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在脆弱的时候向自己的本能和欲望缴械投降
最近自己各种不在状态:
一个月前在网上买了近千元的书,时至今日居然一本没翻;
简书上最近的一篇文章更新日期也是半个多月前了;
因天气越来越冷,出被窝越来越困难,晨起读书计划也断断续续,这阵子甚至停滞了很久也未续上…
即使是整天什么也不做,也并没有感到轻松而是充斥着拖沓、低效、无能和无目标感。
令我担心的是,对自己的这些不在状态并没有强烈地感到不好,甚至还认为这么做有充足理由: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寻。
虽说如此,有时候仍会在不经意间特别怀念今年状态很好的那阵子,那是清明过后到中秋之前的几个月的时间。
那段时间虽然每天很累,节奏紧凑,但心里充实,最重的是活跃的思维、强有力的执行力和高自我效能感简直给我一种能飞起来的感觉,不能更棒了。
我把自己的这种游走在状态好、状态差以及无状态的表现叫做“状态失衡综合症”。
表现为忽高忽低、时好时坏、或有或无的状态失衡。
在状态和不在状态时,我的表现有着天壤之别,这可能缘于我天生的敏感和易受暗示性。
在状态时:脑洞大开,精力充沛,读书、运动、写文、护肤样样不落下!
瞬间化身宇宙无敌小仙女,从头发到指甲,必须捯饬到位!
小宇宙启动,走路带风,底气十足,干啥啥成,离拯救世界只差5分钟!
不在状态时:脸上一个大写加粗的“衰”字,懒得思考、懒得说话、懒得动弹,什么都不想干。
没画眉毛也照样出门,衣服更是随便穿不讲究,一身肉,外加一堆混乱不堪的情绪,整个一个乏味油腻中年妇女。
如果有人跟我提什么拯救地球?我只想问谁来拯救我呀??
二
其实不仅仅是我,绝大多数人都跟我一样有过这样的“没状态”、“状态差”、“状态好”的体会,比如:
“不喜欢现在的自己状态,恨不得分分钟摆脱这个讨厌鬼。”
“不知道自己喜欢的状态是什么?不停地在找,就像失眠的人在床上翻来复去找不到合适的入睡姿势一样......”
“感到热血沸腾信心满满,希望这种状态能保持久一点,再久一点。”
我有一个闺蜜更频繁被动地陷在各种状态中。
半年前说:没状态,干什么都没劲,担心自己得了抑郁症。
我说,放心活你的,我一周当中还一、三、五抑郁,二、四、六躁狂呢。
几个月前说:状态很差,想学习又很懒,何以解忧?唯有刷刷剧逛淘宝。
我说,远的看看你所在城市的房价,近的看看你穷得只能买的那些A货,你的状态就好了。
最近又说:状态好到爆,跑个全马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说,别用力过猛,take it easy,行稳致远。
看到了吧,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绝大多数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没状态、状态好、状态差交织在一起的。
“状态”就好像人体的內分泌系统,遍布全身,它不像心肝脾肺肾那样功能明确,而是于无形中不显山不露水地参与所有机体活动。
“状态”这东西,好了,如虎添翼,锦上添花;没了,虽不会让人伤筋动骨但会像牙疼般隐隐作痛;
差了,特别不爽,无法精准到哪里不爽,可就是浑身上下不舒服,由此引发的焦虑、自卑、拖延等更是直戳痛点。
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状态低迷的时候?如何能在即使状态不好的情况下也尽快回归好状态?如何让好的状态保持更久一些?
三
先分析一下我的“状态失衡综合症”产生原因:
一是目标不清。好的状态离不开明确目标的牵引。什么是目标?就是你要到达的目的地呀。
目的地要唯一而不能太发散,这样才会没有犹豫、没有踯躅地奔向目的地,才会在这个过程中迸发出全力以赴的最佳状态。
而当有目的地不明确时,就会出现很大的随意性。记得有一次,我去某处办理,因时间还早,于是想顺便把晚饭解决了,但当时并没想好吃什么,觉得吃这个也行,吃那个也可以,于是东转转西逛逛,半天也没选好吃什么,浪费了时间不说,整个人的心情也特不好。
而平时,由于工作节奏很紧凑,所以每天午饭都直奔吃得很合口的那家店,既高效吃得很舒服。
于我而言自定目标虽然美好但却太笼统,做和不做,短时间看并无太大区别。比如,我之所以希望坚持晨读、阅读、写文,只是想让自己变得更美好。
变美好这件事本身就不容易量化,到底到什么程度才叫变好?到底要持续努力多久才可以看到阶段性的里程碑?变美好是一个如此长期的目标,终其一生不能止步,所以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把这终极目标落到年目标、月目标、周目标和日目标上呢?
