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纪录片这种有味道的表达方式。每天在网络上,许许多多的人分享和推荐好剧。打小以来,看过的纪录片,零零散散百部有余,但每次细想,又觉得好像什么也没看过,只记些许感兴趣的片段。就像春天的时候,总会想起赵忠祥老师熟悉的配音《动物世界》“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草原又到了动物们交配的季节”。既然又是一年春始,不如顺应四季变化,从解读故事的角度,细细品品看过的每一个纪录片。
城市题材的纪录片一直受到大众追捧。文化的共鸣与香火气息深深吸引每个城市人的细腻情绪。《我的城》是我最近无意翻看的纪录片。他共有五集,每一集讲述一个城市自己的故事。作为中国城市的开篇,重要的任务自然落在了北京身上。它的故事很简单,借助生活在北京城形形色色人物的真实故事,让大家一起表达北京古老与现代文化交融的故事。52分钟的时长,还是比较长的,整体看完,感觉结构松散,故事平静。
先说说我最喜欢。
1. 人物的多元化。讲述北京故事的人,是多面的,是真实的,是自豪的。住在弄堂里,每天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吃饭的左邻右舍,毫不吝啬的表达对四合院的情感。定居在老院中的外国人,享受着传统中国生活方式带来的宁静感。传统非遗手艺人,自豪的展示着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来到北京打拼的外地人,渴望定居安家的愿望。无论他们是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们都共同喜欢北京这种新旧交杂的文化氛围,最终选择将自己的心留在北京。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解说”是,一个住在四合院的老大爷讲这大院的门怎么个讲究法,什么叫门当户对,门槛为什么会那么高,这些已经藏在历史中的“讲究”,听他说的朗朗上口,这么一听,还真有点意思。
2. 群体情怀时刻-北京国安。虽说我不是足球爱好者,每每看到在可容纳几万人的体育场,万人为同一个梦想呐喊热血的画面,也会跟着亢奋充满力量。足球跟中国的关系是种很复杂的味道。有时候,甚至是个敏感的话题,但也阻挡不了大家对他的热爱。开赛前,大家一起高歌,高举着手中的毛巾,相信这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光荣战役。当你一个人亢奋的时候,在旁人眼中你就是个疯子,但一群人一起亢奋,那是什么,是信仰。因为有了足球,我们拥抱彼此,不分国界,不分种族,这是属于北京的大爱。
当然,也有些遗憾的地方。
1. 故事的焦点分散。一开始,故事是以老北京的镜头展开故事。老北京人自述部分是大比重。大家表达的观点,大致是认可和尊重北京传统文化,表达了对高速城市化发展下的新一代,是否也能理解和传承北京文化感到担忧。中间穿插了外国人定居北京成为新北京人的故事,同样是对北京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为“北京多元文化”这个标签做了铺垫。那故事听到这里,就会想,既然老一辈人这么想咱们年轻人不懂传统文化,那真是如此么?不妨听听年轻人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预判的走向是这样子的。很尬的是,中关村,鸟巢表演和北京国安被安排在一起出现。中关村强调的是北京的文化是创业和梦想,鸟巢表演是向国际舞台展示中国文化,北京国安应该是全篇的高潮点,却被夹在中间,不施尴尬的微笑着。这似有似无的弱关联,让观者的的这个共鸣情绪,产生一种无处安放的困惑感。或许,咱么就从建筑来切入介绍老北京和新北京的故事,许徐徐漫开它的美。
2. 平静的故事节奏。小学上作文课的时,老师就时常教育同学们,古人写文章的古训,就是六个大字“虎头猪肚豹尾”!《北京城》的故事,刚开始走的温情路线,虽然人物转场有些刻意,但至少大家想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但后半段硬生生加进来了中关村和鸟巢表演,能够理解这样的编排是为了新旧文化的对比,但切入点很生硬,新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的思考,仿佛戛然而止了,一瞬间就进入了现代化大城市快节奏中。故事中最高潮的爆点——北京国安,只有3分钟的讲述时间。那么前半段培养的情绪,怎么突然就消失了呢?就像巷子里唱着“江南皮革厂倒闭了,促销大甩卖”把戏,大家一窝蜂的冲进店里,唯恐自己吃不到这个便宜。“狼来了的”店家站在台子上大声喊:“不卖了,不卖了,都散去吧” 。这不是活该挨揍嘛。吊人胃口一时爽,细水长流才是真。
还有4个城市,等待我的解锁。推荐大家有也去看看这部纪录片,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么拍关于一座城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