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的地方,因气候地势的不同,分为巢居、穴居两种。中国古代,最初大约是湖居的。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称为洲,人所聚居的地方称为州,州洲虽是不同字,但语义差不多。
文化进步以后,不以水为防卫,则能居住在陆地之上。那时以山为险阻,再进一步,城池需要造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便用人工造成土墙,用来补足平整无险阻的地方,是为郭。郭专于一面的,便是长城了。城是坚实可守的,郭则不够坚实。中国历代修长城,有几个时期,一是战国以前,齐、秦、赵、燕都有修城,后来秦始皇把它连接起来,就是俗话所称的万里长城;二是隋朝时期;三是金朝时期;四是明朝时期,现代的长城,大概是明朝遗留下来的。
古代的房屋,有平民之居和士大夫之居两种。士大夫之居,前为堂,后为室,室的左右为房,堂只是行礼的地方,人是居住在室中的。古人造楼的技术,似乎是很拙的,所以要眺望远方,就得到城阙上。
建筑在中国,是算不得发达的。固然研究起世界建筑史来,中国也是其中的一系。说起历代著名的建筑,如秦之阿房宫,汉之建章宫,陈后主的临春、结绮、望春三阁,隋炀帝的西苑,宋徽宗的艮岳,清朝的圆明园、颐和园等,讲究的也属不少。然以中国之大来说,终究是沧海一粟。
交通的发达,是要看地势的。水陆的区别很大,水路之中,河川和海道不同,海道之中,沿海和远洋的航行又有区别。而陆地,因山地、平地、沙漠而有了区别。
野蛮时代,部族之间,相互猜忌,不但不求交通便利,反而有意阻塞交通,部族对外的通路,只有曲折崎岖的小路。中国的交通文化,是起源于东南,发达于西北的。东南多水,所以水路的交通,南方较北方发达。西北多陆,所以陆路的交通很早就有了。
水路,最初有船的时候,也只是现在所谓的独木舟。陆路交通的发达,主要的是由于牛马的使用和车的发明。这两者,都是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的。从平地发展到山地,这是陆地交通的一个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