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真的是一个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我之所以感受得如此深刻,是因为我被简友们催更了。
被很多友友们多次问及为什么不更文了,其实每天也有很多想法、收获和感悟,但最终都没能落在笔头。今天看到友友半苇渡江给我评论:“总不更文,怎么点赞!”强有力地推了我一把,我决心好好剖析一下,为什么自己没能够持续更文。
第一,畏惧心理。我们的大脑总是趋向于把事情复杂化困难化,这是人类百万年进化而来的保护机制。因此写文这件事的难度会被大脑夸大: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未满800字会被关小黑屋、感觉800字好多可能写不够等等,大脑对这些的畏惧就导致我们迈不出写文的第一步。
第二,完美情结。我们总是想着一次就能够把文章写完写好。文章写得不满意会有思想包袱,自己水平不够,觉得丢脸、不好意思。害怕写得不好所以就不写了,写了感觉不行的也没发。
第三,懒惰思想。这其实也是畏惧心理的衍生物。有的时候不是我们真的很懒,而是因为心里把写文这件事当做一个很难的事了,感觉做起来会很困难,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和能量,所以就不想做了,外在表现就是懒。
第四,工作冲突。工作很忙事情很多、累了一天了需要休息、放假了应该调整......这些都是我给自己找的、用过了无数次的借口。自己给自己放掉了。本质上我觉得还是动力不够、内驱力不够。
如果想要持续性地更文,怎么做才能达到比较稳定的输出呢?
一是粉碎困难,化繁为简。有意识地降低完成难度,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将一套连招拆分成无数个单个动作,让大脑不再畏惧。比如:我的最终目的是写一篇文,将这个目的拆分后,我现在要做的就是①打开APP、拿起笔;②在编辑界面输入第一个词、在纸上记下第一句话......等大脑适应过来,明白了这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困难,这不是什么豺狼虎豹,不用畏惧,也耗费不了我们多少能量缓解防御心理、消除应激反应。随着写文次数的增加,大脑在这块的神经链路得到加强,后面做起这件事来只会越来越轻松,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万事开头难”“熟能生巧”。
二是抛开完美情结,先行动落实。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告诉自己写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先落到笔头、写在纸上,再慢慢修改、逐步迭代。凡事都不能一蹴而就,很少做事能一次成功。自己目前就是这么一个水平,认清自己,找准定位,脚踏实地去提升。
三是用好“他律”,顺势而为。自律诚然可贵,但对于大多数来讲,自律意味着纠结、挣扎与自己对抗。需要承认的是我们的意志力很多时候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强,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常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不要去考验自己,而是要善于借势,让别人推你一把。有的大佬做事,先吹牛,把牛吹得高高的、大大的,后面自己懈怠了、想偷懒、不想干了,但是一想到自己已经说了大话、牛都吹出去了,别人一双双看着自己的眼睛,也不由地开始行动起来。贾玲的《热辣滚烫》先开机拍摄前部分,再减肥拍摄后部分,减不下来整个电影就没法完成,剧组、投资方都在等她,这是何等强大的驱动力。我自己写这篇文的驱动力也是众多友友的支持鼓励和督促,由衷感谢。
四是及时记录,保留灵感。一有想法先记下来,防止灵感跑掉了。不方便的时候把关键词和几句话先记在手机上,等有时间了再补充,防止遗忘。
五是选择适合写文的时机和环境。不同的环境蕴含不同的能量场,什么样的场合做什么事。大部分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我们一般都是比较好做与环境能量相匹配的事。比如:在家就是想要休息和娱乐,要去学习和工作就得比在学校和公司调动更多的能量。像教员那样在菜市场看书闹中取静磨砺心性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在选择写文的时机和场合时,尽量在自己休息的时候,没有那么多工作和事务打扰;在安静的地方,图书馆或咖啡厅等等符合自己将要做事的场合。
先行动,养习惯,希望更文不再难。
友友们的支持是更文的最大动力,再次感谢给我点赞催更的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