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以为自己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时候,其实我们不是在打抱不平,因为当我们没有帮助到任何人的时候,这不过只是逞一时之快。
为什么我们总会不自觉变成“评判”他人,这里指的评判,是让对方产生负面状态的那种。比如喷子。
网络喷子:
主要出现在微博、百度贴吧、网络游戏等网络平台中,他们常常用用恶毒的语言激怒他人,挑起争端,使用带有极强侮辱性的言语。
甚至为了达到用语言屠杀扣字的作为,从心底瓦解对方的心理素质,从而让对方产生愤怒,丢脸,压迫的情绪。
这些人的行为通常比较卑鄙,容易使人上当,他们有时也会群起而攻之,使受害者尊严丧失。
面对喷子的情绪化与恶意攻击,通过用心理学的原理,进行底层逻辑的分析之后,可以让我们不去成为喷子的牺牲品,或是成为喷子。
通过心理学分析:找到产生评判的原因
有一篇“”李叫兽“”的问答文章中,分析了心理学上,为什么我们会总是去抱怨别人,或是尝试去侮辱别人。
他提出了4个原因:
一个是:社会比较理论和保护个人自尊;
一个是:基本归因错误,也就是把别人的行为归咎到他的态度和性格(相反的,在评价自己的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错误归因在环境的外部因素。);
一个是:隧道视野,也就是会放大少数事件的影响而忽略了主体,就像井底之蛙只看到片面一样,而将这个片面放大到所有,以偏概全;
一个是:万能药思维,他认为造成所有的问题或者是原因都是一样的。
这是为什么网络上有很多喷子,或者是喷子思维的4种可能的原因。
批判原因1-社会比较理论和保护个人自尊
在第一项社会比较理论和保护自尊当中,是指我们通常会透过和他人的比较来获得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在为了保护个人的自尊,我们常常会在别人身上找缺点,从而去让自己觉得自己高于对方一等。
我们会对于优于自己的人产生这样子的比较念头。比如说我们会因为嫉妒身边的人赚更多的钱,而产生其实对方也有哪些地方没有这么厉害的想法。
这种社会比较原理会,很容易出现在自己的朋友当中,或者是同学当中,可能认为我们彼此起点一样,但为何最后他获得了更多的成功,我们就会在他所谓成功的面上找到一点他不足的地方,进而放大他不足的地方。
所以这是基于比较心态衍生出来的仇恨,我们会透过对方不如自己的某个点去进行踩踏。
面对这种比较属性的人群,我们来看两种状态,如何改变:
- 我们如何去减少社会比较的心态攻击他人?(自己不攻击别人)
- 我们如何去忽视被社会比较的言语攻击?(不被别人攻击给打倒)
从这两个来发展,当我们了解了社会比较心态的原理和底层逻辑之后,我们就可以去规避掉这个问题。
2-1 我们如何去减少社会比较的心态攻击他人?(自己不攻击别人)
比方说我们在看身边朋友的时候,如何去多看对方的好处优点,而不是认为自己技不如人,而感觉到有羞愧,因为羞愧过头之后就是怨恨。
我们要去了解他的成功途径,甚至是了解成功背后的故事,但有很多的辛酸是你看不到的。
所以不要一味的去只看成功,更多的是要去深入了解对方成功背后的那些故事。可能人家的努力是你的10倍努力,而获得了这1分的成功,不该为了这1分的成功去践踏人家十分的努力。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他就是努力了1分,但是每个人对努力的衡量标准也不同,所以不要在不同的标准上,给自己带来对自己的打击。
比如我认为1个月月薪6k就很棒,但是他认为6w才是合理的,那我们为这个理想值付出的努力,标准就会大不同。
2-2 我们如何去忽视被社会比较的言语攻击?(不被别人攻击给打倒)
另外一个是当我们变成被批评的对象的时候,我们如何去看待这样子的言语攻击?
一样是换位思考,对方为什么如此的愤恨不平?
“嗯,可能是他的眼角视野不够宽广,他所看到的视角只是我很努力的那一面,他没有看到我背后的成功。”
如果是好朋友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的去分享,但如果只是点头之交,甚至是素未谋面的网友,我们就是一笑置之。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去找到如何去展现背后那些对方看不到的辛苦画面,让对方慢慢的去理解。
“其实你想要这样子的成功,你只要跟我一样努力就好。”
比如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抖音旅游大V-房琪kiki的短视频,里面既有她的成功缩影短片,也有她成功背后的付出。抖音上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多看看他们背后的付出,然后问问自己,你能做到吗?
