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浏览微博时,无意间看到了一位我很喜欢的作家老杨关于推荐读书的信息“三场挫败,三个厨房,一曲舒芙蕾之歌”,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就我自身而言,我比较喜欢这一类表现悲剧的书籍,或者说我本身就倾向于“众生皆苦”的悲观主义论,所以我总以为悲剧小说的美更独特,更深刻,更接近于我们真正的生活。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作者是土耳其的女作家爱诗乐沛克。书以三个独立的故事为构架,分别是克拉拉与丈夫的疏离与捆绑,菲尔达与母亲的仇恨与撕扯,马克丧妻后的心碎与无措。每个故事都充斥着了让人不能呼吸的味道,冷漠,无奈,烦扰,痛苦,绝望像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在生活中,有人痛得深入骨髓,有人恨得心如死灰,但是三个主角在相同的时间都选择了舒芙蕾(一种制作较为困难的法式甜点),选择了到厨房安顿他们的痛苦。
我不愿意过多详细地介绍他们的故事,就以克拉拉的故事为例,只简要地给出我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触。这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一种压抑阴暗的气氛,克拉拉和丈夫从来没有过争吵打闹,但有着三十多年婚姻关系的他们之间存在隔膜远不止婚姻的这一道围墙,倒像是两个宿世的敌人。即使住在一起,也不能弥补两人之间的疏离,冷僻所造成的缺口。丈夫阿尔尼厌恶克拉拉和这场婚姻,一切都让他觉得自己被束缚,被牵绊。终于在一次意外中,阿尔尼中风瘫倒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不得不依靠妻子。
随之而来的,矛盾爆发了,以冷战的形式每天重复着,甚至积聚成了仇恨,相互折磨。婚姻让克拉拉无可依恋,收养的孩子也在指责她,嫌弃她。她无时不刻在容忍着,在压抑着自己的愤怒,也许只有在厨房,全身心投入其中时,她才能暂时忘却生活带给她的不幸与痛苦。结尾时,克拉拉选择了放弃一切,包括丈夫死后她可能得到的那份遗产,虽然知道在她离开之后,别人一定会指责她薄情寡义,抛下生病的丈夫不管自己远走高飞,但是心意已决,她想为自己活一次,回到她的家乡菲律宾。可是没人料到,就在厨房,她静静地走了,结束了这所有的一切。
仅这一个故事读下来,就会给人莫大的伤感。大多数人向往美满的婚姻生活,但是不能否认,不幸的婚姻的确存在,虽然原因各有不同,但我觉得终究是没有爱或者是不够爱吧。婚姻中的冷战是所带来的痛苦比轰轰烈烈吵一架要强得多,在我看来,它是一种最厉害的使人受伤的武器了,凝滞的空气中总藏有一种冷漠阴暗,彼此折磨着,却不露一点声色。
对于她的死亡,我想大概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的她太累了,就连上帝也希望这位可怜的女性早早摆脱尘世的痛苦。我体会到她心底是怎样地绝望,但不明白当初她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婚姻,表面上相敬如宾,实质上两人的心比任何人离得都要远,婚姻名存实亡,但两个人却选择这样折磨彼此。我想得简单:既然不爱,就该放手。但悲剧在于此,放不掉仅是因为想报复,“我不好过,你也别想舒服”。这一场较量,没有赢家,两个人都只能沉浸在愤恨与痛苦中。
幸运的是,克拉拉在厨房里找到了些许活着的意义。在制作舒芙蕾的一次次失败面前并没有气馁或伤心,她做得一次比一次熟,一次比一次好,蛋糕膨胀的时间越来越久,她找到了些许乐趣。生活越是空虚,痛苦和忧伤越是趁“虚”而入。我很欣慰她能够把自己的精力分散一部分在舒芙蕾上。厨房就像是她的避难所,就像书中所说“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恋人的双手,宇宙的中心”,在舒芙蕾的抚慰下,我想她并不是那么痛苦了。
在走出困顿的生活后,克拉拉“发现不完美的人生偶尔也可以像舒芙蕾那般甜蜜而柔美”,虽然终会坍塌下去,那种瞬间多么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