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7 周四
《再别康桥》文本简析和诵读指导
【在任丘阅读会所做分享的讲稿】
作者:徐宏昌
任丘阅读会的各位诵友,大家好,我是狼牙月。我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一位普通的诵读爱好者,没有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背景,偶尔会在晚上,一个人静静地待着的时候,录一些配音秀,读一些小语段,根本算不上勤奋,也算不上杰出。也许和我的工作性质有关,很荣幸,任丘阅读会组委会的几位老师让家做一次分享。
以前,在咱们这个群里,已经有很多专业主持人、主播、诵读界的高手、大咖做过精彩分享。
我今天这个简短分享,更侧重于诗人的简介和作品的解析,不是一次专门的朗读指导课。大家就把它看做在这个初秋的夜晚吹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风,无论让您感觉凉爽,还是感觉寒冷,我已经轻轻地吹过了。
言归正传。
说起徐志摩和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我想每一位热爱朗诵的人都会熟读成诵、张口就来。开头和结尾富有音乐美的回环往复,诗歌中极具画面感的美好意象,独自一人面对熟悉的景致生起的留恋和惆怅,等等等等,都会一股脑地涌入你的心中,那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就不自觉地从你的唇齿间滑出。是的,这就是《再别康桥》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位置。更不用说那些诵读大家带有个性的演绎,诵读爱好者发到各种平台上的作品,以及网上难以计数的赏析文章,它们的数量简直就像天上的星辰。
而今天我做的简单的解析和欣赏,有很多都是我自己的浅显和片面的认识,所以我的赏析可能和您对这个作品的理解有些不同,当然也有可能我说的某个地方会让您产生“与其心有戚戚焉”的感觉。还好,我是怀着向大家学习、向大家汇报的态度来进行分享的。我看不上某个上海心理学家说“谦虚就是自卑”的说法,我也不认为我这是骄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我确实心怀忐忑。我选择了这么一篇不太讨巧的诗歌来分析,确实有些冒险。
说作品之前,我们来聊聊作者徐志摩。
我们中国的传统的文学理论一般认为,知人才能论文,也就是说,你要想很好的理解一篇诗词、散文等,你先要了解他的人,了解他的生平、思想,所处的时代背景,诗词散文写作的时代特征等等。实际上,很多西方作家不这么认为。
一说徐志摩,我们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两点:一是他的诗歌《再别康桥》,二是他和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婚姻恋爱故事,而后者在民间流传的广度甚至超过了人们对《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深入理解。
我今天不说这个,有兴趣的朋友们,如果你不在乎历史的真实,就为看个热闹,你就去追剧,看《人间四月天》;如果对三人的婚恋故事感兴趣,可以去找相关的传记来看,可以多看几本,因为作者不同,立场就不同,对这些八卦爱情故事的演绎和评价角度就不同。经过近百年的传播,真正的徐志摩就像《再别康桥》中的那条被揉碎的彩虹,沉落于人世的浮藻间,随着岁月的流水荡漾着已经不属于他自己的梦。徐志摩,被揉碎了,变成了“彩虹似的梦”。但是,也正是因为他成了彩虹似的梦,所以才给了后人那么多丰富的想象、崇拜的追念和多迷离的怅惘……
其实,徐志摩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的人品、文品和学品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而不是仅仅用他那看上去浪漫实际上属于不幸的浪漫婚恋故事去概括他短暂却无比光辉灿烂的一生。
我们简单说一下徐志摩和康桥的不解之缘。
1918年,徐志摩去美国留学,在取得了银行学学士学位之后,放弃了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机会,于1920年10月(也有说是8月的)去了英国。他去英国,是为了去追随他的偶像,著名哲学家罗素,他想跟着罗素学习。罗素,剑桥大学的讲师,不仅是哲学家,还是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曾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等他到了英国,才知道罗素已经在8月份应北京大学的邀请,来中国讲学来了。并且,因为罗素反对战争的言论得罪了当局,被剑桥大学除名了,他不再是剑桥的教师了,徐志摩也就没有机会在拜到罗素门下当弟子了。于是就在伦敦的政治经济学院混了半年。
后来他结识了来欧洲考查的林长民。林长民是五四时期极为活跃的政治人物,也是一名学者。他最后两个任职是北京政府国务院参事,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就这样,徐志摩也结识了他的女儿16岁的林徽因,还通过林长民结识了英国作家狄更生。在狄更生的帮助下,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身份进了康桥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有的称之为皇家学院)继续学习政治经济学。他可以到处听课,比正式的学生更自由。
