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第一次踏入高中校园的那一刻起,我就对自己说:“高中三年,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努力考上心中的梦想大学。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
我过了三年,几乎没有假期、没有娱乐时间的三年,每天在学校认认真真上课,上课很少走神,全神贯注地在听每一节课;下课很少出教室,依旧在背书(我学的是文科),中午很快解决完吃饭问题,几乎是跑着去食堂吃饭,迅速吃几口,赶快回来,接着背书。由于我住宿,所以晚上写完作业,就刷英语阅读。背英语单词,学习到夜里1点多钟是常事。很多身边的同学,很不理解,觉得才高一或者才高二,没有必要这么拼,但由于我心中目标很坚定、我也知道那所大学很难考,所以当时可能有些偏激,一心觉得,只要我付出了这样常人难以坚持的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常人得不到的高回报。
为了学习,我牺牲了很久多东西:运动、友情、娱乐时间、甚至陪伴父母的时间。我是一个运动爱好者,没上高中之前,我天天都会跑步、打球,做室内操,上了高中后,我几乎没有了自由运动时间,除了体育课。这导致我曾经锻炼出的傲人身材,不复存在,身材严重走形。我虽然天性不是很外向,但也比较喜欢交朋友,上了高中后,与同龄人交流的时间被缩减的少得可怜,每天都是和教科书打交道,一打交道就是三年。
周末回到家,也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背书,曾经经常和父母一起周末旅行的我,现在每周末,不离不弃的陪伴在史地政身旁——三年。
到了高三,我一模、二模成绩都比心中的理想大学录取分数高了几分,比一本线高了70多分。原以为三年来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而高考分数出来的那一刻,我彻底傻眼了,我只比一本线高了几分,想上那所大学,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今天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抱怨什么,更不是传递消极情绪,我现在上大二,我只是在现在已经走远了一段距离以后,回首看看当初的自己,总结出了几点人生的经验,来鞭策自己,也希望与君共勉之。
1. 你自以为很努力,也许那不是努力。
有效率的付出叫做努力,无效率的付出只能叫做卖力。 回想我快累吐血的三年,熬夜熬到一点多的时候,有几个晚上是真的学进东西去了?又有多少个夜晚脑袋已经不转了,还要硬塞知识呢?
而我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睡眠的情况下,上课真的可以全都听进去么?我努力保持着聚精会神的听课状态,但是听课效果也未必有那些睡眠充足的同学好。
我每天大批量的背书,讲知识点记得死死地,但考试,考的是记忆+运用,每当考试需要灵活运用知识点时,我都感觉很吃力,甚至常常答不到点子上。 我常常也在回忆,这究竟是努力,还是变相自虐?
2. 与人沟通,也是学习的过程。
我常常为了节省时间,很少下课和同学聊天,但后来毕业后,有同学告诉我,他们聊天的内容,也不全是没有营养的闲话,常常也会沟通学习方法,还有一些时事热点。
而我,就只会闷头自学。别人在和书本交流的同时,也在和其他书本的读者交流,而我,自始至终就只有自己囿于自己的思想中,对于读到的书中的知识,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理解,从来没有一个新的想法与我的思维形成碰撞。
3. 那些高中开始就参加多种活动的人,为大学事物的处理做了铺垫
上了大学,恍如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各种多样的部门、社团活动,各种应接不暇的社团活动,有时让我感觉自己应接不暇、力不从心。这和我高中几乎不参加学校活动有很大关系。
其实现在想想,高中参加学校活动,真的就是在耽误学习时间么? 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没有哪个单位会让我们背一段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相反,单位更看重能力,而从高中开始慢慢接触社会事务,锻炼自身能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学习之余,锻炼了自己。
甚至有的同学告诉我,有些在处理学校事务上的方法可以挪用到学习上。比如,一个同学高中做团支书,有时统计数据的时候会用自己的小窍门分类处理,他说,其实处理数据和背政治知识点一个道理,把他们分好类,处理起来自然就方便了。
4. 高考也是对人品的考察。
高中有个老师说:“高考靠人品。”一开始觉得匪夷所思,现在想想确实是金句。
人品之一,高考看努力,你要端正态度对待学习,简言之要努力学习。高考考我们高中三年的知识积累。
人品之二,高考考心态,平时那些就摆正心态学习的,将每次考试都当做高考认真对待,每次复习都当做高考复习人,高考也会用平常心对待,不会有心情上的大起大落。
人品之三,高考全方位考量,你平时如果只会死背书,不注重运用,不关注时事,那在高考中很难得高分,相反,注重综合能力,刻苦学习有思维灵活的人才是高考中的赢家。 现在想想,那些高中全面发展的同学其实高考的时候发挥地着实出色。
人生没有多少个三年,只希望你,我,我们可以在今后的每一个三年里,有所作为,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