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写过悟后起修的第一篇,限于篇幅,言犹未尽。上篇主要写的是悟前悟后的心境变化及个中由来,主要从科学及哲学等角度粗略解释了生命的真相。写得极为随便,所以你就随便读读就行了,不要太较真。这篇文章就悟后启修的实修实证方面来阐述一下这个“悟”。今天亦是随便写,也请你随便读。既然谈到了悟,就要了解:何为悟?为何悟?如何悟?首先看看这个“悟”字。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之一就是象形文字。
“悟”字本身就是一个开示。
“悟〞字左边是个竖心旁,右边是个“吾”。
以传统文化礼仪规范左为贵,右为次,
意味着“心”比“吾”尊。提醒着我们为人处事前先问心。这个竖心就是将心立起来,立起来干嘛呢,看着“吾”(我)。以心观照自我就是悟。所以心经里说‘观自在’。因为“观”在,所以“自”在。
这个我(吾)有五个口,一方面可以解释为眼、耳、鼻、舌、身的五个接收外物及触缘的端口。五色、五音、五味皆由其接收。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如果没有了心的观照,吾(我)便容易迷失在外在的物质声色世界,从而成为欲望的奴隶、情绪、情感的奴隶,墮入人人只知‘我我我’的自私自利之境。而这也恰恰是痛苦的根源。如果没有了“心”,悟去掉了心就只剩下了“我(吾)”。一旦没有了那颗心的照看,“我”就是痛苦的源泉。如果你感到痛苦烦恼,那一定是此前丢了“心”。“吾”的五个口既是不断地抓取,亦比喻人类头脑情绪的喋喋不休,并在此过程中自心能量在不断地渗漏。贪、嗔、痴、慢、疑的五漏之口皆称〝有漏”。所以佛家讲〝漏尽通”才是五眼六神通当中最大的“神通”,因为无漏者即是全觉彻悟者,即入佛果。当然,所谓的果位在禅宗看来,亦是方便辟喻之说。
大多数的人类是无心的。这个无心是指无意识、无觉察地活着。他(她)只有“吾”,没有“悟”。未悟者是无明的。苟且地活在黑暗之中,相互迁怒抱怨、争夺撕杀、尔虞我诈……佛教隐喻这样的生活是“下三道”,以形容生命之苦状。而悟者识得本心,有如瞎子重见光明,有如瘫痪者可以行走奔跑,有如囚徒重获得了自由……这意味着从有限迈向更宽广的无限,从有限的生命个体迈向无限的虚空整体。这就是何为“悟”,以及为何〝悟〞的现实意义,关系着每个人的内心的幸福、自在及喜悦。
接下来说说如何悟。
都说悟后起修是真修。不识本心都是盲修瞎炼。本心不需要修,修行修的是自我后天的习性妄想。甚至习性妄想也不用“除”掉,因为有个“除”便又已经掉进了执着中。所以只是需要一份观照,也就是觉知。当你觉知道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而无评判时,只让其流经即是。(可以看看文章《流经》)觉知的当下,你与佛无二无别。所以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这就是念念相续而无住,这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情绪流过而不留痕迹。这即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核心。开启并亲证到自己的觉悟之心即是就是虚空之心的整体性的瞬间就叫“开悟”。(上篇已作描述,不再累赘。)不断地保持这份觉知,直至觉行一致的过程叫“证悟”,最终觉知成片成“大圆镜”,了了照见,达至全觉叫“彻悟〞。(鄙人处在证悟中,尚未达至彻悟,所以彻悟后的境地恕难表述)