这是徐志摩与康桥渊源的开始。
康桥,是英国的一个城市,现在译作剑桥,靠近康河,也叫剑河,或者译作卡姆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是城市名称,不是一座桥的名称,康河上有很多桥,比如数学桥、国王桥、克莱尔桥、三一桥、叹息桥等等。《再别康桥》中的康桥,是指剑桥大学。有很多游客把克莱尔桥当做了徐志摩的康桥。
徐志摩第一次到英国是1920年,1922年回国。这两年间,尤其是在剑桥大学当旁听生的经历,让他开拓了眼界,陶冶了性情,接触各种思潮,孕育了他的理想主义。可以说,康桥的经历让他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社会观、人生观和文艺观,康河的水开启了他的心灵,唤醒了他真正的理想,他开始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中,而不是去研究政治经济学。徐志摩后来曾经说过: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这可能是徐志摩之所以如此眷恋康桥的一个原因。
那另一个原因呢?我想,也许在康桥的柔波下、浮藻间,还沉淀着一个如幻影般破碎的梦?说白了,就是他并不顺利的婚姻和爱情经历。
这两年里,他先是把原配夫人张幼仪接到英国,仍然一起生活,还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但不幸三年后孩子夭折了。但是他已经爱上了林徽因,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和张幼仪离了婚。但是他并没有追求到林徽因。1921年,林徽因就随着林长民回国了。虽然在国内,徐志摩和林徽因也有接触,比如林徽因参加徐志摩、胡适等人发起的新月社的文艺活动,但是,林徽因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徐志摩,并于1924年和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去了美国攻读建筑学。这段恋爱失败的经历到底在徐志摩心中留下怎样的创痛,仅凭坊间传闻是不足信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份创痛也增加了他对英国、对康桥的眷恋。
人很奇怪,我们会深情回忆的并不都是快乐的经历,还包括痛苦、孤独、无助。就像上山下乡运动,把那么多城市青年的美好青春甚至一生都留在了农村、县城,他们过得舒服吗?可是,等这批下乡青年回到了城市变老以后,他们不也常说那是“青春无悔的岁月”吗?无悔?都毁成那样了,还无悔呢。人是很复杂的高级动物。所以,我个人认为,婚恋的不幸也在徐志摩的心灵最柔软的角落刻下了又美好又忧郁又伤感的印记,让他无法忘记,不能忘记。
在这种形势下,徐志摩于1922年回国,结束了他的第一次英国之旅。徐志摩仍然没有取得博士学位,他放弃了他原来的政治经济学,致力于文化事业,成了一名学者、一位诗人。
现在咱们整理一下徐志摩在34年时光里的三次康桥之旅。
第一次是1920-1922 年,徐志摩游学于剑桥大学,归国后写下了诗歌《康桥再会吧》;
第二次是 1925 年 3 月-7 月期间,之后写下了著名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第三次是 1928 年 6 月-11 月,在归国途中,徐志摩写下了《再别康桥》。
诗人笔下的康桥,古风古色,轻柔美丽,以至于每一次离开都流露出恋恋不舍之情。可是让诗人留恋的仅仅是康桥的美吗?我们在前面引用过他说的这句话:“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给予了志摩太多美好,那些美好,关乎美,关乎自由,关乎理想中的爱。爱、美和自由,这是徐志摩整个人生理想的三个关键词。
我们重点说说最后一次康桥之旅。
1928 年7月,徐志摩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1928年11月6日,徐志摩在回国的船上,写下了《再别康桥》。相对于前两次康桥写作,这一次,带着更深更浓的不舍。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再强调一遍,徐志摩崭新的社会观和人生观是在康桥形成的,康桥让他变成了一个追求爱、美和自由的理想主义者,康桥是孕育他新生命的地方。这个原因,实际上不是这次独有的。重要的是第二第三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爱情出现了危机。他给陆小曼的信中说:“受朋友怜惜与照顾也得有个限度,否则便有界限不分明的危险......”暗指陆小曼和翁端午关系暧昧,加上陆小曼沾染上抽大烟的恶习,花钱大手大脚,搞得徐志摩身心俱疲。
第三个原因: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了。他们的结合也许撕开了徐志摩心上的伤疤。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这次故地重游,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旧欢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林徽因。实际上,这里的“再寻旧欢”不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因为一个人而留下的美好怀恋。可是此时,已是物是人非,康桥还是康桥,康河还是康河,而曾经苦苦追求的人却已经成了他人的新娘。