姑且不说能不能做到,单单既兼顾全局又照顾细节,既兼顾长远又落到眼前地将这一恢宏的目标拆解就相当有难度。
二是压力不够。状态就像石块下的小草,遇到一定压力才能激发出向上的力量,甚至需要主动加压。
反观自己,我的自加压力的弹性太大,回旋的空间太大。
毕竟写文晨读这些事并不像工作那样,不工作了就没有了经济来源,所以必须做,甚至有个小病小灾的都要坚持工作;而前者做与不做、多做少做并不会有立杆见影的效果,最多是灵魂上空洞一点而已,如果不是特别在乎内心丰盈的人,迫切度为零。没有紧迫感,何谈压力,没有压力,惰性占上峰,当然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四
网球运动员罗杰·费德勒认为,要成为一个伟大的球员,需要对整个赛季的巡回赛都有很好的安排和状态。在他看来一直保持状态这才是最大的挑战,这并不容易。
对网球并不热衷和关注的我,虽然很少看比赛,但对这位拥有19座大满贯奖杯的费大王关于状态的看法深表认同。
我们都喜欢好的状态久一点,差的状态短一点,虽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做难事必有所得,我们来共同探索有益的做法。
1.别拿“状态”当借口
诚然,“状态”好效率高。而很多时候,人们把“状态”当成一个掩饰自己人性弱点的幌子,比如:
明明想偷懒了,说沒状态;
明明不敢面对,说没状态;
明明没勇气、没担当、没自律,也说没状态。
有的人把“状态”当女人的生理性周期一样,认为理所当然要在这个时候享受工休假。
当然,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随时处于状态的巅峰,必然是波峰波谷交替的过程。
但不要把自己不作为不努力的黑锅让“状态”来背。
2.耐心持久地投入
华为轮值CEO徐值军在2017年中国管理·全球论坛上说,要想有创新,就必须要有研发的投入。很多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却始终难以构建起自己在研发上的能力。为什么?“因为研发的投入不可能立即带来效益,三五年之内研发投入就能挣钱,没有这回事。搞研究,五年内要盈利几乎是天方夜谭。”
耐心持久地投入不仅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保持状态同样有借鉴。
“状态”是一个过程,不是散落的点,而是连续的线,所以就需要持续发力。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很难找到状态;
东一下,西一下,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的,很难找到状态;
在某个点上投入一段时间,短期看不到成效就调头的人,很难找到状态。
只有耐心持久地投入才可以让我们想要的状态呈现出来。
3.总是处在“第一天”
在一个状态里久了,容易懈怠、麻木,即使是好的状态,如一直停留其中没有更新,也会渐渐失去活力和生机。要想拥有更高质量、更有活力的状态就必须时刻让自己像新贵一样进取,一直坚持与惰性作斗争。
4.寻找你的1英尺栏杆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在投资方面我们之所以做得非常成功,是因为我们全神贯注于寻找我们可以轻松跨越的1英尺栏杆,而避开那些我们没有能力跨越的7英尺栏杆。”
这句话阐释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寻找状态,就是寻找那些1英尺的栏杆,难度低一些,有了一定成就感之后,再循序渐进,这种方法其实更适合我们普通人。
5.状态不好就休息而不是停止
没有人是永远机,能量不足了,补充能量,当你累了,你就休息,而不是停止。学会如何去平衡工作、学习、生活和家庭,使得自己更专注于重要的事。这些事情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并做出决定的。有时候少就是多(less is more)。
上述这些并不只是给别人熬一锅治愈鸡汤或毒舌鸡汤,更是针对我自己的反思和拷问。因为在那些别人的现状中能看到我的影子,甚至某一个时刻、某一个点上我还不如他们。
我是Dr.彭。
最喜欢你们一言不合就关注的样子。
听说点赞此文的,都进了福布斯排行榜。
我们一起成长。
END.
原创版权,转载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