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谈迭代,迭代是重复反馈,不断逼近结果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小步快跑,把最内核的部分先做出来,不断优化、小范围试错。迭代的背后,是产品经理背后最重要的能力——版本规划的能力,这也是角色化的要求。判断产品经理是否厉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判断他设计的产品第一个版本有多简单、直接切中要害,直指人心。
产品设计要直指人心
版本规划能力是产品经理的重要能力,也是角色化的要求。有的产品经理规划的第一版产品就无比的复杂,这样合适吗,一开始就要做整个互联网吗?
判断一个产品经理是否厉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判断他设计的第一个版本有多么简单、直接、切中要害,能不能直指人心。
为什么那么多的产品经理要把产品的第一个版本做设计的那么复杂?是因为他们不自信。他们对“我只要做强了哪一点,用户就必然买单”的不自信,而希望在一些附加的点上,寻求心理依靠。这种产品天生没劲,怎么可能意外爆发。
系统能力让微信赢了米聊
时至今天,我们已经非常依赖微信了,使用微信聊天、理财、支付、买电影票、玩游戏,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的顺其自然、天经地义。但实际上,它也是从一个非常简陋的内核,通过一次次的迭代发展到今天的样子。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1月发布的一款IM产品,比米聊晚了整整两个月。微信的1.0版本与米聊一样,定义为熟人之间的通讯工具。简单的说就是以免费的发消息和照片,取代短信和彩信。为什么要说它是定义为熟人间的通讯工具呢?因为微信刚刚上线时候的四个主要功能:
1、导入通讯录
2、发送信息
3、发送图片
4、设置微信名和头像
备注和黑名单是在微信1.2版本上才加入的,微信的1.0和1.1版本时,是不需要备注的,因为我不会添加陌生人,微信里面只有我非常熟悉的朋友。
在微信2.0的时候,微信用户只有200万,而米聊的用户有1000万,所以在微信的1.0时期,无论是功能还是用户数量上,微信一直在追赶米聊。
米聊有开发人员在论坛上说:“这是我们米聊新上的功能,截个图,放在论坛立帖为证,微信几天之后就会抄袭我们。果然,一周之后吗,微信就抄了这个新功能——语音通讯功能。
但是,2.0之后,微信就很快的追上了米聊,并且把米聊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为什么呢?因为抛开了前端体验,就系统能力而言。微信的系统能力要比米聊强太多了。
张小龙在做微信之间,已经做了十年的腾讯邮箱,这是全国最大的邮箱服务平台,里面有一个很强大的功能,是超大邮件,要有强大的服务器功能保障,超大数据定点传输中负载均衡,保证系统不崩溃。
微信背后有数十万服务器支撑位新的数据流量,这样的系统能力建设,对于腾讯这样的公司来说,是天然的。而创业初期的小米,根本不可能囤积这么多的服务器去提升米聊的性能。
所有两个前端体验基本一致的产品,你用微信,永远觉得很快,而米聊有时卡顿,偶尔还会崩溃,两个产品的区别,很快就在这里拉开了。
微信、米聊、陌陌的不同路径
微信赢米聊,仅仅靠着系统能力吗?绝对不仅如此。
在迭代中,重要的是次序,前一个动作是后一个动作的预动作。
微信2.1版本里添加了一个新的功能,叫做“好友验证”。在2.1版本之前,微信都没有好友验证。随后的2.2版本又推出了一个功能,叫“查看附近的人”。
戏剧化的是,在微信发布“查看附近的人”功能的同一天,另外一款和它一模一样的产品在苹果的App Store上线了,这款产品叫陌陌。
陌陌和微信在同一天开始,基于位置的陌生人语言社交。米聊就此止于熟人社交,直到很长事件之后才打破这点,但那时大势已去。米聊和微信刚开始的产品中观设计是一样的,为什么几次迭代之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张小龙和唐岩都是曾经体验过孤独和弱势的人,所以他们有与陌生人建立连接的需求,并且对和陌生人交往过程中,压力点的体验非常清楚。
区别是什么,注意一些很细小的点,比如“表情包”。人为什么要在交流的时候使用表情包?其实就是很多人在交流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词汇。QQ很早就在表情包上下功夫,帮助那些很想表达却总是词不达意的宅男宅女,用一种更轻量的思考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情感。
擅长沟通、表达的雷军、马云,出品的通讯工具,从来不在表情包上下功夫,因为老板没有被辞不达意困扰过。
这是什么?对叫微观体感不同。
在米聊中,你发送一条信息给对方,如果对方读了信息就会从“已发送”改为“已读”。而微信没有这个设置,腾讯对压力和确定性的高层讨论了几天,认为这一点点功能会给对方心理压力太大,还是决定不放。
增加了“查看附近的人”功能以后,微信的用户从400万达到了2000万,与仍然专注于熟人社交的米聊拉开了差距。随后的迭代里,微信3.0推出了“摇一摇”功能。3.0之后,微信用户上亿,而米聊的峰值永远的停留在了3000万。“在万物互联的未来,到处都是屏幕,到处都是网络连接的入口。入口不是场景,能触发情绪才是”。
以米聊为例,就印证了入口不是场景,不一定产生流量。小米手机年销售几千万台,几年下来应该累计了几亿小米手机手机用户吧,而每一台手机上都内置了米聊,但米聊用户非常少。这就叫“只有入口,没有场景”。
再谈跟微信的“查看附近的人”同一天上线的陌陌。
米聊的系统能力弱于微信,陌陌难道好吗?当然不。运维能力不足、代码效率差的问题,在陌陌的初期启示也遇到了。曾经陌陌流量过大,导致宕机了3天,服务器瘫痪。但是3天之后,服务器一旦再次允准,那些饥渴的用户瞬间回到这里,并没有流失。
为什么?对于寻求某种满足的人,陌陌能提供确定性满足。
回顾小结
是去连接广阔的陌生人,还是提升与熟人沟通的效率,这是微信与米聊之间的区别。微信的3.5版本,与陌陌也拉开了差距。3.5版本的微信先做了功能前置,加了“扫描二维码”;3.6版本的微信增加了“微信公众号”。
从3.6版本开始,微信与陌陌开始走向不同的道路。陌陌继续连接陌生人,而微信选择去连接线下更多的内容与商业,去连接广阔的物理世界。赢了米聊与陌陌,但依然是一个通讯工具。微信并没有止步于此,继续迭代和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