于是,透过这两种方式的调整,可以让我们减少更多的比较性的冲突。
批判原因2-基本归因的错误
第二大类是基本归因的错误,也就是盲目乱喷的表现。当被出现基本归因错误的时候,是只会经常把别人的行为归因到态度和性格,也就是去批评到个人的个性问题。
因为当我们去评价对方的时候,我们没有跟他天天相处在一起,我们并不知道对方为这件事情付出了多少,我们只是看到了结果,我们没有看到过程。
而这个结果可能是他没有成功。于是我们会认为,为什么你没有努力去让他成功,我们没有看到他努力的过程。
所以我们说不出你这么努力,哪里努力不对,哪里需要在更努力的话语,批评的过程,无法帮助他找到过程当中失败的原因。于是,我们责怪的只是最后的表象,因为信息取得不易,我们并不容易知道对方付出了多少。
面对这种基本归因错误的时候,我们来看两种状态,如何改变,一样从2个角度来看:
- 第一个是如何自己避免只从表象去批评他人。(自己不这样攻击别人)
- 第二个是当他人因为基础表象而批评自己的时候,如何去应对?(不被别人这样攻击给打倒)
从这两个来发展,当我们发现这个底层逻辑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基本归因错误的批评,我们来看看如何规避掉这个问题。
3-1 第一个是如何自己避免只从表象去批评他人。(自己不这样攻击别人)
首先是第一点,我们需要先暂停自己的情绪,通过全局观来思考事情。
如何看到这个人是否真正地在为结果负责?
假设说他真的是个人能力不足,如何去调整它的位置?
如果他是因为自己的个性,或者是真的没有使尽全力,如何去促使他改善这件事情?
毕竟当时发生这件事的时候都是有原因的,不要怪罪当时为什么是他。
找到他未来如何改进的方向,从过去到未来的过程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而我们站在全局观才可以看到问题。在提出批评用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提出相对有用的讯息,让对方去感受到原来我真的没有做好,但是我可以如何做好?
这样子我们可以减少很多的单纯为批评而批评的状态,比如恶意的人身攻击,你是X,甚至飙脏话的情绪发泄等。
透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把对人和对事给有效区分开来,避免对人不对事或对事不对人的状态出现,导致只是为批评而批评。
因为真正的批评是希望对方进步,而不是逞自己的一时之快。
3-2 第二个是当他人因为基础表象而批评自己的时候,如何去应对?(不被别人这样攻击给打倒)
当我们发现别人只是通过结果来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自我觉察,去找到对方所阐述的批评当中,有多少是自己能理解并且消化的,我们去截取下来,往回找原因。
但如果对方只是单纯的批评某种状态,而这个状态,它并不是可以改变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就忽略不计就好了。
比如说我们可能在这个项目上没有完整的呈现出它的样子,当别人批评你为什么做成这样,相对是比较没有建设性的批评的时候,我们就吸取教训,然后回头自己找原因。
那当对方提出的是,如果你哪个部分可以更好的话,这个项目就不至于是今天的状态,虽然言语刺耳,但是我们从他的话语当中,可以截取到部分有用的资讯,原来从哪里在进行提升会更好。
所以在接受归因错误的时候,我们要去找到对方所提出的批评用语,是否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如果有,我们虚心改进,如果没有,我们需要左耳进右耳出,不要扎根在心头影响自己。
如何避免自己去给别人带来这种基本归因错误的状态,当我们去看到对方的结果并不如自己意的时候,我们要先找到全局观的站位。
批判原因3-隧道视野
第三种是隧道视野,也就是很多人会因为只看到了某个片面,而以为这就是全局,就像井底之蛙一样,他以为他看到的天空就是全世界,其实是因为他的视角受限。
所以当很多新闻开始去采用了某种视野的新闻视角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如何去看出新闻视角以外的视野一样。
面对这种隧道视野的时候,我们来看两种状态,如何改变,一样从2个角度来看:
- 如何不去成为片面批评他人的人(自己不这样攻击别人)
- 如何不去被单纯的片面批评给打倒(不被别人这样攻击给打倒)
从这两个来发展,当我们发现这个底层逻辑的时候,如何不走入这个误区,我们来看看如何规避掉这个问题。
4-0 如何不去成为片面批评他人的人(自己不这样攻击别人)
如何不去被单纯的片面批评给打倒(不被别人这样攻击给打倒)
这两者之间其实彼此都是隧道视野,所以一起这样来理解:
首先是当别人只是透过某一个讯息来看我的时候,我们如何去调整个人心态?
