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从愣头青到钢铁战士
帕夫卡,保尔的小名。在小说中,从第一章到第三章,与冬妮娅相识后,他向冬妮娅介绍自己,就开始用“保尔·柯察金”这个称谓,此后一直用“保尔”这个名字,直到小说结束。
少年时期的保尔是个愣头青,在革命的熔炉里,经过千锤百炼,最后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战士。
一、少年时期的保尔
1、睚眦必报的少年
帕夫卡在瓦西里神父那里学习,因为一件小事情,他对瓦西里神父怀有敌意。因为在学校和同学打架,任课老师罚他留校,不准回家吃饭,又怕他独自一人在教室里淘气,领着他和二年级的学生听课。在听课中,他对老师讲的地球已经存在好几百万年,而闪烁的星星也就地球那么大。对此,他越来越有兴趣,并心中充满了疑团,想站起来问老师,与《圣经》上的说法完全两样。在下次圣经课,他大胆地向神父提出质疑,结果话未说完,神父就大声吼叫,还没来得及分辨,神父就已经揪住他的耳朵,把头往墙上撞,之后又挨了一顿毒打。从此对神父既恨又怕,平素生性不能容忍对他稍加侮辱的任何人,牢牢地埋在心里。同时,之后也被神父歧视和凌辱。
在复活节前,和几个功课不及格的同学一起到神父家去补考,在厨房里等候的时候,把一撮烟末洒在复活节用来做奶渣甜糕的的面团上。神父自然知道是帕夫卡干的。因此,他就被神父驱逐出学校。
打架,是个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本应受到惩罚。可是,帕夫卡喜欢圣经,在圣经课上提出疑问,是个爱思考问题的学生,却受到神父的扼杀,并从此对帕夫卡不待见,甚至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就把他撵出教室,有时好几个星期天天被罚站墙角,这就有失教师的身份,有点穿小鞋的味道。
2、爱憎分明的少年
帕夫卡被驱逐出学校后,母亲就介绍到车站餐厅工作干杂活。他被安排到洗碗间,做着繁重的工作,可他都能认认真真地完成。在这个小小的餐厅里,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一个苏联社会的缩影。在这里,有善良的弗罗霞,有欺负弱小的卢莎。对弗罗霞,帕夫卡尊敬有嘉;对卢莎,帕夫卡嫉恶如仇。他对弗罗霞受到普罗霍什卡的欺负也咬牙切齿憎恨。
在这里,他遇到和他“同是沦落天涯人”的小徒工克里姆卡。二人用相同的遭遇,在单调、劳累的工作中,结成了深厚的少年友谊。
因为帕夫卡看透了餐厅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发牢骚与克里姆卡产生冲突,又因为帕夫卡的失误让餐厅“水漫金山”而遭到恶打,哥哥阿尔青复仇后,就离开了餐厅。
3、蛮不讲理的少年
帕夫卡的个性是极强的,强得有些蛮不讲理。沙皇被推翻的消息传来。但镇上的人的生活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只是这里出现了越来越多被称为“布尔什维克”的士兵。 镇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富人逃跑了。红军战士出现了,镇上的市民得到了红军发的枪支。在领枪的路上,恰巧遇到一个小男孩,得知这已经是领到的第二支枪,于是趁其不备,用劲从手中把枪夺了过来。小男孩懊丧地啼哭,边跑边诅咒,心里充满了愤恨,却无能无力;帕夫卡十分得意,快步如飞,直奔家门。
沮丧与得意的对比,帕夫卡为自己的喜好,不惜用暴力夺人所爱,得逞后,还耀武扬威,真有蛮不讲理的味道。
4、特立独行的少年
与冬妮娅的相遇,特立独行。与冬妮娅相遇在保尔池塘边钓鱼的时候,两人相遇充满硝烟味道。保尔的不满与冬妮娅的不屑不期而遇,两个个性极强的少年狭路相逢。两颗特立独行的心相遇后相互碰撞,撞出了“星星之火”。
与苏哈里科的较量,特立独行。苏哈卡里科对出身穷困的小子不屑一顾,两人燃起了战火,二人双双坠入水中,很是狼狈。坠入水中的狼狈相,对保尔来说,家常便饭,但对出身优越的苏哈里科来说,耻辱莫大。
对保尔的特立独行,冬妮娅的一句话可谓是切中要害:
保尔在贫困和饥饿中长大,因而对富人总怀着敌意。这种情感在他心中早已萌生,并且不断增长,他自己对此也不免既警觉又害怕。
5、胸怀理想的少年
保尔和冬妮娅的家庭出身差别很大,很多方面是没有共同语言,唯一的共同之处是很喜欢读《朱塞帕·加里波第》。每次领完工钱,就买五卷。他称赞加里波第“真是个英雄!我钦佩这样的人!他同敌人打过多少仗,每次都取得胜利,他到过世界各国!”,还慨叹:唉,要是他现在还活着,我一定去投奔他。他把手艺人召集在自己周围,他总是为穷人而战斗。
