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办公室的芳芳是二年级的语文老师。
一天,她埋头看着作业,然后自言自语地发出疑问:“这个孩子写了句‘珍珠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感觉不太对,珍珠大多数时候不会一闪一闪的,怎么能说珍珠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不符合逻辑呀!要是改成‘珍珠一闪一闪像星星’,那还说得过去。唉!我是该打勾还是打叉呢?”
芳芳认为,“珍珠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就是指“一闪一闪”是珍珠的特点,一直存在,而实际上珍珠不会一直“一闪一闪的”,孩子写的这句话不符合逻辑,有漏洞。改成“珍珠一闪一闪像星星”就是指珍珠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能出现一闪一闪的情况,说得过去,正确。
不得不说这是一位细致又认真的老师,做学问实在不能缺乏这种肯钻肯想肯探索的精神。
但是,我还有点不同的看法,所以在芳芳嘀咕、纠结了好几次之后,我接上了她的话,
“亲爱的,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画室里新来了一位小朋友,上了几次课后,教他的老师问他的妈妈:‘您的小孩是从国外回来的吗?’孩子的妈妈很惊讶:‘您怎么知道?’老师笑着说:‘呵呵,其他所有的孩子画的树叶,都是绿色的,只有您的孩子,画的是蓝色的。’你看,我们能说这个孩子画错了吗?在他的脑海中,在他的想象里,树叶不是他眼中看到的绿,他的脑海中有另一个神秘的世界,这就是宝贵的想象力。而我们大人,通常会用我们心中的‘正确的标准’扼杀了小孩子的想象力。是我们想得太多、太复杂,把对错想得太分明。这样真的好吗?这个孩子在写作业时,他脑海中出现了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珍珠 ,像在童话世界,这是一个孩子的宝贵想象力,如果没有语法、字词的错误,语句又通顺,我们何妨吝啬打个勾呢?”
说完,办公室颇有资历的周老师(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似乎十分认同:“对的!画画、文学就是要这样,有想象力!如果都中规中矩,怎么会有撞色这种流行元素,怎么会有童话故事,怎么会有那么那么多丰富多彩的玩意儿!我就告诉我的学生:‘你看到的那些事物,花啊,草啊,鸟啊,天空啊,都是为你服务的。你要它怎样,它就是怎样。灰蒙蒙的天,你说它美,它就是美,你说它丑,它就是丑!”
芳芳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不知她最后是怎样批改的。
是啊,文学就是这样,你可以在脑中构建任何模样的世界,可以用你的笔创造任何我们未曾见过的事物。不是非要符合逻辑、符合大众标准的东西,才是对的、好的,才能让我们看到你的内心、读懂你所要表达的情感。
我们干涸的想象力也需要一点泉水的滋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