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年恰同学
- 01 -
最近一直在反思、复盘。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为什么听了那么多的道理,你仍然过的不开心?
最近南京气温骤降,因此早起写作成了最为艰难的一项考验,经过几番折腾后最终我还是向温暖妥协了。
的确,想象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差距永远是个难以逾越的鸿沟。想象中画面通常是,一杯咖啡、一台电脑、一个人。但现实却是一个被窝、一台手机、一个人。
有人说,生活就像一场修行,如今看来再合适不过了。
现实和理想本不应该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就像是每天早上的赖床一样,如果挣扎着、拖延着,不知不觉便丢了对生活积极的态度,浪费了宝贵的光阴。
如果现在的你过的不快乐,多半也是陷入这种拉锯战了。说来也讽刺,孩子们通常用“认真”的态度对待一场游戏,大人们反而选择用“侥幸”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
我想,如果立足现实,直逼理想,将这场拉锯战,改为定向越野,虽然困难匆匆,荆棘丛生,但至少内心是坦荡荡的。少了许多踌躇满志,便会多一点点一往直前的勇气。
- 02 -
前几天,知乎上有人提问:没爱好没目标,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怎么办?
有个回答者说了一句话:“你的错,就错在以为“方向”是用脑筋想出来的。”这瞬间让我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
之前的文章我也写过,想的多,做的少是我们这代人的通病,做的少,想得到的多,更是一种病。现在想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听了那么多的道理,却还是过的不开心呢?
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我们真的是误解了成长的真谛。实现理想不是靠听,不是靠说,而是要靠做。
在精进这本书中,采铜老师提出的一个观点,我觉得非常实用,即“做中学”。
举个例子,之前我们这有位老师,在国内学车,准备考驾照,把科目一的理论知识学了个遍,总觉得心理没有底,所以不敢上车去实战,最后拖拖拉拉的也没学会。
后来在国外进修的时候,因为居住的地方离学校较远,所以想找个师傅来教开车。当天,师傅来了二话不说就把他拉上车,在旁边指导着让他自己驾驶,结果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竟然只过了一个星期,他就已经完全掌握了。
由此可见,很多的东西,不光是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去运用,要去实践,要在做中学才可以。既然实践出真知,那就更应该大胆尝试,不是?
- 03 -
过去常听人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果然听着听着,倒是真的以为优秀是别人家的了。因为仔细想想,我似乎跟这个习惯,还真没有半毛钱关系。
《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这本书提出的观点颠覆了我前面的认知,那就是优秀是一种习惯,但它也的确是需要培养的。
读过这本书后,我清楚的认识到:开始我们要敢于尝试,初获成功后要敢于享受,最后一定要让自己爱上成功的感觉。
只有你非常热爱,并享受成功的感觉,你才会有动力赚取更多的成功,才会让优秀常常伴随着你,成为你的一种习惯。
其实有一部分人包括我在内,天生不喜欢去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意识到,社会的发展其实是离不开竞争的,所以如果你不去争,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二八定律表明,成功的人只占20%,如果你不想做那剩下的80%,就好好问问自己,是害怕失败,还是与世无争。当然无论哪种结果都是那么难以让人接受的。
- 04-
逆流而上,不进则退。与其这样,不如主动出击,让优秀成为你的习惯。
现在回过头来思考最开始提出的这个问题:为什么听了那么多的道理,你仍然过的不开心?
我想正如上面这三点所述:生活中,我们既要一往无前,也要勇于实践,更要敢于争取。什么时候优秀成为你的一种习惯,相信快乐也会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