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首咏蝉诗别有一番夏日风情

        七首咏蝉诗别有一番夏日风情


        蝉,又称知了,夏日里的精灵,大树之巅的歌唱家,也是文人笔下的尤物。

        对于古人来说,小小的知了,激起了众多大诗人的诗思,为我们贡献了数首关于蝉的经典诗歌。

        当夏日到来之时,端坐柳荫之下,静听蝉鸣,品读蝉诗,自有一番特别的夏日风情吧。

晚清文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这些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本诗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具有浓郁的象征性。一、二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政治家有政治家的抱负和胸襟。虽然只有二十个字,但作者却完美地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虞世南是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同时也是作为文士入选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勋的政治家。故而施补华说本诗是“清华人语”(体制内知识分子,风度气韵雍容不迫而清高耿介)。

若按卧榻先生不太恰当的说法,此诗既有政治家的大远见,又有文士的小傲娇。而蝉就是合二为一的虞世南的化身。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其后又有骆宾王、李商隐写了咏蝉诗。


02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此诗入选了《唐诗三百首》。与虞诗不同的是,本诗作于狱中,不仅写出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还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孤愤之气。值得注意的是,本诗有个序言,洋洋洒洒数百言,大大超过其诗本身。我们常说诗歌兴寄,托物言事,到底如何个兴寄法,自然之物与人格化身是如何契合的?欲解二者之妙,不可不读这首诗的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这段小序可以说是一篇简短而精美的骈文。诗人在文中叙说了自己作诗的缘起,叙说了蝉的形态、习性及美德,抒发了自己“失路艰虞,遭时徽纆”的哀怨之情。”骆宾王以蝉喻己,顾影自怜,正是感物联类,情以物迁。当身陷囹圄,谁还有个好心情呢?这就是施补华说的"患难人语"。

相比之下,虞诗清高,骆诗患难,李商隐的那一首则糅合了二人特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03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此诗也入选了《唐诗三百首》。在前辈已有经典篇章的情况下,李商隐仍杀出一条血路,写出了堪称咏物诗代表之作的《蝉》。

一是为情造文。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二是句法绵密。很多诗评家颇为玩味其写作手法。大烟袋纪晓岚在《玉溪生诗说》云:起二句斗入有力,所谓意在笔先。前半写蝉,即自喻;后半自写,仍归到蝉。隐显分合,章法可玩。

施补华评价此诗是“牢骚人语”。其实,古代的那些文人,多半不得意,一个个都是牢骚满腹,认为皇帝老儿瞎了眼。当然他不敢这么直白地表露出来。那如何排遣呢?答案就是写诗,通过诗含蓄地表达志向。哪怕是那些不直接表露心迹的,我们也能从中发现许多蛛丝马迹。

有评论说本诗直抒胸臆,感情强烈,但在卧榻先生看来,此诗虽发了点牢骚,但还算较为克制。毕竟,李商隐是专攻含蓄缜密一路的(典型的是那些七律),温柔敦厚的风旨必不能忘。

名相张九龄有作品传世,虞世南若见此诗,想必心有戚戚焉:


04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张九龄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

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

不是黄金饰,清香徒尔为。

大诗人白居易留下了数首,这首是写听到蝉声后的个人心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05闻新蝉赠刘二十八/白居易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白发生头速,青云入手迟。

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刘二十八就是大名鼎鼎的刘禹锡。刘禹锡与白居易也是好基友,文学史上称之“刘白”,白给刘写过“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的诗句。好基友,一辈子,吓得刘二十八使君赶紧回了一首。


06答白刑部闻新蝉/刘禹锡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晴清依露叶,晚急畏霞天。

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

发展到宋代,词的出现,给了那些咏物高手们继续骋才的机会。

图片发自简书App

07齐天乐·蝉/王沂孙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漫想熏风,柳丝千万缕。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3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4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2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0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58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4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31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1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42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