带着以上基本认知,我们来看这首诗。
对这首诗的朗诵技巧,我可能说得不会太多,只是简单地谈谈自己的认识,我主要是帮助大家来读懂这首诗,知其意,才能发于声,否则诗歌的情感思想意境和我们发出的诵读的声音就是两层皮,谁都不挨谁。解读诗歌,我更擅长,就把更细致的诵读指导留给其他诵友来分享吧。
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我走得悄无声息,没人送行,没有同伴,就像我来的时候,也是孑然一身。这是一种很大的孤独和落寞,带着不易察觉的感伤。轻轻的,仿佛诗人不愿惊动康桥的一草一木,因为最大的孤独和落寞不是靠热闹就能排遣掉的。就像我们最烦的时候,有心事的时候,就自己静静地待着,不想被人打扰。能通过去歌厅吼两嗓子就能驱赶跑的孤独和落寞,不是真正的孤独和落寞。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可是他招手向西天的云彩告别也是“轻轻的”,很轻巧,并不沉重。实际上,这难道不是一种掩饰吗?
“西天的云彩”点出了诗人驻足康河岸边的时间,也为后面的写景和产生的联想、想象设置好了背景。这是个傍晚,夕阳可能已经隐没在云彩里,只把金黄的光芒洒落下来。
用几句话来概括这几句: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淡淡的哀愁。
朗读时,语调应是低缓的、轻柔的,应恰当使用虚声。虚声就是控制音高,以气为主,发出一种声小气多、类似于耳语的声音。朗诵时的虚声,气的多少要根据作品来定,不是一个死的指标,无法量化;更不能完全是气,而必须用较多的气来托住声音;虽然有气息的声音,但也要求字字清晰,吐字如珠。虚声往往用来表现深切、细柔、沉思、梦幻、喃喃细语、悄悄话、耳语、陶醉、衰弱、叹息等情状。
声音特别响亮,平时诵读时气息习惯上给的特别足的朋友,可以试着用这首诗练习虚声的发声技巧。
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金色的夕阳把光芒笼罩在河边的柳树上,仿佛给柳树披上了新娘的嫁衣。刚才我说过,诗人把金色的柳树看成新娘,可能是想到了什么人。心中的恋人嫁人了,新郎不是我。诗人只能隔水观景,望着新娘倒影在波光里的艳影随波荡漾,那艳影已经跑到了诗人的心里。有个成语叫“心旌摇荡”,就是说心里边有一面旗子在摇啊摇,是指面对自己想要或想得到的东西,心驰神往,不能自制。
这康河岸边的景色美不美?太美了。美确实是很美,但如果从另一层意义上讲,又有一层难以言表的伤感。
朗读的时候,我觉得最先考虑的应该是,我们要努力在自己的脑子里创造出一幅幅画面,这么说可能有点虚。实际上,所谓朗读有画面感,首先来自你的头脑中有画面感。你应该去想象沐浴被金色夕阳中的柳树是怎样的美好,夕阳余晖扫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是怎样的美好,柳树的影子是艳影,是有颜色的,是晃动的,是荡漾的,它在我的诗人的心中荡漾。读的时候,你心里如果真的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了,那么它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语气语调,还有停顿。我自己从没用过别人标记出来的那种文本,这里停顿、这里重音、这里嘘声,我受不了,我觉得这种方法可能有科学之处,朗诵教材上也会有这种标记,但它不适合我。
第三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诗人的目光从河岸的金柳转移到了河水当中。他看到了水底软泥上的青荇——一种水草,在并不很深的清澈的水里招摇。招摇,是随波摇荡,是自由自在,是被康河的水拥抱着,是向徐志摩伸出了小手打招呼……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永远被康河的柔波轻轻抚慰,永远不离不弃。可见诗人对康河的爱之深、情之切。
可以读得俏皮轻松一点,声音要柔和,用柔和温情而有略带喜悦的语调来读。我习惯在“甘心”后面轻轻地断一下,“甘心”二字重读强调。
不同的人断句方法不同,可以用适合自己的并合乎文本情感的方式去处理,很多断句重音,并没有绝对标准。可以听听徐涛的诵读,他处理得重音断句都极具个性,但又非常巧妙妥帖,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四节: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诗人站在康河的一座桥上,或者桥头,他的目光沿着康河的柔波自然而然投向上游,那里有一个小水潭,叫拜伦潭。这是一般说法,我也同意这种说法。拜伦,英国诗人,剑桥大学毕业。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拜伦热爱自由,追求自由,倡导人类的公平和平等,同情人民的独立革命斗争,蔑视专制,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他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是自由、平等的追求者和倡导者。可以说,拜伦的思想和徐志摩的爱、美、自由的人生哲学是统一的。
