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听一档情感电台节目,打电话的咨询者是一位女士,她说自己愿意陪老公去给公公上坟,可是老公却不愿意陪自己去看生病的母亲。
她还说,老公一直对她的家人不太热情,这让她很生气。电台主播听完一点儿都没客气,她说:用一句难听点的话来讲,去照顾活着的人比去看望死人重要多了。
这句点评是亮点,放在这档节目里一点没毛病。而且即便跳出这档节目,这句话的价值也很高。虽然,把它放在清明节假期来说好像有点不合适。
大多数人都要利用这几天去祭奠亲人缅怀亲人,这是寄托哀思的正常表达方式。可是,如果在此过程中引爆了家庭矛盾,上面那句话还是会直击要害的。
活着,的确是最大的意义和前提,它是一切愿望和行为的载体。你首先要活着,才有其他可能,这是最质朴的道理。
可是,如何活着却不是每个人都会想清楚的事情。这也并不奇怪,可能是缺少机缘,可能是缺少指引,也可能是缺少历练。
人的出生,原本就不受自己的意志支配。
某一天,一个人呱呱坠地,就开始了一生一世。这是一段痛并快乐的旅程,有太多的泥淖、荆棘和风雷,也有太多的绝世风景和无边喜悦。
如果有一纸说明书,或许我们就会懂得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可从来就没有,你只能摸着走。这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它具有双重的效果。
活着,其实就是向死而生。你决定不了自己的出生,却可以决定如何走向终结。有人精彩,有人向上,有人无奈,有人彷徨,累积起来大致就是一生的方向。
每一年的清明节,都是我们和故去的家人对话的时间。这短短的一刻,让人恍惚觉得对方听得到自己的哀思,那些话就像可以从门里自由出入的风。
如果多停留一刻,这种对话可能就会更深入一点。它让人可以更清楚地思考,死亡是什么。通过故去的亲人来认识死亡,是一种不会太让人紧张的方式。
海涅说,活着是痛苦的白天,死亡是凉爽的夜晚。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他们都对死亡,给出了很好的诠释。
如何活着,其实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死亡。如果对死亡是一种豁达姿态,活着就会是一种自由伸展的状态。反之,活着可能会变成蝇营狗苟吧。
如此一说,命运这种东西大概就藏在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里。前不久琼瑶在那封公开信里对自己身后事的豁达态度,可以说也是她对自己一生命运的认同和接纳。
假如你看过日本电影《入殓师》,大概对死亡还会有更加深入的认知。这部片子借入殓师的视角,讲述一个人在家庭关系中的逐步成长。片中那支悠扬的大提琴曲,是催人泪下的利器。
多找几部探讨死亡的电影或书籍来看看,绝对是有益的。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终点到底是一副什么模样,对我们这些还在路上的人有哪些正面的意义。
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是再合适不过的比喻了,我跑马拉松,也有资格来谈这个比喻。我觉得,马拉松让人体会到在路上的感觉,也就是活在当下的感觉。
不玩马拉松的人,往往喜欢提及名次,提及奖金。我觉得这没什么错,只是不了解罢了。可是如果参与进来,就没人会这么问了,他们更关心自己的感受。
我上个月跑了一个成马半程,在16公里处遇到一位可能是小儿麻痹症的小伙子。当我朝他竖起大拇指,他僵硬扭曲的脸上泛起了一点点微笑。这个表情,让我一度哽咽。
这些一路狂奔的跑者,体能不一,配速不同,但都在朝着一个目标不断向前。这种内在的力量,和一路上“雄起!加油!”的呐喊声,彼此映衬,相互鼓励。
我想,这就是马拉松的真谛,或者说这就是人生的真谛:你如果一直在路上,感受活着的力量,就不会惧怕死亡,更不会惧怕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