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将要去何处?”三个看似生活中不起眼的话题如果真的去深一步的思考总还是有些价值。
根据吉德林法则“把问题清楚的写下,就已经解决了一半。”年轻的我们时常抱怨在茶余饭后的一句话就是“工作这么累,工资这么低……”,“汽油又涨价了,包包又出新品了……”很少数的人去真正在意过自己的整体业绩总是在最后年度考核一个月的时候忙的不可开交。在个人的实际接触认为,中西医两个科室不同的工作环境却有相同的工作性质都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可两个带给我的思考却截然相反。当一个集体用“打卡”与“完成规定业绩值”来管理时个人发表我到觉得这个集体正在走下坡路,表面看的确是规范的管理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再进一步的思考,那么此时的工作职工都是每天盼着到点脱衣服下班,工作里想尽一切办法的去达到规定业绩值,那这中间不免出现一些不择手段的“汲取”。那么又从何来说一切为了“集体效益”。
年轻人是否应该先从自身思考。
很多的同学朋友这几天发消息都说找工作,护士,推拿师,药剂岗位……说的天花乱坠。可我更多看到的第一条消息是“一个月工资怎么样?哎,那点钱够我干什么”也对,一切生活基础以物质经济为中心。第二句“工作环境好不好?里面中午管不管饭”也没什么问题,环境决定了下一步的方向选择…………可对于一个未满20岁的年轻人来说为什么何不想先一切从零开始,哪怕只有一个想法是“这份工作我能否胜任?”。亲身临床的一年半与身边的实际结果告诉我的是,技术工种平台与教育体系的传承下降原因之一,因为任何一位师傅都不可能教学一名不思进取不学无术的徒弟。
所以当代新时代快速成长的我们“通病”都是太急于求成的,用我老师的话来形容就是“虚名误人”。没有烈火般的磨练何来经验与教训,没有带着思考的学习,何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