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新年,老百姓大多于居室之内度过。武汉疫情爆发演变成了一场国难。漫长的假期,我和家人一样困居在一室之内,门外是没有硝烟的战争,门内是大人在絮絮叨叨没玩没了,我在发呆看书写字的日子。
困居的第一周,我看完了阿詹在《奇葩说》所有的辩论赛,听她讲宿命与责任、艺术与生命,最终被她的知识所折服。伴随着爷爷的碎碎念,我仿佛读懂了这个世间关于亲情的部分。我学习去理解和尊重,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叫换个角度看问题又或者是不是大家常说的安静带来的力量,但是我能确定的是,这是生命赋予攀升自我审视的能力。
我教爷爷微信转账,是我理解时代的起步,时光如梭,潮流轮回,观念是多元化的,在当下那个特定的时间里,没有对与错,发生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我再不会去纠结它的新与旧,更不会去嘲笑得与失。桌上有家人舍不得倒掉的剩菜,我仿佛看见了贫困之下走过节俭的那些日子。过去我特别不喜欢老人们那些看起来很古怪的习惯,啰嗦不酷的习惯让我无比反感,殊不知那种不潇洒正是让他们在贫困里活下来的习惯,我想,坚韧在那个年代应该是唯一的动词。
困居的第二周,我读完了《非暴力沟通》。彻底沦陷于作者的价值观中,我在体会故事的背景:在那个拥有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肤色随时会带给你无情的刺激,白人殴打你,因为觉得你太黑,黑人殴打你,因为觉得你太白,在任何人都想要报复的社会中,是如何用爱带来和平的。
给我启发的是艾提海勒申那样的人,即使被压在德国惨无人道的集中营中,她也依然一片柔情,在日记中他写道:我不会轻易害怕,不是因为我勇敢,而是因为我知道,他们也是人,我必须用心理解他们的行为。艾提海勒申的一则日记,让我认识到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也许我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的言语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痛苦。
暴力的根源是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求,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而愤怒是我自己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人与人相互依存,而本书探讨的是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需求以及请求。以及关切的倾听体会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以及请求。
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是克里希那穆斯说的,他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句话让我开始留意生活中的碎片,那些带着评论的观察是导致暴力语言的第一步。
再谈感受和需求,比如很多时候,有些发展落后的角落,仍然不太鼓励我们去表达个人感受,对妇女来说,尤其如此。长期以来的传言和所谓的规矩,会自然而然的把妇女的形象与牺牲联系在一起。一旦把照顾他人当做是最高的职责,也就更倾向于忽视个人的需要,然而,感受和看法是不同的,当我足够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我不得不承认,我所有的感受都源于自身未被满足的需要。
其次是请求,请求与命令不同,它的本质里没有批评和指责。。。。。
佛教格言有句话说的特别好:Don't rush what,just stand here.倾听意味着放下即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这两周多的困居中,彷佛实现了一场看见自我的旅行,特别棒。以前我遇事,总是想着逃离这个熟悉的生活环境,去异地旅行,热切的盼着可以在旅行中发现新的自己,可是,究竟需要多长的旅行才能找到自己呢?二十岁了,却没想到在这几天的困居中和自己握手言和了。和《在房间里旅行》这本书里描述的一样,这场不花一毛钱的旅行中,我发现了更深的生命意义,旅行的地点,却是在自己的家中。
当足够爱自己的时候,一定会喜欢跟自己安静的生活,听说真正懂得独处的人,有最尊贵的气质。心安,人就能定,人定,社会才能安。
困居并不可怕,放下关门后的烦躁,拾起闲情只是需要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做一个闲人,对一张书桌,一本书,一杯白开或是一个本。你也会发现:万物皆备于我,拥有的都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