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多数人一样,大三的时候,我便不敢再像之前一样吊儿郎当了,也开始摩拳擦掌,为自己的 “出路”而忧虑了。有意思的是,放在一年前,我绝对不会用“出路”这个词,怎么着也得是个“前程”。可事实上,生活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我们真真是小看了如今的就业压力。能找到一份让自己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的工作还是有难度的。对我们来说最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找到自己的“出路”,“前程”至少是三五年之后的事情。
面对严峻的压力,很多人选择了延迟就业,或出国深造,或备战考研。因为对翻译界女神“张璐”的神往,加上大二时接触过一点同传口译课程,我当时一心想在翻译领域发展。决定考研是在大三下学期。
在前期选学校,搜资料的过程中,整个人都头大了。省内还是省外,985,211等综合性名校还是还是专业性较强的外语类院校,笔译还是口译,我头一次感觉自己犯了选择困难症。因为没有特定的目标,想要的太多,对自己的定位模糊,加之网上对于考研这件事情的夸张渲染,我像一个没有线的风筝,在各式各样的院校名字之间飘忽不定。考研人数每年都在上涨,但院校的录取人数波幅并不大,每当我想去碰触那些985,211时,总会有一个声音冒出来“全国那么多人,比你努力的人可太多了,凭什么是你呢?”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才是我整个考研经历中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了解过翻译硕士的同学都知道,考试科目有翻译硕士英语,翻译基础,汉语百科知识,政治。大部分院校不公布往届真题,没有特定的参考书,没有特定的考试范围,而等考研大纲出来,时间根本就赶不及了。所以备考资料的来源又是一段艰辛的历程。大一大二也没交往到多少学长学姐的我,像大海捞针一样,在微博,考研帮,贴吧,硕士研究生网站上看经验贴,搜集院校真题,搜集中国日报新词热词,catti翻译实务,搜集政府工作报告,时事新闻,中外天文地理,七七八八地买了好多的书,但我也不确定哪本考得可能性最大。吃惯送到嘴边饭的我,一下子觉得心里特别没底,不断质疑自己的选择。
所有的前期工作落定之后,复习效果还是不错的,感觉自己知识量有了一个剧增的阶段,瓶颈期往往比较靠后,整个考研过程都是在紧张,怀疑,担心的过程中度过。那段时间,说自己尽力了吧,但其实还有些心虚,确实,我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逃避问题,睡过好多次懒觉,也在情绪状态不好的时候拿起书本回宿舍煲过剧,在苦背政治,却总会发生前脚“马冬梅”,后脚“马什么梅,马冬什么,什么冬梅”的情况下,也偷偷拿出手机一玩就是四五十分钟。但说自己没努力,似乎对自己也不太公平,因为一句“得暑假者得考研,得考研者得天下”,暑假开始没多久,就和朋友留校复习,在备考的那三四个月里,跟考研大军一起,天天泡图书馆,早出晚归,食堂,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除去中间开小差的时间,学习时间至少有七八个小时,中间还因为压力过大,睡不着觉,头晕,心悸,没有食欲等等身体问题想过放弃,特别害怕只因为考研患上绝症,哈哈,现在想来是有点惜命了。整个过程,基本上拒绝了所有的活动,但有些活动是无论如何拒绝不了的,身为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的我不得不管发展转正党员的工作,一忙就是好几个周,还有英文学院的毕业论文,总比其他院来的早一些,这些事情横在中间,难免打乱复习节奏,长时间的耽误让我在心理上就觉得落下别人很多了,越来越不自信。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我的考研结果,不尽人意但也在自己不自信的意料之中。但从始至终,我从来没有后悔当初选择考研,因为我的知识库确确实实在备考的时间里,扩充了不少,我们学到的任何东西总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发挥作用的。
我的就业纯属巧合,但这场巧合对我来说却颇有“上错花轿嫁对郎”的感觉。距离考研还有两个周的时候,神木教育局带着“引才计划”来到了陕师大招聘会上,这次招聘最诱人的地方无非就是编制,很多考到教师资格证的人,不论是否选择就业,都不想失去这次机会,我和朋友都抱着既然赶上了,不妨先去试一试,万一成了,还能给考研失败保个底的想法赶早去参加了招聘,师大校园里早早就排起了长龙,据说有半夜三点过来的,前看不到头后看不到尾的队伍给这次招聘增添了一丝紧张的气息。神木教育局的招聘有两个环节,面试+试讲。多亏了大二大三参加过支教,周末兼职,积累了一些讲台经验,才得以顺利过关。
签订三方协议的时候还担心会跟考研结果冲突会赔付违约金,在跟袁博老师电话沟通后,袁博老师鼓励我放心大胆地签,如果考研也考上了,到时候学院会替你们出面,这才没有顾虑地签了三方。那个时候,我还是特别抗拒回神木这个小城市,毕竟“小城市无处安放灵魂”,所以在签完三方返回学校的公交车上,还哭着给妈妈打了电话说生怕自己以后就要回去再永远都出不来了。考研结果出来之后,知道上岸无望,但又不想眼睁睁回神木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我还在挣扎着,在西安一家跨境电商开始了实习。想体验一下公司上班的感觉,即使到时候回神木了,也不后悔说自己这么多年都没有脱离过学校,学习如实,工作亦如是。