这一句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画面感极强,极美。
诗人是最富有艺术想象力的一群人。徐志摩说,那潭水啊不是清泉凝聚而成,而是天上的彩虹啊。清泉聚成的潭水怎么成了彩虹了呢?大家想一想,此时正是天边的晚霞燃烧得正盛的时候,霞光倒影在水中,随着细小的波纹跳跃摇荡,完整的霞光、彩色的云彩就被晃碎了,变成了一小片一小片金箔。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句子。浮光跃金,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景致。这幅动态的潭水晚霞图,让诗人产生了美好的联想。他说,这哪里是潭水,这是有人把天上的彩虹揉碎了,抛洒到了人间,抛洒进了康河。我小时候吃过一种半米多长的玉米脆糖,用玉米加工的,空心的,粉色的,白色的,特别脆,一掰一揉就碎了。天上的彩虹碎片掉落进康河,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悬浮在浮藻间——潭水清澈见底,应该是深蓝色的或者墨绿色的,红色的霞光把绿色的水藻和水草都染上了漂亮的颜色。这个"揉"用得极好,让我们想到了梦想的破灭。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是不是含蓄地透露出这样的信息:1927年,徐志摩的康桥之梦破灭了,追求爱情之梦破灭了,甚至他和陆小曼的婚姻家庭之梦也在半睡半醒之间,少了纯粹的梦境的单纯和美好。
这不是过度解读。诗人在写作时,有很多时候,他的情感是一种无意识的流动,也就是说,这些语言不仅仅是受他的表层意识支配的,还受到潜意识的影响。可能连诗人当时都没有意识到“揉碎的彩虹似的梦”是不是他内心深处梦想破灭的一个无意识流露。但是,按照西方文艺理论的说法,这种解读自然有它的理论基础。
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五节,是整首诗歌中情感的最高潮部分,就像一首诗歌的华章,就像在一大块灰色画布上涂抹下的一笔金黄。诗人从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个联想又向前推了一步,想起了过去的那些无比美好的岁月。于是他忽然涌起一个念头,他要去寻找自己的梦。诗人想象着自己就想康河上撑船的船工一样,撑着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比青草还要青的地方是哪里呢?不就是我们常说的青葱岁月吗?诗人开始沉浸在对失去的美好青春岁月的追忆中。漫溯,漫,就是随意地任意地自由地;溯,就是逆着水流的方向往上游走。这句诗会让读者联想到《诗经·蒹葭》中的句子: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在诗经中,一个贵族男子沿着河流往上游走,往下游走,是为了追寻他心中美丽的女郎——也就是那位君子好逑的窈窕淑女。实际上,窈窕淑女,你可以把她看做一个贵族女子,你也可以把她泛化为美好的理想。徐志摩也在追寻美好理想,所不同的是,徐志摩只往上游追寻,也就是说他的理想已经成为往事,往事只能回忆了。
诗人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他仿佛摘取了天上的星辰,把星辰装满了船舱;他仿佛在追忆中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和满足,他仿佛已经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爱情理想。于是他就满载着一船星辉,并且要幸福地在星辉斑斓里放声歌唱。此时此刻,诗人的心境终于明朗了,阴郁的天空忽然间阳光朗照,他仿佛从那种忧郁烦闷的泥淖中跳脱了出来,他要放声歌唱,歌唱爱,歌唱美,歌唱自由,歌唱爱情,歌唱一切他想歌唱的生活……
第六节: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时候,也许是来了一缕轻柔的风,也许是身边的一对情侣飘然而过,徐志摩可能打了一个冷战,他一下从美好的回忆中苏醒过来。眼前仍是熟悉的康桥,熟悉的康河,熟悉的金柳,熟悉的建筑,但那些熟悉的朋友,那个让他深深迷恋的佳人,那些追求理想的热血贲张的岁月,都离他远去了。他只有一个人,一个人,独自站在康河岸边,站在一座石桥上,被难以派遣的落寞和孤独吞没。
所以,诗歌在这里出现了情绪的急转直下,用一个转折连词“但”造成了断崖式的跌落。“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是的,此情此景,我怎么能放歌呢?人在别离的时候,最多也只能响起笙和箫。我认为这里的笙箫是偏义复词,笙箫,实际上主要是指乐器——箫。箫的声音特点是什么样子的?绵长,悠扬,哀怨,似断非断,似连非连,最能表现离愁别绪。所以诗人说,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静悄悄的环境让诗人觉得仿佛有人吹起了笙箫。这里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更渲染出那份静谧、孤独与忧郁。就连夏天夜晚的虫子也不叫了,他们也知道我心情不好,于是都闭上了嘴巴。今晚的康桥有了一个名字,叫沉默;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桥。
我们要着重理解在悄悄和沉默中隐藏了徐志摩多少难言的不舍和对康桥无限的爱恋啊!
