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童年,是在一页页的书法纸中度过的。我至今还记得,那些曾经宣纸堆叠的童年,苦涩而乏味。
犹记得幼年时的夜晚,妈妈在旁边督促写作业,自己的脑袋里却一片混乱,一想到写完作业还有书法要写,就觉得悲从中来。
那时候最羡慕的,是院子里那些写完作业就可以去玩耍的小伙伴,觉得他们完全没有忧虑,像棵四季常青的松树,一年四季是春天,而自己,一年四季,都是寒冬。
三年级时候父母给我报了书法班。我仍记得老师当时在课堂上讲的话:他说我们要学习达芬奇画鸡蛋的精神,我们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练,反复的练,不停的练,直到写好,写像为止。
我似懂非懂地听着他在讲台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脑子里却像浆糊一样,我唯一明白的就是,我再也不能在像以前那么自由了,再也不能活蹦乱跳的四处玩耍了。
最开始练的是《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从比划开始,老师每天还布置作业,必须中楷,叠好小格,每天写五张,就练老师当天教的比划。那时候还小,学习能力差,学的很慢。
还有当时出于对于书法的反感,我并没有认真地去完成它。
丑吗?挺丑的,自己都不忍直视。
后来你以为我坚持下去了吗?
并没有,上了初中,我就以学业繁忙为由,彻彻底底的摆脱了书法对我的桎梏。当然,学业上,我也没有做到精益求精。
那时候简直不能用爽来形容了,感觉自己已经飞身上仙,摆脱了浪费时间的毛笔字,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像一匹冲出栅栏的野马,自由的翱翔于广袤的天地之间。
后来工作了,玩性也没有那么大了,就又想起了写字这回事,可是觉得软笔舞文弄墨麻烦,不如写点铅笔字啦,硬笔字来的快,就有事没事的写起了硬笔,并发到了朋友圈。
朋友们总是很捧场,常常夸我的字好看。其实我也知道,大家鼓励居多,在我看来,写的很扯。可是那时候,还是感觉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渐渐觉得写字,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于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夸赞来满足我的虚荣心,我又操刀开始了我的书法生涯。
天天写,天天练,遇到喜欢的字体,就去模仿,认真临帖。
也就是那时起,才领会了老师说的,反复写,天天写,不停写。
也许是小时候的底子还在,又或许是在练习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法这件事,竟然让我坚持下来了,有时候还觉得自己也写的有模有样的。
最近临了赵孟頫的字。
最后,干货?
没有干货,我只是为了自己写着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