少年时代的保尔就具有英雄情结,也正是这样的英雄情结,才让保尔在现实中,追求做一个像加里波第一样的英雄。虽然,中年时候的保尔,喜欢上了《牛虻》,对小说塑造的一个个光彩夺目,超凡圣人的革命者,他们性格刚强、意志坚定、无私无畏、献身于革命事业。尤其赞同主人公牛虻英勇的气魄,他接受各种考验时无穷的力量。对此二人,保尔都是赞佩有加。
少年时代的保尔,虽然有些孩子气,但总体上说是充满正能量,品格善良、性格桀骜、梦想远大,为他一步一步地在革命的烈火中淬炼成为具有钢铁般革命意志的战士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经过革命淬炼的保尔
(一)懵懂的革命意识(第5章——第6章)
保尔走上革命道路,是从认识朱赫来开始。朱赫来因为躲避搜查,阴差阳错地来到保尔家,保尔接纳了他。在相处的八天里,从朱赫来口中听到了许多新鲜的、重要的和激动人心的话语,这几天对这个年轻锅炉工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尤其是对蹂躏着乌克兰大地的“黄蓝旗军队”的满腔怒火和刻骨仇恨。
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遭受苦难的保尔,朱赫来“只有布尔什维克党才是不屈不挠地跟所有财 主作顽强斗争的干革命的政党”深入保尔的内心。在朱赫来的说服下,保尔对“革命”充满了幻想。
朱赫来走后,因为维克多告密,保尔被捕,遭受非人的璀璨,但保尔都挺过来了,当然,也曾经有过动摇,但正是对朱赫来传递个他的这份希望,最终坚持下来了,直到遇到昏官出现,糊里糊涂地被释放。当保尔远离监狱后到了冬妮娅家,对加里波第越发崇敬与羡慕,这也预示着保尔内心懵懂的革命意识越来越清醒,与阿尔青(保尔的哥哥),谢廖沙见面,并决定远走他乡,这就是充分的证明。
(二)成熟的革命行动(第7章——第11章)
保尔参加革命,在行动中表现出英勇与顽强。他曾经两次离开战场,一次是因大腿受伤,一次是1920年2月,受到粘滞性的灼热伤寒病的折磨。病情稍有好转,就立刻上战场,更加英勇无畏。在磨炼中,表现出了越来越成熟的革命修养,越来越坚定的革命意志。
在受伤住进陆军医院,通过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的日记记载了保尔受伤治疗的过程。他曾说:我首先是属于党的,其次才是属于保尔和别的亲人们的。他把自己看成是党的人,其次才是属于自己的,属于亲人的人。
保尔之前喜欢读《朱塞帕·加里波第》,经历革命风雨后,开始喜欢看《牛虻》,这部英雄主义的杰作深深打动了他,并对他爱不释手。不管是加里波第,还是牛虻,都是勇敢、坚强的英雄,保尔从小喜欢英雄,心中期望成为英雄,行动上也努力地成为英雄。从小到大,保尔就有着强烈的英雄情结。其实,保尔在革命战斗中也努力地向英雄靠拢。
(三)坚强的革命意志(第12章——第18章)
从为保证木材的运输,参加筑路,成为保尔成长的高潮期。在脊柱严重受损,医生几度提醒他病情的危重,有残疾的危险,保尔却为了革命事业,不顾一切地,哪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在此过程中,保尔说出了影响深远的话语: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一次意外的一次暴病,或者一次横祸,都可能使生命终止。
这是保尔在自己危重病情下,对自己的提醒与鼓励。
他不顾自己患重感冒的时候,还不愿意落后,去抢救被泛滥河水中冲散的木材而发高烧。
在清肃土匪的会议上,关于党内“托洛茨基”的争论,保尔一番动情入理的演讲,表明他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战士,尤其是得知列宁去世。
在病情危重之际,保尔结识了埃布纳,通过埃布纳得知保尔在病危时,依然乐观开朗,从不愁眉苦脸,充满朝气。保尔的心境已经达到了常人不可企及的高度。
病重之际,保尔反思自己24年度过的岁月,总结自己没有碌碌无为,也没有虚度光阴。
病重之际,保尔反思自己生病以后的生活。
病重之际,鼓励塔娅努力摆脱家庭,去呼吸新鲜空气。
塔娅成为保尔的妻子,积极投身到革命事业中,保尔感到十分欣慰。
在加利亚的帮助下,完成了中篇小说《暴风雨中说诞生的》,虽然不得知小说的内容,但每个读者足以相信:
在暴风雨中诞生了一位钢铁战士。
在暴风雨的淬炼中,从愣头青成长为钢铁战士。