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到站,停车,等候一批人上车下车,然后又开走。
这个位于麓山路36号的公交车站和大多数公交站没有太大的区别,前一个站是岳麓山北,后一个站是湖南师大,夹在中间这个站名叫二里半,我刚来长沙的时候也很费解为什么会有个站叫二里半,很多人说可能是距离橘子洲大桥二里半,也有人说是距离岳麓书院二里半。我们都没有去深究过这件事,因为在彼时年轻的我们眼里,偌大的长沙吸引我们更多的则是哪里的美食,哪里的灯红酒绿。
犹记得2010年我拖着笨重的行李,从长沙火车站出站坐旅1路公交,抵达二里半,然后爬一段山坡左拐右拐找到新闻学院,于是之后的每天都坐这趟公交,抵达这个车站,然后去上课,关于二里半的感情,似乎没有过多的感情,因为太熟悉了,就像回家一样。时间一晃,2014年的这个夏天,我们毕业了,然后目送着同学们的离开。即使我还留在这个城市,也很难再去一次二里半了。
在毕业接近两个月的时候,我和同学说我想做一期关于二里半的节目,我给同学讲二里半的名字的由来,我说是这里距离长沙的 溁湾镇 大约2.5里。同学却说在之前看到的一本迎新手册上却写二里半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师大女生半夜起来上厕所,从厕所门口一直排队排到现在二里半那个地方,队伍刚好排了二里半才叫二里半。
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师大的学生太可爱了。
时间退回到上世纪30年代,当时二里半还被包含在赫石坡烈士公园里,1930年,王东原因立下战功,从四十五旅旅长升为十五师师长。当上师长的王东原第一件事就是用长沙商会的劳军款,建立十五师烈士公园,抗日战争爆发后,又陆续有抗日阵亡将士入葬。
赫石坡曾是中日长沙会战的重要战场,从七十三军墓园阶梯往右拐,在王东原的别墅上方,有一块巨大的石壁,壁上从右至左刻着“赫石坡”三个巨字,旁边还刻有当时的日期——“民国二十二年春月”。
我说到这里的时候,同学笑了,他打趣地问我:诶,你还记得吗,以前我们学院小山坡的台阶不是墓碑吗,我好像记得上面刻 着同治还是光绪,忘记了。
我笑着打断他:这段关于母校的黑历史就不要提了。
长沙人对二里半的记忆几乎停留在二里半的公交站台,二里半也几乎和师大划上了等号。每天到了上课的点,总有一大群的学生坐旅1从天马学生公寓的起点站到二里半下车,然后再奔赴各自的学院。
和很多城市一样,长沙被湘江一分为二,河东是长沙的主城区,河西则是大学城,二里半是从河西到河东的主要道路,在绿意盎然的二里半路上,香樟树是不能被忘记的,清明来临的时候,二里半的香樟树换叶的景致 也是鲜有的特别之处。
从历史回到现在,现在的二里半已褪去了历史的痕迹,一派现在化的气息,慢慢奶茶店是新闻学院学生最爱光临的地方之一,店子很小却别有一番滋味,老板慢哥人很好,憨憨的微笑总是能给人一种特别的温暖。
方圆的包子每天卖的很火,因为学生众多几乎都需要靠抢才能买到,还有南北的嗦粉,柠檬树的休憩场地,以及臭名远扬的老干妈酸菜蛋炒饭。
二里半确实承载了大学太多的记忆,或是去学院停留的车站,或是好朋友挽手走过的山脚,或是旁若无人亲吻的街道,或是校园是友情是爱情。
在长沙,在二里半,在新闻学院,我们始终只是一个过路人,夏天过后,又是一个新的开学季,二里半的湖南师范大学又将迎来一批新生,即使我终将有一天离开,但我却希望这里一直都好,希望一直都会有我记忆中的元素的存在。
收听本期节目:http://music.163.com/#/program?id=7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