比如说很多人会在某个言语上,因为用词不当,导致导致被大众批评,批评浪潮会像雪片雪花般飘来,这时候有无止境的暴力言语就会出现,因为一个极度片面的讯息导致了后续的谩骂声。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去找到根源,也就是我们同时在用隧道视野再看一件事情,我们认为我们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是微不足道的一句话,但对方却因为这句话而否定了我整个人。
这时候,彼此之间都用隧道视野在看这件事情。
这是什么意思?比方说我讲的这句话,我认为它无伤大雅,可是在很多人的心中,他可能足以毁灭很多人心中的预期,它远比你想象中的重要。
比如最近很火的外国留学生,言辞过于恶劣的新闻。
因为每个人认为的重要性差异很大,所以彼此都是用隧道视野再看一件事,那么如何去避免彼此用隧道视野看事呢?
多一份尊重,去客观了解每个人的重要程度不同,去慢慢找到互相一样价值观的人。
比如夏虫不可语冰,夏天的虫子,因为它活不到冬天,所以他不知道冰是什么。那如果我们单纯的告诉夏虫,世界有4季轮回,那么夏虫永远听不懂,因为它的视角范围就只有夏天。
所以在隧道视野当中,其实更重要的是找到相互价值观相同的人,并不是要去站在对方的世界中去理解他的世界,因为每个人的重要性占比是不同的,但是要客观尊重,并且慢慢找到和你同频的人。
同时不要去谩骂其他圈子的人。
比如就像同性恋者的话题也是一样。很多人会认为同性恋者它是一个不可被承认的事实,但是有很多人,他们认为同性的爱是没有错的。这两种的思维其实彼此都是隧道视野,它没有好或坏,但是他都值得被尊重。
如何避免隧道视野,学会彼此尊重,学会找到全局观的点位看事情。
批判原因4-万能药思维
第四种是万能药思维,也就是我们总会认为有一种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因为问题产生的根源都是一样的,但是当我们没有办法用一种药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那些治不好病的人就会上来攻击你。
所以如何去避免这样子的思维,产生别人对自己的误解,或自己对别人的误解?
面对这种万能药思维的时候,我们来看两种状态,如何改变,一样从2个角度来看:
从这两个来发展,当我们发现这个万能药思维底层逻辑的时候,我们来看看如何规避掉这个问题。
5-1 如何不去成为提供万能药思维的人(自己不这样引导别人)
首先要去了解一个问题的成功,他绝对没有复制100%的可能性,它只能通过借鉴而不是通过完全的模仿。
所以并不存在万能药,而只存在:从经验当中取得一些借鉴的方法。
当我们在看很多讯息发布的时候,可能他认为他的方法可以帮助到很多人,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买单,这时候我们可以客观的去评价,是因为这个解决方案的背后,它只是用某些人群而来反对他的,其实恰恰不是这个人群的人。
所以在我们去发表一件事的时候,其实可以更多的先去思考,它的背后的适用人群是哪一类人。
当我们在发布类似方法的时候,我们也要去思考它是更适合哪些面向的人群。
比如说:如何透过早睡早起去获得更好的人生,当我们认为全天下的人都要按照这个法则来做才对,但是你没想过,有很多工作室日夜颠倒的,很多夜猫子的作息,他就没办法去完成这件事情。于是可能会有很多夜猫子人生的人群会反对这个方法。
其实是因为,即使一个再好的方法,它不可能适用全世界人。
所以当我们在推广这个方法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备注有哪些人更适合,可能有哪些人相对不适合。
就连一个药物它都有正负作用,所以一个方法它也会有适合的人群跟相对不适宜的人群,他没有万能药的功能。
5-2 如何不去被吃药没治好的人给打倒(不被别人这样攻击给打倒)
当我们在面对批评声浪的时候,如果能够去了解批评本身背后的心理因素,我们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掉被批评带来的。负面想法以及产生批评他人的负面念头。
所以当我们发现对方斩钉截铁的否定,先去了解背后原因。他可能不是你的“用药人群”而已。
如何避免万能药思维,学会观看人群背景,了解各自的背景差异,就能找到理解差异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