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的007的主题是寻根,我一直认为自己对根的概念很模糊,离开家乡十几年了,只回过老家一次,可能也因为小时候的那个家里已经没人居住,家成了回不去的家。
出来工作后,我常常挂在嘴巴且根植于内心的是:我感谢养育了我的那方水士,但我更感谢广州这座城市给了我可以活得更好的公平与机会,我常自我调侃,像我这样家里无权无势又没钱穷人家的孩子,如果在老家,估计活不下去吧,而广州是一个可以不论背景只要认真努力便可以得到回到的地方,而且可以让自己活得越来越好。
南下的许多同学一直都在为以后回去家乡做着准备,不管在外面混的好和不好的,而我早早在为入户广州做着准备,条件达到了第一次时便把户口适到了广州,也在合适的时候咬咬牙买了房。他们想着回去,我却从来没有,他们不理解我,我理解着且独行着,他们总说,在外面始终感觉在飘着,而我觉得广州给了特别的亲切感,特别是出差的时候,只要能赶回来,我经常选择坐最晚的那班机回来,看到的城市灯光、小区的路灯、家里的床,虽然家里没有人等,但家的感觉瞬间扑面而来。
他们总说,落叶要归根,而我觉得当下和值得想象的未来更重要,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没有根呢。
从小到大,外婆是陪伴我时间最多的人,其次是我妈,然后才是外公,虽然外公外婆都去逝了,但是一说到怀念先辈,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我外公,可能更多的是缘于外公在世时,我对他一直心存偏见吧,到了后来明事理的时候,却没有了表明心意的机会,很多的遗憾都缘于此吧。
外公是在那个年代少有的文化人,为人谦逊且有礼有节,我外婆大字不识一个,虽然勤奋便并不太会为人处事。可能缘于外公外婆那辈结婚从来不讨论什么三观的问题,所以这两个在我们现在看来三观差异很大的人结合在一起其实是会酿造很多悲剧的。
外公外婆有三个孩子,我妈是最小的那个,我还有个舅舅和姨妈,他们的三个小孩从小学习成绩非常好,但由于家里条件太差,我姨妈作为年长的女孩子便不得不被放弃读高中的机会,我舅是当时县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便留在了外地工作,是三个孩子里面生活条件最好 一个。而我妈因为身体检查没过关而没能考上大学,她一直怨恨是我外公没有及时送她看医生 ,后来又发生很多的事故,到现在,我妈都没有原谅我的外公她的亲生父亲,外婆一直最宠我妈,宠到没有底线,而姨妈一直认为自己是被牺牲了的那个,后来姨妈也算远嫁了,而我妈因为婚姻失败便带着我跟外公外婆住,从小,我都看着家里一地鸡毛的吵吵闹闹,外婆和外公,外公和我妈,我妈和姨妈,那是一个很难看到和平共处现象的复杂小家族,我舅舅选择回避,但一直补贴着这个小家族的所有人,外公很多时候也选择了去舅舅家长住避难。
外婆和我妈从小给我灌输的观念是,我外公不是好人,外公也不疼我,让我认同这种观念的一件小事,家里有客人来跟外公聊天,而我调皮穿了客人的拖鞋到处玩,中间外公阻止了我几回,后来因为大人的拖鞋过大走路不方便而摔倒了,外公并没有安慰我而且用手指狠狠的叩了我的头,当时觉得好疼,再后来去跟外婆和妈去告状,她们便说你看外公就是不疼你吧,你摔疼了他还敲你,当时我也这样觉得,现在来看这就是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吧。
外公的有生之年,我一直从内心跟他是疏远的,因为觉得他不是好人,不疼我。后来他年纪大了,快八十多岁了,可能也知道自己不久百年,行动已经没那么方便了,便坚持从舅舅回到了家里,外公外婆对饭和菜的要求差异很大,所以那时候他们相当于分开吃饭,那时候我很小,只知道看着外公那个时候自己做饭自己洗衣很吃力了,还记得有一次外公自己在洗衣,很村里的人路过的时候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自己洗衣,小孩不能帮忙洗吗。我在旁边听着是有触动的,虽然当时小,但是应该还是可以帮忙洗衣的,所以这个场景到现在我都印象深刻。有时候我会跟外公顶嘴,看到他脸气得涨得通红。有时候外公让我做点事,我也是内心不情愿的。外公身体一直没有大毛病,但是皮肤一直很痒,每天要烧很烫的水洗澡,还要经常挠,那可能是在晚年让他最受折磨的一件事了。外公走的前天晚上叫外婆煮了碗面吃,第二天早上外婆发现他已经去世,走得安详,当时,他的去世并没有让我感到伤心。
因为外婆外公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三个孩子之间矛盾以及他们的孩子和他们之间的矛盾,更多的是我妈和他们之间矛盾,从小看着这个小家族一地鸡毛的我似乎很幸运,外婆也好还是舅舅姨妈都给了我很多的关爱,包括外公也用着他认为正确的方式爱着我,只是当时我不懂他的爱,我独自顽强着并健康成长着,只是成长的速度到了工作以后才变得更快一些。
我是一个很少回忆过去且很少后悔的人,然后外公却是我生命中少有的遗憾(还有另外一位,以后再叙),我直到了工作之后才深深的明白,我当时的偏见是多么的荒唐,然而,也许这才是成长的迷人之处,好过,我从来没明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