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那么一座城,让你觉得特殊过任何一个地方,你熟悉它的气候、交通、小吃、甚至撒丫子的大街小巷,它直接塑型了你对世界和生活的认知。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这样描述他挚爱的城市:“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无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这是巴黎烙在海明威记忆里的印记,它的慵懒和精致成为无数文人和艺术家向往的天堂。
而Boston(波士顿)对于Augustana乐队来说同样意义非凡,它是Augustana乐队首张专辑"All The Stars And Boulevards"中跻身Billboard流行热门单曲榜的作品。《Boston》以华丽流畅的英伦钢琴曲风开端,配上男主唱Dan Layus天鹅绒般的嗓音,一个充满失落和逃离情绪的故事缓缓展开。“She said I think I'll go to Boston,I think I'll start a new life,I think I'll start it over,Where no one knows my name……”和歌曲里的She一样,某个时刻渴望逃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小城,即使离开的那个地方天气好得像 California。
与这首歌的缘分,始于2012年。在大二暑假开往深圳的闷热大巴上,我那台高龄四岁反应迟缓的黑色MP4随机播放到《Boston》。我不知道这首歌躺在我的歌曲列表里有多久,或者在多少个放空的晚自习,它从我的耳朵流过,我对它毫无印象。而在我奔向这座城市的途中,它却清晰起来,躁热的情绪在流畅的钢琴前奏中平静了下来。2014年毕业来深圳的列车上,手机里单曲循环的也是这一首。
来这座城市两年半,搬了四次家,深圳从来不是个安稳的城市,至少对我而言。轰鸣的地铁在这座城市的脉搏里穿梭,从喧嚣的心脏到清冷的市郊,时刻流动、周而复始。
从每天喝茶的第一份经理助理工作辞职后,我告别了那个拥有无数一夜好眠的两人间上铺、无压力的时光和三位动不动压马路的室友,搬到坪洲。
坪洲是个没有绿化和公共空间的驿站,我却在那里拥有过好多欢笑、做过好多梦。从下班的地铁点开一首歌,单曲循环九遍到站下车。约会、养花草、与J茹D婷做晚餐,安宁而幸福的感觉让自己误以为拾起了生活。但在这座流动的城市,变化时刻都在瓦解才建立的安定。半年的时间,J茹结婚去了香港,我因公司迁址盐田换工作,莫名其妙搬家两次,而D婷也在几个月后去了广州。
在竹子林短住后搬到现在的住处桃园。有幸,每次遇见的室友都善良而温暖。
有人说纽约像个大沙漏,过滤掉无聊的人,留下的全是聪明且漂亮的。于我而言,深圳像个大闹钟,这里从来不乏雄心勃勃的同龄人,警醒着我不要滑落到固步自封的躯壳里。而世界之窗、腾讯、华为……一个个属于这个城市的闪着霓虹的地标、川流的车、拥挤的人潮,又感觉自己渺小得要命。
工作后就开始经历着影视与小说里描绘的俗气的一切,关心工资社保、吐槽物价房价;虽然没有五环与六环之间最真实的北京的满目疮痍,但无论帝都、魔都还是欲望之都,生活都有其瘦骨嶙峋的一面。但美好炫目的一面,总能吸引许多逐光的飞蛾。
当然,所有的生活和故事少不了年轻的灵魂。这些有共鸣的灵魂碰撞在一起、同行与欢歌的日子,无比灿烂、无比自由。
不是没想过逃离这座城市,咄咄逼人的房价、不期而至的雨、以及失去某个重要的停留理由,都让我想放弃与这座城市的交集。但我想,在老家的公交,一定遇不到用kindle看全英电子书的菇凉;且,我贪恋这里的温度与年均三百个以上的晴好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