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发生在当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时候,而不是他变得不像自己的时候”。这是格式塔治疗的重要理论前提,有着支撑性的作用,因为完形治疗师认为根本性的改变不会发生,除非个体的整体人格被完全接纳,包括接纳来访者希望从自我中截除的部分。控制性的父母总是执拗地认为他们可以掌控孩子的一切言行,可是往往事与愿违,这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因为违反了人“成为自己”的一个本能。“成为自己”是什么呢?是一个人保持自己生物层面、精神层面的惯性,那个惯性,其实就是他应对生活和情境的创造性调整,包括思维、反应模式、行为方式等等。
原来如此!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自己,确实有着现实的历史原因,不是我们眼见的片面。因此,当一个人被外力所迫,变得不像自己的时候,心理问题也就产生了。因此,在建设性的、真正的改变成为可能之前,一个人必须真正做回他自己。
另一个理论前提是,完形治疗师认为有机体是有智慧的,有能力应对一切挑战。因此,当我们假设来访者是需要拯救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他们在对所处情境中做出最好的创造性调整的能力。更深层一点的思考是,如果我们只关注来访者的一个方面,即他们希望摆脱令人感到不快的品质而忽视他们希望做自己的根本愿望的话,即使我们能取得短期内的收效,也往往会错过了来访者的完整人格——改变会让他们付出什么代价,变化中包含哪些损失及其价值。
从这里我联想到与合作伙伴们最近的一次冲突,我们的愿景是朝向一个高端的有活力的心理咨询机构发展,但她们却一直停留在教学式的基础阶段,用一种在我们看来近乎浪费时间的原始方式吸纳客户,在“采用什么样的营销模式”上我们不止一次地产生冲突,虽然她们更多地附合了我们,但其实她们的惯性更大程度地保留并产生着强大的作用,也许她们更了解客户?因为这些群友有大一部分是她们拉进来的,且对之保有一种开放性的态度吧,看看事实如何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