体验了两个月之后,我知道自己不适合这种成天盯着电脑,做着一些重复性的p图,拼图,发post的工作,我没有在这份工作里找到成就感。同事之间交流也很少,上班hello,下班byebye,其间都在自己电脑上忙着自己的任务,加着自己的班,隔三差五有人辞职,也有新人隔三差五地进来。在没有找到比编制教师更有诱惑力的工作和学校公寓楼发出清楼通知的情况下,我收拾了行李,回到了神木,坐等教育局的分配结果。
我现在是一所小学的一位英语老师兼班主任。一开始由于对小学生的水平和想法不够了解,工作一度很难进行,无论是班主任工作还是英语教学工作,我都一头雾水。学生登记报名时,家长们看到全身上下一股子学生气的我,面露愁容,却也只能撺掇孩子们上前问我:“老师,你今年十几岁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们的时间作息,上课模式总有一些是开学大会上没有提到的,只能上蹿下跳见人就问。第一天下来,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还好学校领导关怀青年教师,及时组织了岗前培训,新教师培训,鼓励我们几位新教师放开手脚,勤学好问。
渐渐地,工作越来越熟络,管理学生越来越有思路,跟同事之间慢慢熟悉起来,家长会之后家长们对新老师也慢慢改观,一切都在走上正轨,这份工作也没有我之前想象得那么糟糕,那么一眼望得到头。相反,我好像还挺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有好几次听着微信朗读群里那些卯足力气,奶声奶气的朗读声,我都能笑出声来,实在是太可爱了。
入职以来,处理过家校矛盾,学生暴力问题,不良行为问题等诸多事无巨细的事情,但当我坐在桌前写这些东西的时候,脑子里全是这些孩子们的机灵劲,聪明劲。其中有好几个女生有事没事总喜欢跑到我办公室,推推搡搡羞涩地说:“没什么事,就是,两节课不见你,有点想你了。”这种藏不住的喜欢让我觉得很幸福。这一年以来,孩子们和我之间更有默契了,我总能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
董卿在朗读者里说;“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首先你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影响力吧,这鞭策着我更加严格地要求我自己,做让他们骄傲的老师。前不久的英语课本剧展演活动上,当我穿着主持人礼服走到台中央举起话筒时,我的孩子们欢呼了起来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这是我们的老师”。教师对孩子们有期待,其实孩子们对教师也有期待,他们也期待自己的老师是最好的,这份期待激励着我做更好的自己,不卑不亢,积极进取,我知道自己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一直在努力,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看到我的努力。入职之前,想象中的教师是一个机械性输出知识,不断考试的工作。
现在我认为,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同时教师的整个人格都会尽数展示在学生面前,并深深影响着学生, we teach who we are。我享受看着孩子们带给我的惊喜,也享受着自己为人师长,不断成长的过程。
跟我当年一样在择业路上彷徨的学弟学妹们,有些路必定需要自己一个人走,就业形势越来越不乐观,环视一圈,身边不乏有好学历,有能力的人仍旧待业的人,看到他们一次又一次为了几个名额和好几百人竞争时的无力感,才知道一份好工作的来之不易。各位学弟学妹不论是选择考研,出国,还是就业,都能尽早做选择,早点着手准备。目前来看,本科学历含金量已经在下降,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撑出国深造的前提下,考研对于英专生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考研其实没那么可怕,就像我们都参加过的高考一样,听网上说像炼狱一般,但我们经历过之后都知道没那么夸张,只要坚定自己的想法,相信自己,坚持到最后,结果不会太差。
对教师行业有所误解的同学,可以先试着考考资格证,以备不时之需,因为我身边有好几位兜兜转转最后还是选择教育行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当然,每份工作都有它不为人知的艰辛之处,每个选择都不是完美的。行业和行业之间也没有办法像数学题里的比大小一样拿来比较,衡量孰好孰坏,翻译官就一定好,教师就一定不好,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要当老师,进编制不是一件坏事,体制内并不是大家说得一潭死水,在哪都有上进的工作者,这种概率就像哪里都会有偷懒的人一样。在地域选择方面,综合个人经济状况,房价、物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尽量选择大城市,少一些人情世故,做事更能放得开手脚,工作环境更有活力。
以上就是我一些分享和不成熟的建议。感谢袁博老师的推荐,感谢学妹的邀请,预祝各位出国、考研的学弟学妹们逢考必过,旗开得胜,祝各位正努力找工作的学弟学妹们面试顺利,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