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7年4月底,全球总共455家区块链公司累计获得融资额为19.47亿美元,在获投公司数量上中国共有61家位列全球第二。
这节奏,让人感觉自己追不上时代,也为自己一直搞不懂区块链的智商捉急。
本文尽可能粗俗地浅薄地,给大家分享下,何为区块链?
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
后来,由于交换的东西太多,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或者说是信任并都认可有价值的。这种物品就是货币。
再后来,由于社会发展,开始了异地交换,熟人贸易渐渐扩展到陌生人交易,彼此不信任彼此,于是有了银行。
于是,就有了中心化的信任机制,
在这种机制下,有个中心负责记账且用户无条件信任。即使这个中心记错了账,如上图,A如果只给了B 50,但是银行记账为100,那么B也得无条件接受自己收到了100。
这种机制早可追溯到中国春秋时期,当然,直至今日,在货币交易上,也依旧是上图所示的中心化机制。如国民喜欢的马云爸爸,其支付宝模式也是如此,
这种机制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由权威的中心来记账,实现不信任的人之间的交易。但是弊端也是如此,这个中心是可以做假账的。而且,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交易都在一个中心做账,本身也是不高效率的。
既然中心可以做假账,那可不可以不要这个中心呢?
比如买手机,你只需要和卖家交换钱和手机,然后双方都声称完成了这笔交易,就OK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区块链诞生的背景。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技术的颠覆性特点,它无需中心化代理,实现了一种点对点的直接交互,使得高效率、大规模、无中心化代理的信息交互方式成为了现实。
回到上面的那个图,在没有中心的情况下,A 给 B ¥100:
A给B ¥100,A不找银行,而是给的过程中,告诉其他人(C、D、E、F等),这样无数个人见证了A 给了 B ¥100。相当于之前的【中心】被分散到了各个个人。之前是【中心】记账A给了B ¥100,现在是A、B、C、D、E、F等都记了这笔账。
等等,可能你有疑问
①B不记账怎么办,或者只记账¥50?
少数服从多数,B的账本与A、C、D、E、F等都不同的话,B的账本会修正为正确的账本。
②B联合C、D、E、F等记假账呢?
账本分布式于全球每个人,除非B有能力改掉全球一半的账本,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到这里,区块链粗暴地理解,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
等等,可能你还有疑问
大家都记账,虽然安全了,但是太冗余了,每个人都记这不浪费资源么?
是,其实不必要每个人都保存总账本,按需索取即可,于是上图进一步进化成如下所示:
比方说上图,一个圈子里有6个人,每个人都有一台电脑和一个自己的签名,每台电脑里都有一个账本,里面记录了这6个人的余额和交易;每次圈子里的人做了一笔交易(转账)的时候,就要更新所有电脑上的账本(6份账本),6份账本时时同步来确认交易完成,且最终形成6个人认可的公共总账本。
除了这6个人之外,如果其他人也想参与进来,那么只需要复制了他们的账本并且有一个自己独有的签名就可以了。
这个账本就是区块链。
等等,你疑问更大了
说好的去中心化,怎么又有了中心呢?
这个不是中心,传统的银行或者支付宝,中心是可以随意更改记账记录的。而在这里,因为每笔交易的批准取决于所有节点共识性原则,而所有交易参与的节点近乎无穷个,无法更改所有节点。比方说B硬说A没给自己汇100元,还把自己的账本给改了,这没用,因为其他账本都说A汇了。这也是区块链不可篡改的优势。
最后,再提及下,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人跟人之间的交易,不需要相互的姓名、身份证号等等一堆个人隐私的东西,只要个人签名(这个签名只是一串独一无二的数字字母组合,跟个人信息无关)。所以其匿名性在当今社会上,更是很多人的福音。
说明:此文供区块链小白科普,未涉及技术层面,故言语中有技术硬伤,请谅解。之后会渐进深入,科普更多,多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