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边的阿狄丽娜
在简书上学习签约作者的作品,发现是否日更是简书作者们讨论和关心的一个话题。我粗略统计,有近三十个专题含有“日更”字样。有4万多篇文章讨论是否日更、日更的意义,总结日更的好处,或者反思日更。
我来简书一个月,写了23篇文章,算是小白一枚。但我关于是否日更的考虑也已持续了一个月。
从决定拿起笔,延续读书时代的写作爱好那天起,我暗暗下定决心要日更。因为我热爱写作、喜欢写作,我信心满满,写作对我应该不是特别难的事情。而且我觉得日更也是一个有意志力的人才能办到的事情,潜意识中想逼自己一把。建立一个写作的习惯,在一开始就要对自己狠一些,才能事半功倍。因此,我从一开始就决定日更。每天晚饭后,我会开始写作。写作的素材大半在白天已经想好。初始,我觉得生活中并不缺乏写作的素材,因为我还是善于观察生活的,为了不至于题材匮乏,我还建立了一个写作清单,只要想到可写的内容,便立即在清单中写下初拟的标题。近半个月之间,我基本上做到日更,有时是隔天写一篇。
但渐渐地,我感觉日更成了每天的一个负担。因为白天工作忙碌,只有下班之后才能日更。有时身体太疲倦了,真的想早早休息,但一想到自己的目标,就硬逼着自己写。日更变成了为日更而日更,我已然忘记了上简书写作的初衷,因为我热爱写作。为了日更而勉强写作的日子里,我体会不到写作的乐趣。
有时状态不太好,思路不灵,文章像挤牙膏一样,又细又软,没有力量。这个时候看自己的文章就像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面目可憎。而写作对于我原本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是我表达思想、宣泄情绪的载体啊。当我写不出来时,我体会不到灵感涌动的快乐、表达的畅快。
我越来越多地发现文章没有我想像当中那样好写。所谓地基不牢,地动山摇。虽然我每篇文章都有写的冲动,但下笔时很难做到文字的表达与思路匹配。有时,想表达的观点,却找不到有力的论据来论证、丰富的例子来论证。有时,某种感觉找不到合适的句子或词语来表达。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特别学习了其他作者的文章,佩服他们行文的流畅、逻辑的严密,结构的巧妙。反观自己,通常都是一边写一边随意地安排结构,谈不上特别的构思和用心的谋篇布局。
所以,当下,我决定不再坚持日更。
写作应当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某个时刻,我文思泉涌,不妨一气呵成写下文章。一日二更都无妨。如果某一天,我没有素材可写,或者身体劳累,没有写作的感觉时,那就不妨放一天假,容许自己偷一下懒。当然,每个星期,我还是有一个底限要求。
如果我想通过某件事情锻炼自己的毅力,类似打卡一样的坚持一件事,那么我可以寻找另一件事来达成这个目的。比如我每天都在坚持临摹的书法。在写作的目的性上,训练自己的逻辑性、表达的优美性、结构的流畅性,比达成意志力的培养,是更重要的。
书法的临摹是大量的重复。每天临摹书法,可以在短期内就有显著的效果,从长期来说,必定会有惊人的效果。但写作是一种需要输入转化而来的输出。必须有大量的输入,才能输出高质量的文字。我现在的阶段感觉输出疲惫,如果被迫不停地日更,很可能仅仅在心理上获得一种自我满足。但数量上低效的积累,必须会延长发生质变的时间。我迫切地感到需要学习更多的写作知识、阅读更多的书籍,磨炼更深入的思维,才会提高文章的质量,做到自如地表达。
简书上有大量的作者,可以做到日更,这是我羡慕的状态。也是我有朝一日的目标。但现在我还需要时间去学习、进步,我暂时选择在不日更的日子里,学习和输入。
或许,有一天,我会发自内心地想要日更,那么我就顺应内心的意愿。日更,或不日更,都是我们选择目标的一种路径,只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