这一节和上面一节朗读的时候九阳该把这种跌宕起伏读出来。第五节“放歌”一句是最高潮,努力读出沉浸在美好回忆中不禁忘情的感觉。
“但我不能放歌”一节,急转直下,语调立刻放低,与上一节形成反差。“但”后面建议由一个较大停顿。字断而情连。这是我的处理方法,不见得适合大家。
诗歌写到这里,诗人的情感沉到了水底最深处。
可是注意,文似看山不喜平,诗歌也是。很多优秀诗人都善于玩过山车,情绪一会起,一会落,在大开大合的变化中激荡情绪,迷醉自己,也感染读者。李白的《行路难》就是典型的过山车。那么这首诗呢?诗人的情感情绪已经低到了尘埃里,后面怎么办呢?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不知道徐志摩那一刻是不是苦笑了一声,是不是无可奈何而又故作潇洒地摇了摇头,我只能从文字中去揣摩他幽微细腻的情感波澜。
最后这一节他说: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首先,从文字形式上,最后这一节和诗歌第一节遥相呼应,“轻轻的”和“悄悄的”,文字不同,意义却相似。他就想一个人这样轻轻地来、悄悄地走,可是他内心真的那么喜欢这种“轻轻”和“悄悄”吗?要知道,徐志摩是为了拜访好友才又一个人来到康桥的,可是他没有见到朋友,他只有一个人独游康桥。所以我认为这种悄悄和轻轻并不是他努力要追求的境界,而是——在不得已的境况下不得不强行作出的潇洒!
这就像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有多少人不惧怕死亡呢?只是程度深浅不同而已。当我们看透了这本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生之后,你不得不向命运低头,然后很无奈地承认:嗨,人这一辈子不就那么回事吗,活着干,死了算,每天快快乐乐的,想那么多干嘛?看,我们把无常的生命看得多么通透,我们把生死看得多么不值一提。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凡人来说,以上的那种潇洒态度不过是一种乐观的无奈而已,而已。
于是,诗人挥了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是他不想带走,而是他根本就带不走。过去的就是过去了,无法挽留,他的英国之旅,他的爱情蹉跎,他的婚姻变故,还有康桥给他的丰厚馈赠,等等等等,无论负面的还是正面的,都向西天的晚霞,随着夜幕的完全降临而隐没在黑暗的长空。
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但是我不知道当我们面对逝去的时光时,能不能像徐志摩一样这般潇洒地轻易说别离,能不能像徐志摩一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哪怕不是出自真心,哪怕只是故作潇洒……
最后一节朗读的处理,不同的诵读者处理起来差别非常大。朋友们自己细细品味吧,我就不多讲了。有请主持人!
各位老师,各位诵友,今天我对徐志摩做了一个简介,对《再别康桥》进行了文本解析。我的解析只代表我自己对这首经典诗歌的认知,基本上都是我自己的看法,没有直接抄袭网络赏析文章,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有句老话说:诗无达诂。如果我的解读有偏颇误人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我希望通过阅读群的各类分享活动,用我们每个人的微薄之力为营造爱读书、爱阅读、爱朗读的良好氛围做一些事情,为丰富大家的积极健康的业余生活做一些事情,让我们能够每天充满正能量,每天心怀美好,用美的眼睛发现生活,用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由的灵魂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