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春秋》,看看那乱世危情”系列之十九
剑指君王 楚大夫鬻拳忠义刚烈兵谏楚文王
鬻拳是楚文王的老臣,也是一位古今少见的忠义刚烈之士。
楚文王是楚武王之子,继承着楚武王创下的基业,继续东征北伐,开疆拓土,灭亡申、息、邓诸国,攻伐蔡、郑等国,夺纳息夫人,擒获蔡哀侯,意气风发,霸气天成。
面对这样一位“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的楚国君王,应该没有多少人敢直视他,冒犯他。但偏偏就有这么一位不怕死的臣子,曾两次出人意料地忤逆他,以刚克刚,成功逼君纳谏,最后自刖(yuè)殉君,忠义刚烈,千古留名。
第一次是“兵谏”楚文王,第二次是“拒纳”楚文王。
当初,楚武王灭掉权国,把权国改设为中国第一个县——权县,并派遣公族大夫斗缗(mín,斗伯比的后代)当权县的县令(县尹)。但斗缗觉得当县令官太小,于是叛变楚国想自立。楚武王率兵围剿权县,杀了斗缗,把权县的百姓迁到那处,改派阎敖做县令。楚武王五十一年(鲁庄公四年,前690年),楚武王病死,楚文王即位。楚文王二年(鲁庄公六年,前688年),楚文王联合巴国攻打申国,使巴国军队受到惊恐。楚文王十四年(鲁庄公十八年,前676年)秋季,巴国人背叛楚国而占领那处,并杀到楚国郢都城门。县令阎敖临阵心虚,从水道潜逃。楚文王怒杀阎敖,阎敖的族人勾结巴国造反。这年冬季,巴国人联合阎敖族人进攻楚国。
面对来势汹汹的巴国联军,一向果断英明的楚文王,这时却变得有些犹豫不决,不愿率兵出征。看到这种情景,老臣鬻拳心急如焚,坚持劝谏楚文王出兵,楚文王不听从。鬻拳情急之下便拿着剑器对准楚文王,说:“若不出兵,血染君王。”楚文王害怕而被迫同意出兵。鬻拳见楚文王肯出兵,就说:“我剑指君王,使君王恐惧,罪莫大焉。”于是就自砍两脚以谢罪。楚文王见他忠诚可嘉,不杀他反而让他担任卫戍都门的官职,尊称他为“太伯”,并使他的后人也执掌这个官职。
第二年春天,楚文王终于亲自率军抗击巴军,但在津地被巴军打得大败。于是回国,但意想不到的是,卫戍郢都城门的鬻拳竟然不开城门迎纳楚文王,只丢下一句话:“不打胜仗就不用回来。”楚文王只好带着军队转而向东攻打黄国,终于在碏陵打败黄国军队。得胜回国,到达湫地时却患了病。这年夏天,6月15庚申日,楚文王病死了。鬻拳很悲痛,把楚文王安葬在夕室,然后自杀殉君,死后被安葬在楚文王墓前。
鬻拳“兵谏”“拒纳”楚文王的惊人之举,刚烈悲壮,可歌可泣。
他之所以有这种以臣逼君的“死谏”行为,原因大概有三:
一是其思想性格忠义刚烈,大大超出常人。
二是“国家利益至上”思想浓厚。他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君要尽其理国职责。为了督促国君履行职责和维护国家利益,就算自己受刑甚至牺牲个人生命,也要死谏国君,使国君回归于正道。
三是彰显楚国的“尚武精神”。楚国素来奉行积极进攻扩张的立国原则,认为不出兵征伐就是贪图安逸,是很可耻的事。正如当年楚国第三次攻打随国,即使楚武王有死亡征兆也坚持出征;后来楚武王死于行军途中也回师,依然兵临城下,让随国恐惧求和才结盟而返。鬻拳就是凭着楚国这种“尚武传统”,才敢胁迫楚文王出兵和要打胜仗才能回国。
鬻拳这种“死谏”精神,对后世忠臣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中国各朝代各时期都涌现了许多敢犯颜直谏的“诤臣”和忠义志士。如,鬻拳死后二千年,1936年12月,为了民族大义,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抗日,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转折点。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亡,正是因为中国有惊天泣地的不灭的伟大精神,如卫大夫石碏“大义灭亲”的精神不灭,楚大夫鬻拳“以死谏君”的精神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