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上的收获
1.阅读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特点:需要初步的阅读技巧,认识最基本的字和理解句子意思。能力:一定的识字量,理解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提出的问题: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特点:短时间内搭建三层结构(核心观点、论据、怎么写的)抓重点。能力:结构化思维方式,结构化接收信息(论据、理由、事实)。问题: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本书的架构如何?这本书包含了哪些部分?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特点:时间不限,专注的深究一本书,直到这本书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能力:专注力,耐心,结构化思维,执行力,输出能力。提出的问题:这本书咀嚼消化好了,成为我自己了吗?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特点:阅读书籍数量多,提出一个任何一本书不能全面概括的结构,耗时长,不同的书籍之间要进行比较分析,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整个内容。提出的问题:主题阅读如何将其产品化?
2.初级阅读等级的四个阶段:
阶段一:阅读准备阶段,特点:从出生到六七岁,时间跨度大,要做好身体(听力、视力)、智力(认字)、语言(口齿清晰)、个人(与其他孩子一起学习和保持专注、服从)的准备,不适合三级跳,会产生拔苗助长的消极影响。
阶段二:认字阶段,特点:能自己阅读简单的书,明白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完成了称为一年级的阅读能力。
阶段三:字汇增长及对课文的应用阶段,特点:可以利用上下文来理解不熟悉的字眼,学会用不同目标与不同领域的阅读法,阅读成为自己的兴趣。
阶段四:精练与增进技巧阶段,特点:灵活运用阅读经验,能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观点进行比较,能对书中的观点进行迁移。
3.分级分类的重要性
分层分级别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提高管理效果:澄清问题,清晰目的,明确目标,方法对应,可以随着问题的层次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估和调整管理手段。
二.方法上的收获
1.管理效果公式(1)阅读原文:
这是个定性的公式,不考虑量变和各个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谐变。要想达到好的管理效果,要以问题为导向,首先要澄清问题,判断问题处于哪个类别哪个层次,随着问题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估调整管理手段。
(2)激活经验:a.听老大讲这个公式时,大脑里自然的浮现了去年11月底老大就上非班主任的教学课时与我的交流,老大不断对我提问帮我澄清问题,厘清概念,对概念进行分类,对目标进行分层,比如学生上课的状态有哪几个层次,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去保障,具体过程要回深圳才能补上。还有老大在给我们分享《进化道路上的迷失》(名字可能记错了,回深圳后检查)时也是将分阶段讲,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问题,所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评估和反馈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
(3)催化应用:a.推进考试复习的任务:昨天复习任务推进出现问题,看到《课程》这一章的内容花的时间多,感觉无所收获,很多知识很陌生和抽象,看得想吐头很痛,没有完成当天所定计划。今天应用所学公式来管理自己的阅读,将问题定为:如何攻克任务难度大内容,推进复习计划?目的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提升理解力。目标是:熟悉关键概念,画出这一章的思维导图,对比易混淆的概念找出差异,对课程设计、实施流程和评价过程进行思考如何用到下学期的工作中。采用的管理方法有:刻意训练法(家里不方便上网,没有查资料,先按自己的理解用)昨晚回顾时发现昨天看《教育学》时看的过程中没有对自己提问,没有总结和归纳,更没有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今天重学《课程》这一章,看之前先想好学习方法进行规划:先看目录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关键概念,要求自己看完后必须回答这些问题,边看边将总结写在空白处,同时将第一次接触到的陌生概念抄一遍,再画思维导图,再写读书笔记。今天下午实行后,效果不错,将这个流程写在印象笔记的清单里,提醒自己。
(2)提高阅读理解力:评估自己的阅读层次(初级阅读的第三到第四的过渡阶段),根据现在的水平提出问题(如何将阅读水平一层一层的提高?),清晰目的(提升理解力,有一颗分析力强的大脑),明确目标(克服困难完成课程作业并根据工作需要选一个主题进行主题阅读),管理手段:清单法,刻意训练。
2.结构化接收信息抓重点的方式:找出观点和依据、为什么这么写(《结构思考力》这本书有详细的描述)。
3.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当中阅读理解课程有待提高,以后可以联合语文老师开发出提高孩子阅读兴趣的课程。
(还有很多慢慢补上,先交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