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万公里、没有水、温差大……教科书里的月亮那么远,令人生畏。广寒宫、嫦娥、玉兔……神话里的月亮那么美,令人陶醉。摇篮、边防线、军功章……歌曲里的月亮那么浪漫,令人向往。今年秋雨连绵,今年中秋无月,盼月等月赏月的人有些失落。其实月只是一种寄托,无月的中秋夜,一样会有对月的思考。
想起古诗文。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里,月是依依惜别的离愁,是凄婉哀怨的乡愁,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是温暖人心的亲情。在月出月落中,我们捕捉山鸟在桂花飞舞的春涧中鸣叫的唯美画面,也感受乌鸦在布满寒霜的天地间悲啼的凄美意境。在月缺月圆中,我们感慨燕山脚下李贺渴望策马扬鞭杀敌立功的愤懑,也惊叹阴山山麓李广演绎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雄壮。
想起张晓风。她在《月,阙也》中写到: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我喜欢张晓风另类的文笔,独特的构思,更喜欢她“人以文传”的思想。她曾说:……真正留住我容颜的,是这些美丽的方块字的魂魄吧!是啊,人生之路,坎坷崎岖,总要留下些除金钱以外的东西,能力有大小,影响有远近,助人救人,奉献社会,不辜负自己,不辜负人生。换而言之,让那些或多或少的有意义的东西,成为你一生的价值所在。
想起《月光曲》。这是失聪音乐家贝多芬的呕心沥血之作,为了献给他已经分手的恋人朱丽叶。这个前奏配上教科书上那个动人的传说,使得《月光曲》从背景到创作,从乐调到意境,无不透着浪漫与神秘。贝多芬说,我的音乐只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月光是明亮的,无私的,在无数个晴朗的夜晚,她会洒遍世间的每一个角落。贝多芬希望自己的音乐能像月光一样,传遍世间的每一个地方,给穷苦的人们,特别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带去快乐,带去光明,带去继续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想起亲人。在我的孩童时代,奶奶总把月亮称作“月奶奶”。那时候,我经常凝视“月奶奶”,她那圆圆的脸庞,澄澈的光芒,令我产生无数遐想。奶奶离开十年了,她慈祥的笑容和温情的目光一直不曾离开,一直出现在我思念她的每一个夜晚。不知不觉中,身边的亲人一个个老去。你会突然发现他们的语言、行为或处事方式和以前截然不同,昔日的强悍、自信和果断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懦弱、迷茫和健忘。人生的轮回、事物的更迭就是这样无情,也许自己到老了也是如此。善待老去的父母,开发年轻的自己,教好无知的子女,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想起朋友。不可否认,时间和空间会让鲜艳的友情褪色。多年以前的知己,隔山隔水的朋友,都会渐渐失去联系。但我坚信,你我的心中,还有一个名字,还有对方的一颦一笑。抑或在某一个灵光一闪的刹那,又记起在一起或快乐或伤心或热闹或平静的时光。感谢所有的朋友,我们装点彼此多彩的生活,我们影响彼此迅速的成长,我们守望彼此幸福的明天。即使有一天被遗忘,那又何妨?
想起世界上的芸芸众生。我们总说不以贫富论人,可总有人驾豪车住豪宅,总有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我们总说职位无高低贵贱之分,可总有人在办公室里轻轻松松吹空调,总有人顶着烈日冒着风雪扫马路。通往成功或安逸的路上,知识、勤奋很重要,机遇、提携似乎必不可少,天上掉馅儿饼可能也需要偶尔来那么一两回。天外有天,追求永无止境,适可而止,创造精彩人生。很喜欢那句话: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今夜无月,今夜无眠。只是云遮住了月,月照样升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有情,今夜有梦。还是人唤起了情,情依然浓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