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用记账软件记账,有几个场景很有意思,引起了我的思考。来和大家分享下。
场景一:支付宝账单同步
思考:如果支付宝能做好记账,我们还需要别的记账软件吗?现在反而给他人做嫁衣。
场景二、账单分类
左边是支付宝的账单,在记账软件看来是这样的。
思考:用户更希望看到哪种类型的账单?哪种账单能帮助用户结构化判断自己的资金情况?
说结论:支付宝因为没做好记账这一点,至少错过了三百亿美金。
各位看官且听我一一道来
01:支付宝如何错过了三百亿美金
1、记账软件
1)记账软件的估值
随手记17年估值超10亿美金,月活2000万。
支付宝的月活目前超过60000万,假设有三分之一的人会使用记账功能,那么记账的月活是20000万,估值是100亿美金。
所以支付宝因为没做好记账,带来的直接损失就超过了100亿美金。
2)记账的价值
很多人会觉得,记账软件有什么价值?
在我看来价值在于场景的延伸,尤其是理财。你只有在记账管钱的时候,才会想到,多余的这笔钱花到哪里,或是我这个月有一个空窗期,我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做投资?
3)支付宝做记账有天然优势
而支付宝可以说是最适合做记账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支付的时候可以自动生成账单,所以如果支付宝做记账,其他的记账软件真的没出路。
2、记账软件有一个痛点就是如何把基金、保险的花费计入记账软件中,因为价格是浮动的,而且很麻烦,所以用户大多不愿意记。而在支付宝买的基金、保险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2、支付壁垒
目前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支付宝了,究竟做些什么可以让支付宝挽回局面?
我认为就是记账。记账这种方式可以让支付宝牢牢成为大家的钱袋子、管家。原本只能在用支付宝支付的时候想起支付宝,而如果做好这一点,一下子就拓宽了场景,用户会在任何用钱的地方都想到支付宝;原本模棱两可的场景用谁都无所谓,会变成尽量都用支付宝。
我们来看看支付宝是如何打支付战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上大学的时候用支付宝付款有优惠,这完全是运营的方法,这只能起到一时的效果。过了优惠时间,用户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我们来看看腾讯的做法:凭借着红包、群收款、亲属卡的方式一步步扩宽了支付场景。这是产品的方法。
支付宝输就输在了在用运营而不是产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目前微信支付的用户数是8亿,市场估值大概是1200亿美金,而这都是从支付宝手中抢的。如果支付宝一早就做好记账,支付的壁垒是很深的,不会让微信这么快攻陷进来。假定做好记账,会让微信支付少抢10%的市场份额。那这一块带给支付宝的间接损失也超过了100万美金。
3)智能投资
如果用户持续的在支付宝里记账,经过大数据的累积后,会有一个智能化的功能。
就像前端时间比较火的智能投顾,可以根据客户的喜好,来为其配置一揽子的资产组合。而为客户定制资产组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知道客户的资产、收入、开支。
再比如蚂蚁财富号称的“智能理财助理”,其实也就是个多轮对话的机器人罢了,如果能做好记账。知道用户的开支情况。结合用户的其他维度数据,完全可以直接给用户直接推荐理财方案,这样相比多轮询问的方式,不是更能给用户惊喜感,提升理财购买转化率?
目前中国的智能投顾刚刚起步,国内做的比较好的理财魔方,持仓用户4W,管理规模超过20亿,估值大概一亿美金。
不过中国的理财市场智能化程度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中的一个难点就在于客户数据的累积。在未来的AI时代,数据是非常有价值的资产。
虽然现在的估值不到100亿美金。不过只要支付宝能不断积累客户的资产数据。在未来的AI时代,我相信这些数据带来的价值一定会超过100亿。
02:支付宝为什么没做记账
此处大胆猜测下支付宝没做记账的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三点
1、做社交
众所周知,支付宝在2016年11月之前一直尝试做社交。这可能是眼馋微信或者是由于微信红包“诺曼底登陆”给支付宝带来的压力。而这也正是十分关键的几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2、过分看重数据,以运营的方式做产品
看看支付宝的首页,就是各种资源的运营位,把一个APP变成了广告版.....
相比之下,微信也有很多功能,但是是功能的有效组合,并不让用户感觉杂乱。
估计可能是这种长效的,短期没有实际好处的产品功能,不太受支付宝业务领导的欢迎。
3、组织基因
众所周知,阿里是强在战略以及强大的执行力,只要是大方向对了,执行力也强,中间遭受点损失无碍。而腾讯是强在自下而上的微创新,以及借助腾讯强大的社交,总能后发制人。
而一个伟大的产品往往是自下而上的。
03:启示
1、做产品要坚守本心
本心就是我们的产品给用户带来的价值究竟是什么?用户是谁?要解决什么需求。
如果一款产品只是跟风,什么火、什么赚钱就做什么,结局多半是“东施效颦”。
尤其是支付宝这样的国民APP,更要有“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巍然不动”的心态。
而放弃社交的支付宝,月活也在两年涨了2倍。
2、警惕KPI,为产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目前C端产品经理的KPI多是月活、日活、转化等指标。有时候KPI一下来,哪管什么洪水滔天。有时候需要给产品更大的话语权和体验决策权。
3、产品要看中长期利益,而不是短期数据
这点其实挺困难的,因为有时候不是产品经理不行,我相信能做出蚂蚁森林这种产品的支付宝一定是有NB的产品经理的。
最难的是这种大方向的决策是高管定的,要让高管转变思路、理解什么是长期有效的体验、而不是只看流量和数据。
最后结尾给各位放个记账软件的小彩蛋,绝佳用户体验的示范。
Hi,我是小李子。一枚进阶中的产品狗。
公众号:产品小李子。和你聊聊关于产品的反思和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