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导师或者修行人,嘴里通常可以把开悟说的非常清楚,甚至著作等身。外面看起来也像极了开悟大师,但是其实未必。有一种悟叫〝解悟”,即道理的来龙去脉都知道了,也能描述的惟妙惟肖。但是都是别人的东西,而非自己的亲证。这种现象在现在的时代很普遍。就比如说一些大学里教商业模式和营销的教授,理论很通,但让他自己去市场上检验就未必能成了,因为他没有实战经验;又比如一个人对广西的沃柑非常的了解,包括沃柑的形状、气味、营养成份以及产地土壤环境要求等方面,他都非常了解,并能说得清清楚楚。可是他本人并没有亲自吃到过沃柑,但不妨碍他成为说“沃柑”的专家。而一个吃过沃柑的人,并不一定比他更了解沃柑的外部信息,但是他在吃的那一刻,他的心已经全然接受到了沃柑的味道。这就是“解悟”与“开悟〞的不同之处。而既了知沃柑的所有的信息,又亲尝过沃柑的全部味道,这个叫“证悟”。把沃柑的营养全部都已吸收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沃柑就是你,你就是沃柑。这个叫“彻悟”。也就是成道。我们许多伟人及优秀的商业领袖,虽然没有“修行”的概念,但身上散发着神性之光,通达明悟。他们是吃沃柑的人,虽然不一定知晓〝沃柑”的所有信息。比如我们的毛泽东领袖在青少年时期就已悟到“我心即宙心〞。所以重要的是在于亲证体悟。
“开悟”只是初关。继而要保持持续地觉悟,反复觉照自己的言行及起心动念。不断地觉察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的感觉感受、思想念头、行为举止、意识模式,时时处处归于本心本静本定。既不抗拒、也不执着、既不滞留、也不评判。于任何境都能安住平静、平常、平等、平凡的不动之心,“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悟后起修的所有内容。我时常看自己的生命状态,看着自己的内心。修行这么多年,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做到见相离相,见空离空?是否对自己不欺心?是不是还有导师相?是不是能不动心地去面对诽谤、误解或祟拜、赞美?
我时常看着这颗心。
我知道,修行其实只是个概念,修不修念头都在,苦都在。所谓的“开悟”也只是让人活得明白。明白了之后能不再被所有固执的观念所绑架,能和所有的情绪握手言和,能抱着喜乐和烦恼一起无分别地过日子。把“修行”的概念去掉后,我只看自己是不是落到了的生活和生命里。所以我常常会观察自己的状态:是鲜活灵动、多元开放的吗?是平静自在、正心喜乐的吗?是智慧达观、慈悲包容的吗?我有时会看到自己的不够敞开包容,有时会看到自己不够平静的情绪,有时会看到自己缺乏慈悲大度。有时也会看到我的自私执念。于是乎每看见一次,就是一次剥落。束缚的东西就松掉一次。
有妄念升起,有情绪拉扯,只是看见,看见即解脱。看见的速度决定了你生命的通透度,所以在念起时,是当知当觉,还是后知后觉,或是不知不觉,又或是先知先觉,取决于日常起修的功夫。我过去于众经中对谈了历代祖师的悟后起修的主旨心要,总括就是觉知觉行。现总纳出“三不一持”。
一.不抱怨。我们今天所有遭遇的一切人事物都是过去结下的因缘旧业,没有无缘无故的发生。对此不作抱怨时直下担了就是消解的开始。抱怨起时看着你的抱怨。
二.不攀缘。不执着得失,不抓取违缘,去留从缘,得失随缘。明了终无所也失终无所得,因上用心,果上随缘。并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的安排。心风不动,冥顺于道。抓缘攀境时看见你的抓取。
三.不贪求。贪求性情名利,就像架在火上被烤。不贪求就是从火架上跳出来,进入清凉世界。无求不是说要你躺平,它不是消积的虚无主义,而是积极地豁达开放,是一种任运随道的洒脱。“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四.持觉行。外在没有大师,大师在你心中。以觉为师,心行无碍。觉者自觉,复能觉他。一个不自知的人不可能会懂得他人;一个不自在的人不可能会善待他人;一个不自爱的人不会有爱人的能力。
以上即是悟后起修的“三不一持”,藉此与君共勉。合十。
一一一逍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