟大抱负。
范家呢,在苏州,有一块著名的风水宝地,当时的风水先生对范仲淹说,后代必出公卿。
这时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地风水能使后代显贵,那么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的百姓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够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显贵,岂不更为有益吗?
于是他立刻兴建学堂,千年以来,这里出现了将近400个进士,80几个状元,现在是一所高中的校址,真正的做到了让百姓的子弟后代都能够显达显贵。
根据范仲淹传记上记载,范仲淹的一生用自己的俸禄供养了300多口人家。
范仲淹在魏显贵之时,见族人贫富有差,贫者生活困寒。
这个时候,他已经有志于建立一个基金组织,以赈济族人,只是身无多余之财,立位逮者20年,直到晚年才得以攒下一大笔钱。
于是呢,在宋仁宗皇52年,时任杭州太守的范仲淹宣布,他捐出一生的全部积蓄,在祖籍地苏州购置了一千余亩良田,建立了一个宗族福利基金,称作范氏义庄。
范仲淹规定,凡是苏州范氏的族人,均可从亦庄内获得以下的收益,一口粮,五岁以上的族人,不分男女,每口每月给百米三斗,二衣料,成年族人每人每年给冬衣布料一匹,十岁以下、五岁以上的儿童各给半匹。
三是婚姻补助,族人嫁女给钱30贯,女儿若改嫁,给钱20贯,族人娶妻,给20。十贯二婚呢,则不给钱。
第四是丧葬费,族人身亡,按其辈分大小给予二贯至25贯的安葬费。
第五是费,族人参加科举或者外出赴任,给予相应的路费补助。
当然了,范氏一庄并不仅仅是局限于范氏族人,他还另外又规定了,倘若乡亲因亲亲戚陷入了贫困或者饥荒不能生存的时候,租房共同核实之后,可用一庄的两米量刑。记住,范仲淹完美的诠释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五老以及人之老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崇高境界。
他还专门写了一封告诸子书,向自己的子孙说明了他创办范氏一桩的初衷。
书中写道,吴中亲族很多,和我固然有血缘的远近亲疏,然而以祖宗的角度来看,就是祖宗。
亲,既然在祖宗看来没有亲疏,那忍饥受冻的我怎么能够不去救助呢?
从祖先到现在,积德100多年,而实现在我的身上,得以做了大官,如果独享富贵而不能体恤宗族,那么将来死去了,怎么去地下面对祖先呢?
今天又有何面目到家庙里去呢?
针对范仲淹把财产全部捐出来,还有子弟规劝他说,您把这财产都捐了出来,这不大好吧?
不如呢,到洛阳修建园林,作为您养老享福之所。
对此,范仲淹又是做了一番令人深思的回答,他说,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
我现在超过60风度,生命将没有几年了,竟然考虑建住宅,种植园中的树木,但肯定。
我所担心的是在高位上很难退下来,而不是退下来没有住的地方。
况且西都洛阳士大夫的园林一个挨着一个,作为园林主人都不能常去游玩。
我范仲淹要去游玩,有谁会阻挡呢?
这些园林何必非要属于自己以后才会去游玩快乐呢?
这段话充分的体现了范仲淹并不追求自己在物质上的享受,而是追求道义之乐的旷达性格与高贵的精神。
范仲淹创立范氏一桩,可谓是流芳百世,在朝野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后来在范仲淹去世之后,他的二儿子宰相范纯仁,三儿子尚书右丞范纯礼又续增条款,田地也一直由范氏子孙中有能力者不断捐赠,使范氏一庄继续的维持了下去。
这范氏义庄堪称是我国慈善史上的典范,他是我国史料记载的第一个非宗教性民间的慈善组织。
他还创造了一个奇迹,虽然历经战乱,朝代不断更迭,但一直到清朝的宣统年间,也就是到末代皇帝溥仪的时候,范氏一庄依然有良田5300余亩,而且运作良好,这说明这一庄的慈善事业运行了800多年,范仲淹的家族800年一直是长盛不衰,子孙后代凡。
不是,而是积德深厚的必然结果。
司马光曾经说过,既今予以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予以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当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这历史上的大德之人,子孙都很兴盛。
孔夫子是万世师表,大公无私,有教无类,教化一切众生。
他的子孙至今传了70多代,已经经历了2000多年。
这些都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积德深厚的必然结果。
咱们再看看这世上的人呢,一般的富贵人,家传三代以上的,现在咱们这社会,已经不多了,但是还能见到还有的,一代就完了,甚至于自己的晚年都保不住,青年的时候发达,晚年的时候破产。
我们常常听到看到,这是什么情况?
就是因为德志薄,德不够厚,没有积功累德,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自私自利,纵然做一点好事,也不舍弃明文利养,他做的这些好事,在社会上做一点慈善事业,就必须要有代价。
要以得到大众的褒奖,政府的奖励,他才肯做,他是为这个做的,不是真心,这是假善,不是真善,是谈不上积德的。
何谓阴德?
人们常说“积阴德”,那么什么是“阴德”呢?阴德,就是行善而不为人知。行善而不求人知道的传统美德可能就源于此吧。
有阴德的人,上天必将赐福于他。行善出于至诚,不是为了做善人而行善,没有期望获得福报的念头,默默无闻,坚持不懈的时时处处行善,这才是真的积阴德,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福报。
反之,行善而为人知就是阳善了。行阳善的人,能享世间名誉。世间名誉虽然也是福,但却为天地所忌。如果做了点善事便大肆宣扬、沽名钓誉,使名誉超过了实得而浪得虚名,那么这种“阳善”,非但得不到福报,反而多遭横祸。
《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里的“余庆”可不但指自己一身,而是指惠及后世子孙。
因此,司马光在家训中曾说道:“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